「白露」是黃曆八月節,秋天第二個月的上半,從陽曆9月8日前後一日到下個節氣「秋分」前的這段期間。

秋天戒「白露」之寒

「白露」是以天氣特徵命名的節氣,夜間白露凝結,天地之氣,暑熱退了寒氣萌生。古人詩詞中有不少對應的描寫,展現了怎樣的心境呢?

戰國時代,詩賦大家宋玉有「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嚴霜」之句;東漢末劉楨寫道「白露塗前庭,應門重其關」,都細緻入微地反映了白露節氣的天氣特徵,進而防範秋寒襲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白露」說:「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俗諺說:「白露不露身」,明白提醒人入白露節氣後身體不袒露,也就是暑氣走了,秋真的涼了。

白露初結氣始寒。(fotolia)
白露初結氣始寒。(fotolia)

白露與中秋

冷空氣南下,澄淨了天宇,秋高氣爽是白露時節的典型氣候。清朗雲淡的天空,可以看到群雁南飛、玄燕南返等季候現象。《逸周書‧時訓解》說了「白露之日鴻雁來」。《禮記‧月令篇》記載:「鴻雁來,玄鳥(雁子)歸,群鳥養羞(饈)。」一些留鳥,開始準備收藏過冬的食物了。

詩人纖細的心田觸景生情,詩詞中,流露出敏覺節氣的感時之作:

「秋風吐商氣,蕭瑟掃前林。陽鳥收和響,寒蟬無餘音。」(西晉 張載)
陽鳥就是趨暖避寒的鳥,如鴻雁等的候鳥。鴻雁避在秋風淒寒之前,南飛去了,寒蟬在白露凝珠時,緘默無聲了。

秋空雁影橫天,一幅白露的經典畫面,杜甫說「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懷李白》),讓人想起遊子,想起遠方的故人知友。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把鴻雁歸來和滿月相連,映照一個白露前後的節日——仲秋節,中秋節,團圓節。白露是仲秋的節氣,中秋節是中秋月圓的日子,所以它們是緊密相連的——「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高秋白露與明月,年年相共。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pixabay)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pixabay)

白露中的思慕

從春秋以來,白露時節的蒹葭風采構成一幅鮮明的記憶。秋天的記憶屬於想念的季節!

《詩經‧秦風‧蒹葭》之篇吟: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三章成篇,一唱三疊,意盡相思,僅只一章已成絕唱。

白露時節,挺立蕭瑟中的蒹葭(蘆葦),連繫著思慕的伊人、隱居河畔的賢人君子、故舊好友……這些構成生命中的美好篇章,堅決不悔的尋夢風采,在仲秋白露時節,如皓皓明月,映照生命之河。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Pixabay)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Pixabay)

白露時節的惕厲

古來,詩人的心對「白露朝夕生,秋風悽長夜」,特是敏感,觸景感慨之作特別多,甚至觸動人生老病死的悲涼感:

西晉 左思《雜詩》云:「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敘述了青春日日逝去,年華老大的悲傷。白露節氣到,好像歲末之聲已經向人召喚。

「玄蟬號白露,茲歲已蹉跎。群物從大化,孤英將奈何?」節時到仲秋白露,預告冬藏,這一年好時光已經過去了!詩人陳子昂濃稠厚重的感時之慨,後人覽之也怵目驚心!今年就要收尾,萬物都隨著大自然的節奏循序變化,枝頭上最後一朵花也無法例外。「丹丘(仙境)恨不及,白露已蒼蒼」,古代心不在人間一心求道修仙的人,當臨白露節氣時,也會有時不我予的警覺,更是要朝夕惕厲!

在自然之道中,春夏秋冬四季循環不已。「物情歸即悟」,面對一年的末尾將至,不隨景物之變而傷懷,把眼光放遠,掌握人生來世的目的,自在從容任我行!民俗中有「補冬從白露開始」的說法,掌握這節氣,修補身心,調整腳步,穩健精進向前吧!

─點閱【二十四節氣】系列─ #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