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日)發放新一輪消費券,大部分人獲發2,000元。有餐飲業界人士和立法會議員都認為消費券有助提振經濟,不過由於消費券額度較今年4月的低,或減低市民消費意欲。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今早(8日)在一個港台節目表示,消費券對經濟有提振作用,業界生意整體上升逾一成。他留意到午市生意較理想但晚市則放緩,認為過去幾個月經濟不太理想,失業率偏高,市民收入減少,出外消費較慎重及節約。另外,疫情下部分市民習慣晚上回家煮食,亦對生意有影響。

黃家和又指,今年4月因限聚令影響,估計飲食界佔消費券的份額只有約15%,而今次則相信可達25%,相當於75億元的額度。不過由於社交距離措施仍然生效,加上近日確診個案回升至4,000多宗,業界正關注未來疫情發展。

邵家輝:額度較4月低影響消費意欲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在同一個節目表示,消費券對零售市道有幫助,昨日市面上的人流有明顯增加,但與去年首次發放消費券相比則有所減弱,估計是因為當時首次推出計劃,市民有新鮮感,加上當時疫情放緩。

他又指,由於今次多數人只獲發2,000元,比4月份派發的額度低,因此一些中高價的產品,如大型電器的銷售則沒有4月份時強勁,「大型電器在4月份會較受歡迎,例如買部雪櫃或大電視機,兩三個家人(的消費券)加一起可能有1萬多,購物時會『鬆手』些,今次每人只有2,000元,購買某一類產品時,都會看看價錢」。

黃鳳嫺:部分商戶優惠與平日分別不大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在同一個節目表示,商戶在收取消費券上已相當成熟,現時收到的投訴比較「零碎」,主要涉及大額消費,關於支付平台的投訴有減少。

她提醒消費者要留意商戶提供的優惠,因為某些優惠其實與平日的優惠差別不大;而消費者不應因消費券而過度消費,或進行大額預繳式消費,因為近期有不少店鋪都結業。她又建議每次使用消費券後應檢視相關消費紀錄,若有問題可即場跟進,避免日後花長時間爭論。她又提醒商戶不能就使用消費券設置最低消費額,或收取服務費。

先買後付網上平台或沒有真人客服

另外,黃鳳嫺提到近年本港興起「先買後付」平台,消費者購物時可分開3至4期付款,準時還款不會有利息逾期還款則會收取額外款項。黃鳳嫺指,這些平台主要針對年輕人、收入或消費能力低的人士及家庭主婦等。

她說,由去年至今,消委會已收到22宗涉及「先買後付」平台投訴,其中8宗涉及平台本身。投訴內容包括平台的退款機制,例如消費者發現貨不對辦時,有關服務平台沒有真人客服,難以投訴或退款;亦有銷售手法和條款上的問題。

黃鳳嫺提醒,「先買後付」平台提供的分期付款服務雖然有好處,但習慣後消費者容易過度消費。@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