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極端民族主義最近發難,要抵制說英文、著西裝、過洋節。有個影片,一位女老師教育學生「中國人只應該說中國話,只吃中國飯,只過中國節」。還看到網上帖子說大陸一些小粉紅和「愛國賊」(這是網上發明的一個名詞,專指一些言必稱愛國,動輒給人貼漢奸標籤的極端民族主義者)指責過外國人的節日就是不愛國,就是漢奸,然後感嘆中國改革開放已40多年的今天,竟有人想回到毛澤東閉關鎖國時代,歷史如此輪迴,令人唏噓。

其實在毛澤東時代,是有過洋人節的,不過這些洋人節是革命的洋人節,而且被現在小粉紅和愛國賊視為國粹的中國土節日土傳統卻不吃香。毛澤東和毛時代的共產黨要建設「新中國」,所以要砸爛「舊中國」,中國傳統,是要破除的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所以自然是不過的,中國的傳統節日悉數廢除,唯一保留的只有農曆新年,即春節。

蒲台島太平清醮。(作者提供)
蒲台島太平清醮。(作者提供)

毛澤東時代,國家官宣為節日並隆重慶祝的都是革命的新時代的節日,比如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三八婦女節、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八一建軍節等。這些節日,有很重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但均與中國文化傳統無關,沒有文化傳承價值。有的則完全來自外國,比如五一勞動節、三八婦女節就是100%的洋節日。此外還有個新年元旦節,也是個新概念節日,始於民國時代。每年五一這個洋節日和十一國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天安門廣場例必有盛大慶祝遊行,城樓上會掛上馬恩列斯四大洋人的頭像。其它省會城市,比如我家鄉成都,也會依樣仿效。1957年的五一洋人節,北京大遊行組織了空前的50萬人參加。如果按照今天小粉紅和愛國賊的標準,就是50萬漢奸在中國首都遊行。五一和十一大遊行直到文革動亂才結束。

記得我初來香港,對於香港法定節日是中西混合,土洋皆有,不但有聖誕節、復活節這樣的洋節日要放假,還有很多中國傳統土節日,除農曆新年、中秋、端午,還有清明、重陽、冬至,都是法定假日,感到相當驚訝和意外。97之前,香港這些節日,除英女王誕辰日,不論中西,都是文化節日,都有很深遠的文化民俗傳統。在來香港之前,雖然我知道清明、重陽、冬至這些日子,但沒有想到可以視為節日,還可以放假過節。

我在中國大陸生活時,雖然當局未定為國定節日不放假而民間還保留的傳統節日大概只有中秋節和端午節(四川人稱為端陽節)。在共產黨上台之前,這兩個節日與春節為四川三大傳統節日,節日氣氛很濃。聽父母說,舊時成都,一年辛勞到頭的勞動者,在農曆新年、中秋和端陽都會休息放假,要吃月餅賞月點燈籠、吃粽子飲雄黃酒,走親訪友,全家團聚。舊時成都,端陽節有在錦江九眼橋划龍舟和搶鴨子的習俗,據說已有幾百年歷史,是舊成都每年一度的盛會。但這樣的節日習俗因為是舊風俗舊傳統最後也被「新中國」給廢掉了,我幼年時因外婆家住九眼橋,因此九眼橋划龍舟還有一些模糊的童年記憶。中秋端陽這樣的傳統中國大節日承載的文化價值,在物質極度匱乏,缺吃少穿的毛澤東時代,已化為烏有,剩下的就純粹成了可以趁機打牙祭解饞,為「活著」增加一點可憐養份的機會,不過在大饑荒年代,連打牙祭都成為夢想,只能畫餅充飢了。

傳統節日,唯一還公開承認的就是農曆新年,除夕和大年初一也會放假。不過祭天拜祖被廢,文化內涵也稀釋到只餘吃吃喝喝而已。物質稍微充裕的時候,大家還可以過年時好好吃一點,大饑荒時代,只要能填飽肚子已是美事。記得有年春節除夕,母親單位年底聚餐,上桌的菜全部分掉,各人把自己那份帶走,母親把她那一份裝在一個大號搪瓷缸,加上她存了幾天的好幾個大饅頭帶回家,這樣才湊附著讓全家過了一個好歹有肉吃的春節。到文革時候,連春節的一些傳統,比如吃團年飯、拜年等,都提倡廢除,說要過「革命化的春節」,甚至大年初一那天還要繼續上班,有的單位甚至不讓放假。

清明是24節氣之一,從小讀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可以說是很熟悉,但不放假,一般人也不認為是個節日。不過清明祭祖掃墓這個習俗還是有的,但是在城市,已沒有私人墓地,一律火化,我從來就沒有去掃墓祭拜過我的先人。我的外祖父母是成都人,逝於50年代初,但火化後骨灰去了哪裏,我至今不知。我曾經問過母親,她只是感傷地說,「活著的人都很難,哪裏還顧得上過世的人!」我從未為自己的親人掃過墓,但讀小學的的時候,每年清明節,倒是必須參加學校組織到十二橋革命烈士墓園,高唱著「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獻上花圈。

九九重陽這個日子,讀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知道重陽登高是古人的習俗,僅此而已。

至於冬至,我們以為就是24節氣之一,來香港後才知這是中國傳統很重要的節日,香港人常把「冬至大過年」掛在嘴邊,這一天香港家家都會闔家團圓吃飯過節,稱為「做冬」,隆重有如年夜飯,而且做冬的菜一定會有隻雞。在香港還可以買活雞(因香港多次爆發禽流感,現在已禁止出售活雞)的時候,電視台還會播報街市冬至活雞價格如何如何之類新聞,把做冬氣氛炒得很熱。

我在四川城市長大,對於我冬至就是一個平常不過的日子。非但我如此,因我家鄉從來沒有這個傳統,我們移居到香港的親戚和四川同鄉都不過冬至,上班的只把這一天當作難得的一天休息日。

杜甫詩「冬至陽生春又來」,在中國這樣的農業社會,冬至之後日照一天天增加,陽生春來就意味生機和希望,所以歷來是重要節日,朝野官府民間都會在這一天隆重過節,祭天祭祖。在漢朝衙門會放假4天,唐朝7天。《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京城汴梁「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意思是說,冬至在東京汴梁是最重要的節日,窮人會把存了一年的錢,用來添置新衣和美食祭祀先人,而政府則會開放賭禁,讓老百姓娛樂過節。

其實,我們四川農民是有「過冬」這個傳統,只是官方不提倡只能私下過節。60年代,我是中學生時,隨學校到郊區農村勞動,有年去時恰逢冬至,發現農民會在這天做一些好吃的,比如糯米糍粑之類的,在中共破舊立新教育下長大的我只是覺得好奇,沒有深究,直到1980年來到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才知原來冬至是中國傳統重大節日。

不過最讓我驚奇的是每年農曆7月(鬼月)的中元節,香港各處社區屋邨會搭棚舉行盂蘭勝會,超度亡靈。我在《香港時報》上班,午夜回家,車過之處,還看見盂蘭勝會的大棚仍然燈火通明。但在中國大陸,因共產黨是無神論,中元節是鬼節被斥為封建迷信,早被破得乾乾淨淨,連個影都沒有,我在大陸時只有在書上和戲曲中知有鬼月盂蘭勝會這個傳統,來到香港才真正看到現實版的盂蘭法會。據說這個傳統是在二戰之後由大陸移民帶來香港。

此外香港還有許多民俗讓人眼花撩亂,如天后誕、太平清醮等,最為著名的是離島長州每年一度的太平清醮的飄色巡遊。2021年2月底新冠疫情期間,我和朋友搭船去到香港最南端的離島蒲台島,參加三年一度為期三天的蒲台島太平清醮。這個小島的居民大多遷離到市區,都特別專程回港參加,當然前往的還有許多如我一類或好奇或熱心的香港人。

查資料才知太平清醮原來始於清朝時期,主要是為祈禳災祥和祭祀無主孤魂的民間習俗,原是由廣東沿海的官府衙門主導,後下放給地方社區自辦。後來英國統治香港,此傳統得以延續,但在共產中國已蕩然無存。另外閩南人信奉的天后崇拜,是中共奪取政權,逃亡到香港的潮汕人帶來香港。

現在香港這些被視為中國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俗是在英國殖民政府的羽翼保護下才得以保存。我到香港其中一個大發現就是,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比起中國大陸更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保留得最好。

香港是國際大都市,華洋雜處,但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習俗卻沒有受到傷害反而完整保存下來,可見保護國粹,不等於要排外,不能讓政治和任何意識形態干涉到民間社會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開放、多元和自由的社會環境。◇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