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最古老的物種之一,游弋了1.2億年的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鱘被宣告滅絕。

7月21日,具有聯合國觀察員地位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評估顯示,世界僅存的26種鱘魚種類全部面臨滅絕風險。其中達氏鱘(Acipenser dabryanus)從「極度瀕危」轉為「野外滅絕」(僅存活於圈養的環境)。白鱘(Psephurus gladius)已確認滅絕。

達氏鱘與白鱘都是中國長江流域富有代表性的水生物種,特別是白鱘。

公開資料顯示,白鱘源自於遠古時代,曾經與恐龍為鄰,在1.2億年的漫長歲月裏,游過了白堊紀。在恐龍遭遇群體滅絕時,白鱘卻倖存了下來,成為長江中的「活化石」。

白鱘有一個長長的吻部,像大象的鼻子一樣,因此民間俗稱「象魚」。中國四川漁民俗語,千斤臘子萬斤象,其中的「臘子」是另一種魚,「象」就是指白鱘。萬斤或許只是一種形容,沒有證據顯示真有這麼大的。中國魚類學家秉志先生在1950年代記載,曾有人在江蘇南京一帶捕獲到一尾極大的白鱘個體,體長7.5米,體重達908公斤。

白鱘以魚類為食,可以一口吞下三四公斤重的草魚。成年的白鱘沒有天敵,牠位於淡水食物鏈的頂端,有「淡水魚之王」的稱號。而且白鱘游動迅疾,在幾千公里長的長江中縱橫馳騁,傲視群雄。

白鱘的唯一敵人長江上的大壩

在1970年代前後,白鱘在中國可以隨意捕撈、食用。那時白鱘的年捕撈量約為25噸。人們捕獲的白鱘體長大多2-3米,體重約150公斤。

人類的捕撈雖然對白鱘構成威脅,但還不足以致命。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此前對上海《新民周刊》表示,白鱘滅絕的最重要原因是無法繁殖,水壩才是罪魁禍首,它截斷了白鱘洄游的通道。

魚類產卵往往需要特定的水溫條件,因此很多魚類都因產卵或覓食等原因有周期性的遷徙現象,白鱘就是其中之一。據危起偉介紹,白鱘一般在長江的上游產卵,中下游覓食育肥,而長江葛洲壩建設使牠們再也不能自由的遷徙了。

葛洲壩位於湖北省境內,其位置就在長江中上游的分界點。葛洲壩於1981年截流。危起偉第一次見到白鱘便是在葛洲壩,只不過那是一具屍體。 1984年,一尾大白鱘在壩下竟然撞爛了頭部,被人撈上岸。牠可能是因為始終無法回到產卵地而一頭撞在混凝土大壩上,很多人都見過類似的悲壯景象。

危起偉說:「我們承認水壩在發電和防洪上的巨大功效,但也不能否認它對生態的影響。」

葛洲壩是中共在長江幹流上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被稱作「長江第一壩」。葛洲壩之後,中共又建設了三峽大壩,還有烏東德水電站大壩、白鶴灘水電站大壩、溪洛渡水電站大壩、向家壩水電站大壩等。

據自媒體人「眼睛視野」2019年統計,長江幹流上(支流上的不算)的水電站、大壩,已經建成的有10座,正在建設中的有2座,規劃中未建的還有15座,總計27座。它們將中國第一大河流分割成一個個小段,從而徹底破壞了自然形成的生態系統。

西方國家的水壩往往因考慮生態而建有過魚通道,但中共建設的水壩絕大多數都沒有。直到2021年7月,長江幹流上才有第一條過魚通道,在上游的一個水壩而已。

2016年起,危起偉曾參與了為期幾年的漁業資源和環境調查項目。 2020年初,他對官媒新京報表示,在長江430多種魚類中,有140種魚類無法採集到標本。

在他與長江珍稀動物打交道的大半輩子中,也只見過白鱘10多次。最後一次是在2003年1月,一條白鱘撞進了漁民的大網,拖著船直入江心激流。那是一條長3.35米、重150公斤的25歲雌性白鱘,牠的體內有數十萬顆魚卵。

可那時還沒有成熟的技術對白鱘進行人工繁育,救護團隊只能將白鱘身上的傷口縫合之後進行標記放流,但幾天之後就失去了聯繫。從此之後,人類再也沒有見過長江白鱘的可靠紀錄。

危起偉認為,實際上在1993年之前,白鱘已經功能性滅絕了(在自然狀態下喪失了維持繁殖的能力)。

時事評論員程曉容引述網民的話說,白鱘熬過了漫長的白堊紀,卻熬不過中共的70年,可惜啊! @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