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服巫支祁

當時,淮河桐柏山一帶有一個神通廣大的水妖叫巫支祁,據《古岳瀆經》記載:「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大禹治淮時,巫支祁作惡,干擾治水,被禹降服,鎖於淮井之中,這就是著名的「禹王鎖蛟」的故事。

據說幾千年後,到了唐朝時候,楚州有個漁人,在淮水中釣魚,忽然釣得一條鐵索,其長無窮。刺史李陽聽說此信,召集人夫來挽這鐵索。等到鐵索挽盡,忽然跳出一隻青色獼猴,大家正在驚駭,那青獼猴帶著鐵索仍復跳入水中。

◎三過家門

接下來治理淮河。第一步,疏濬淮水下流;第二步,開鑿塗山與北面的荊山,二山本來相連,鑿開後,淮水從二山之間流過;第三步,就是開鑿硤石山,使淮水亦從兩山之間流過;第四步,治理支流。

一日,大禹又循淮水而上,察看各地工程,行到塗山與荊山開鑿之處。那時塗山國已由江南遷回原地了。忽聞大禹到來,全國歡迎。大禹應酬了一番,沒有顧得上回家,馬上回到工地,然後向淮水上流而去。

大禹再向西行,隨後治理了潁水、汝水,隨後又是沂水。

至此,徐、豫二州水患大致已平。經治理後,這裏成了物產豐饒富庶之地。

一日,大禹治理揚州路經塗山,路過家門口,聽得裏邊有孩子呱呱的啼哭之聲,大禹依舊沒有能夠回家看望。

又一次,有從塗山過來的人告訴大禹:夫人聽見崇伯治水要經過家門,可以相見,非常歡喜,正抱了公子站在門外一塊大石上盼望。可是禹仍然未能抽出時間看望妻兒。在塗山的東端有望夫石,緣於女嬌曾站在這塊大石上盼望大禹歸來。這就是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動人故事。

◎打通轘轅隘道

在豫州太室山與少室山之間,有一個隘道,名叫轘轅。如果打通轘轅隘道,既可以洩洪,洩洪後又可以作為帝都至嵩山的一條便捷通道。為此,禹決定打通這個隘道。

開鑿轘轅隘道時,岩石變得非常堅硬,很難開鑿。大禹說:「我來開鑿!」他手拿開山斧,又取一面鼓來,吩咐眾人道:「我鑿山時,不許上山干擾。竣工之時,聽我擊鼓,方可上山。」

大禹說罷,正要上山,忽報,塗山二位夫人到了。大禹很詫異:怎麼早不到,晚不到,偏偏正要上山,卻一起到工地來了?那時女攸的身孕,將屆十月。面對二位夫人,大禹沒空盤桓,連連對二位夫人搖手道:「沒空、沒空、我現在就要上山,你們且在山下等待,我完工就來。」

二位夫人問:「何時完工?」

大禹指著手中的鼓說:「聽我鼓聲一響,就完工了。」說罷,提起鼓和開山斧,匆匆上山。

二位夫人只得在山下面等候。日將正午,只聽得山上有鼓聲,就說:「工程完了,我們上去見他吧!」說著,女嬌攙了女攸上山。哪知走到山上,並不見禹,只見一條黃龍,執開山斧,專心一志地在那裏開山。後面放著一面鼓,他的尾巴不時觸著它,鼕鼕作響。女攸看了,拖了女嬌往山下跑。

禹知道真形被她們窺破,復了人形,連忙跑下山來想要向二位夫人解釋。哪知女攸卻在路旁化成一塊大石,禹向那化石說道:「你化為石頭,不願見我,但是我的兒子要還我的。」說聲未畢,忽聽一聲響,那化石突然破裂,從中出來一個嬰兒,是男孩。禹因為這個男孩是石啟而生的,所以命名為「啟」。

在某些資料記述中,寫成了禹化黃熊,如前面所述,實際上禹在這裏所化的不是黃熊,是黃能,是能字下三個點,讀音龍,確切地說是黃龍。在開鑿龍門時,也有禹化黃龍的說法。

轘轅之路既通,從河洛到嵩山的路程省去不少,以後遂成南北大路。

◎治理揚州、荊州

揚州位於淮河以南,南至大海屬揚州。這裏是一片低窪潮濕的土地。洪澤湖、高郵湖、太湖(震澤)、彭蠡湖、杭州灣盡在其中。河流有松江、錢塘江、浦陽江等,禹把這些水系導入黃海,震澤地區也獲得安定了。

接下來治理荊州。從湖北荊山到湖南衡山南面屬荊州,這裏水系眾多。禹自彭蠡湖西行治理洞庭湖及其支流……使它們匯於洞庭湖。

長江(Fotolia)
長江(Fotolia)

在長江北先導荊山,流通沮水和漳水……長江的眾多支流大都有了固定的河道。雲澤、夢澤也治理好了,這裏的土地可以耕種了。

禹治理荊州後,向北又進入豫州,治理漢水中游……

◎禹劈三峽

接下來治理梁州。梁州東與荊州接界,西北與雍州接界,包括今四川全省、湖北西部及陝西、甘肅南部,面積約有一百四十八萬平方公里。梁州位於長江上游,水系繁多,加之四面環山,水路不暢,水就壅塞在那裏。在這裏主要是治理泯江、黑水,開挖沱江,並打通三峽。

大禹鑿通黃牛峽、巴山峽,導泯江之水入於長江。泯江水量很大,為了分解泯江的水勢,大禹在泯江的東面又開挖了一條河道,叫做沱江。這樣泯江之水便順利導入長江。

開鑿三峽是治理梁州的一個重要工程。巫山三峽綿亙七百里,山山相連,峰峰不斷,岩石堅硬異常。大禹請求雲華夫人幫忙,雲華夫人施展神通,用電轟、用雷霹。堅硬的岩石漸漸變得疏鬆,人們很快就打通了巫山三峽,洪水從巴蜀境內流出來,最後流向大海。

長江的主流在大禹治水之前不是經現在的三峽,而是流經古之南江「涔水」 流下。清代地理學家胡謂在《禹貢錘指》中介紹:大禹治水疏鑿三峽之前,四川魚腹江之夷水,自奉節經長陽過宜都流入大江,這就是古時候長江的主河道。《水經註疏》載:「江水歷禹斷江南,峽北有七谷村,兩山間有水清深,潭而不流。又耆舊傳言,昔是大江,及禹治水,此江小不足洩水,禹更開今峽口,水勢並沖,此江遂絕,於今謂之斷江也。」 

就是說「禹斷江」過去是長江主流,大禹治水時,因南江狹小不能滿足洩水的需要,於是大禹便開現在的水道。所以過去的那條稱為「南江」的水便斷了流,稱為「禹斷江」,也就是《東湖縣誌》所稱的「斷江峽」或稱「斷江山」。

長江渡船。(Fotolia)
長江渡船。(Fotolia)

大禹決巫山,令江水得東過,終於使長江「東流之注五湖(長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巢湖)之處,三峽之水從此暢通,長江的主流才改從現在的河道(即北江)流淌。

令地質學家感興趣的是,長江在西陵峽橫切黃陵背斜核心軸部,就是說在三峽形成河道之前,這裏應該是隆起的高山阻擋著水的東流。◇(待續)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