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周一(19日)宣布,他於該報的專欄暫別讀者,「但願後會有期」。他未有解釋為何暫停專欄,但中共強立《港區國安法》後,多名《明報》的專欄作家紛紛因大環境、報章「改版」等,不再於該報專欄佔有一席位。
劉進圖的「信有明天」專欄最新一篇以〈派錢派出禍 教訓須記取〉為題,在文末加上「作者按:「信有明天」專欄將暫別讀者,但願後會有期」字句。
他在暫別作中,指當局派發第二期消費券時,以曾聲明「永久離港」提早提取強積金,作為DQ約24萬人的理據,包括不少回流港人,引發廣泛爭議。他亦將當局擬推「安心出行」實名制但改口,與消費券DQ事件形容為「施政亂象」,質疑新一屆政府過份著重「以結果為目標」,施政手段欠深思,認為若然是這樣,特首李家超應修正其「名言」。
停專欄左媒揚言「好行唔送」
左媒「HKG報」20日報道事件時,形容「劉進圖明報專欄突然收檔」,更指劉「短短幾隻字交代」,「不如索性封埋筆好過啦」。在報道的製圖中更揚言「好行唔送」。
劉進圖近年以大約每周一篇的頻率於《明報》撰文,題材包括中港時事、法律觀點等,曾經多番批評大陸和香港的防疫政策,並質疑李家超「武官當特首」安排令香港營商前景很不明朗。他又曾評論《港區國安法》首案唐英傑案有合理疑點,法院的裁決難以消除法律界和公眾疑慮。
今年1月4日,劉進圖在其〈煽動苛法無邊 傳媒岌岌可危〉一文中,批評當局利用「發布煽動刊物」罪此殖民地惡法,控告傳媒工作者,包括《蘋果日報》與《立場新聞》案,使新聞及言論自由岌岌可危。
港大法律系畢業的劉,在該文最後提到,面對「嚴苛無理的殖民地惡法」,「也許,往後報刊的評論版和專欄,要在每篇批評政府的文章後加註:本文旨在指出政府施政缺失,促使循合法途徑改善,絕無煽動仇恨意圖!」
針對煽動罪 建議加附註
此話一落,《明報》在稍後的1月6日於其觀點版新增編註。「本報刊出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明報》網站上刊登的評論文章,結尾也有類似編註。
就在加上上述「編按」後短短幾日,《明報》就被中共黨媒《大公報》的評論員文章,指控其刊登學者羅永生的一篇題為〈權力魅惑狂獻祭 知識份子作羔羊〉的文章,質疑:「《明報》想接過《蘋果》的煽動角色?」
該評論文章又指《明報》以該「編按」作「免責聲明」改變不了客觀事實,並指點《明報》如果「真不是想接過《蘋果》的煽動角色,就應該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之後,《明報》停止羅永生(筆名安徒)在「筆陣」的專欄。
國安法後多人停寫《明報》專欄
中共2020年強立《港區國安法》後,多人在《明報》的專欄亦以不同原因停止,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去年6月稱「世界已不講道理」,停寫《明報》政評專欄。
9月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前教授馬傑偉,宣布停止為《明報》的專欄《人文館》寫稿,他無透露原因但感慨:「時局變化不定,生活奔流如水,心想把河水抱緊,愈是抱緊,水的重壓愈大,是苦之源、痛之本。」「我們走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
10月,在《明報》寫專欄16年的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陳惜姿宣布擱筆,稱近來「從心底冒起的疲憊,令下筆時常覺力有不逮,是時候擱筆一會了」。
去年10月《明報》以「改版」為由,停止資深大律師、公民黨的梁家傑專欄「法政隨筆」。資深傳媒人區家麟今年1月,在《明報》專欄「2047夜」宣布因「2047已來到眼前,而『2047夜』的故事已不能再說」擱筆。
5月,教協前會長、前立法會議員張文光亦告別其《明報》「三言堂」的專欄,但無解釋原因,只在文章最後祝福善良、遠方、困境、奮鬥的人安好。◇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