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珍寶花落兩岸。關於中國的兩座故宮一直有個說法,北京故宮「有館無寶」,台北故宮「有寶無館」。如今北京故宮博物院裏95%的精品文物都安詳靜謐地躺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裏。

國寶出宮南下避戰火 沿途軍警荷槍實彈護衛

民國22年(1933)2月5日,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紫禁城內突令戒嚴。一支馱著2千口封條木箱的板車隊從神武門魚貫潛出、蜿蜒綿延,押運者全是一襲黑衣,軍警兩邊荷槍實彈護衛。

一場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搶運最成功、歷史影響最深遠的文物大遷徙拉開了序幕。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華的戰火引起了國民政府對故宮寶物安全的擔憂。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主張文物南遷避難,院長秘書吳瀛等人反對南遷。反對最厲害的要數古物陳列所所長周肇祥。

國寶處置之爭也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喧囂,一派主遷,一派反對。胡適、魯迅、徐志摩等人強力反對文物出宮,理由是勢必將造成人心浮動、社會不安。那時的文化名流與民眾都很難看到民族瑰寶與文化存亡的真正毒手恰是日後竊政的中共。

每天紫禁城外聚滿了來探聽消息的民眾,以文物是否出宮作為判斷時局穩亂的標桿。1933年1月,日軍突破山海關。亡國可復,物毀難還,文化滅則家國盡滅。代理行政院長宋子文因此做出「北平安靜,原物仍運還」的承諾,決定將故宮文物南遷到上海暫時規避戰火。

誰也沒有想到,此批文物自此關山萬里,海天相隔。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幾十萬件承載著古老中華文明的國寶雖經歷了顛沛流離、驚心動魄的板蕩,卻得以免遭中共文革摧毀的厄運。

就在國寶起運前幾日,故宮古物陳列所所長周肇祥被北平市長下令逮捕,以防他武力劫運。1933年2月6日,兩列載滿19,557箱文物的火車繞開天津,由平漢線轉隴海再轉津浦線,抵達上海。此趟遷運包括價值連城的全套文淵閣《四庫全書》、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翠玉白菜等古籍書畫器物。

著名國寶翠玉白菜。(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著名國寶翠玉白菜。(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文物押運安全級別非常高,一方面避人耳目,躲開日軍轟炸;另一方面沿途還有地方軍隊保護,以防劫匪。車頂架設機槍,車內憲警持槍,至重要關口,車內熄燈。列車在續能時才臨時停車。

到達浦口時因未接到正式轉運上海的指示,那志良等押運者為守護文物,只好在列車上居住一月,之後才將文物運往南京朝天宮,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與以後遷運的艱辛與凶險相比較,這次押運竟為待遇最高的一次。

海空五次遷台搶運 險象環生

從1948年12月21日到1949年12月9日,大陸國寶總共經歷了五次大遷移,莊嚴、那志良等運寶人臨危受命,以身護寶,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最終將38萬件文物與30萬件古籍善本安全運送到台灣。

1948年12月22日,中鼎輪載著712箱國家級精品文物與故宮押運人及眾多逃難家屬起航了。為了多裝文物,很多家屬被海軍司令桂永清勸下了船。晚間,因沒有空間休息,文物押送人員就睡在裝文物的大木箱上,風浪很大,船體顛簸非常厲害,有人開始嘔吐,船上的一條大狗比人暈得還厲害,一暈就叫,邊叫邊吐。

1949年1月6日,第二批文物,3,503箱,其中包括11,178冊《四庫全書》搭乘海滬輪,歷時5天到達基隆港。就在軍艦從南京下關起航的前一天,毛澤東劃定43名所謂「戰犯」,聲稱「國人皆可殺」。其中就有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和故宮押運人翁文灝。

1949年1月28日,南京碼頭細雨連綿,冬天的南方陰冷寒濕。隨崑崙號逃離的國民黨家眷實在是太多,原定2,000箱文物只能裝1,248箱。起航之際,杭立武派人突然運來4箱寶貝,其中有汪精衛曾獻給日本人、戰後已歸還的翡翠屏風等三件國寶,但彼時的逃難船早已沒有了空間。

船上的工作人員立刻把辦公的桌椅拆除,騰出空間勉強安置了4箱寶物。這是崑崙艦艇最為驚險的一次運送。中共頻頻阻擊,艦行緩慢。艦艇啟動伊始,人們發現船頭是向上海方向跑,而不是南下,原來艦長沈彝懋欲帶著這些無價之寶向中共投誠,但他很快被制服。崑崙艦沿途險象環生,共花了22天才到達台灣。

最後兩次的運轉是文物空中遷移。1949年11月29日,重慶白市驛機場,國民黨303、369號飛機載著38箱河南博物館的文物躲過中共槍炮,克服了起飛後的機器故障,沿昆明、海口一線飛往台北松山機場。此次飛運是空軍總司令周至柔在得到蔣介石「不惜一切代價搶運」的命令後採取的緊急行動。

杭立武丟棄二十幾兩黃金換得張大千壁畫登機

最後的飛離是在1949年12月9日的成都新津機場發生的,當時畫家張大千帶著78幅私藏敦煌臨摹壁畫,乘坐西南長官張群的坐車風馳電掣般地趕到機場,但飛機早已超載,無法再容納壁畫的重量。情急之下,杭立武主動丟棄自己畢生積攢的二十幾兩黃金,換得壁畫登機,條件是張大千赴台後須將這78幅壁畫捐給國家。後張大千果不食言。

當年故宮出宮南下避難的所有寶物多達百萬件,五次文物遷台因情勢危急與條件所限,並非悉數全遷,其中,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因重達千斤而未能如願赴台。但從後來的歷史看,蔣介石搶運近70萬件國寶赴台事件,不僅見證了民國政府的遠見卓識,更為典藏與保護中華民族璀璨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頗為遺憾的是,北京故宮院長馬衡在運輸文物後期、中共攻入北平前後,由於不能認清中共之邪惡,蓄意拖延民國政府轉移故宮文物國寶的命令,致使部份古物失去了遷台機緣。

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1956年將一生心血與財產換來的私藏書畫獻給了中共治下的北京故宮,第二年便被毛澤東打成右派而淒慘離世。1955年馬衡病逝,相比於張伯駒,他是幸運的,但後來中共政權給文物帶來了空前浩劫,如若馬老泉下有知的話,怕是會對自己阻礙國寶赴台的決定悔不當初吧。◇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