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最好的軍事硬件在烏克蘭的表現並不理想。先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在4月被擊沉,接著克里姆林宮就看到多輛T-90M主戰坦克(MBT)在頓巴斯地區被摧毀。現在,即使是曾經令人恐懼的蘇-35也未能為莫斯科撐起門面。

又有一架俄羅斯蘇-35戰鬥機(北約稱側衛E)在烏克蘭被擊落。烏克蘭空軍在推特上說,今天,5月27日,下午2時左右,烏克蘭空軍的一架米格-29戰鬥機,在赫爾松的天空擊落了一架俄羅斯蘇-35戰鬥機,該戰鬥機正在試圖獵殺烏克蘭的攻擊機。榮耀屬於烏克蘭飛行員!

這距離4月初另一架蘇-35在哈爾科夫附近被烏克蘭防空系統擊落還不到兩個月。消息沒有說明蘇-35是在近距還是在超視距空戰中被擊落,也沒有關於飛行員的消息,俄羅斯國防部也沒有正式確認這一消息。

今年4月初,烏克蘭空軍就宣布擊落了一架正在執行壓制敵防空(SEAD)任務的俄羅斯蘇-35戰鬥機。當時這架戰鬥機正在烏克蘭東部距離哈爾科夫約120公里的伊久姆上空飛行,飛機被擊中後,飛行員跳傘並被烏克蘭武裝部隊抓獲。

烏克蘭軍方在被擊落的蘇-35殘骸中發現了Kh-31反輻射導彈(ARM)的殘骸,因此推測,這架飛機是在執行SEAD任務,目的是攻擊敵方的地面防空雷達。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測,但是從發現反輻射導彈判斷,蘇-35執行的是對地攻擊任務。如果其目標是地面導彈防空系統,則表明俄羅斯還遠沒有獲得烏克蘭的制空權,以及俄軍對奪取制空權的渴求。

用高性能戰鬥機與地面防空系統爭奪制空權並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戰鬥機本身就是防空系統的目標,在多個地面防空系統同時發起攻擊的情況下,蘇-35只能束手就擒,這可能解釋了第一架蘇-35被擊落的原因。即使戰鬥機能夠壓制和摧毀特定的地面防空系統雷達,但戰鬥機在專注於對地攻擊任務時,其空中交戰能力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另外,受雷達火控系統性能的限制,蘇-35就像帶著高度近視眼鏡的壯漢,如果近距離遭遇靈活的米格-29,誰被擊落確實難說。

隨著美英專家對4月初被擊落的蘇-35殘骸的調查,外界認為,蘇-35的首次失利可能會影響西方與俄羅斯和中共進行空對空作戰的方式。這種不可預測的巨大改變,可能對俄羅斯的軍事和工業綜合體造成嚴重打擊。

烏克蘭空軍專家從那架飛機的殘骸中找到一些關鍵部件,並通知英國情報部門。這些情報隨後被帶到位於威爾特郡波頓的國防、科學和技術實驗室(DSTL),那裏的專家花了10天時間對其進行分析。西方研究該機系統的目的不是為了借鑒其技術,而是尋找和制定更有效的反制措施。

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系的阿萊西奧帕塔拉諾(Alessio Patalano)教授說,俄羅斯仍然擁有一些西方非常感興趣的技術優勢和能力。蘇-35不是一架簡單的飛機,一旦它的技術外洩,俄羅斯就很難修補這些漏洞。

考慮到中共空軍擁有僅次於俄羅斯的世界上最大的蘇-35戰鬥機隊,這一消息同樣可能會讓中共空軍裝備部門擔憂。中共在2015年與俄羅斯簽署了一份20億美元的合同,購買了24架蘇-35戰鬥機。

中共有理由對這一困境煩惱,因為蘇-35仍是中共空軍最強的戰鬥機之一。儘管成都殲-20隱形戰鬥機獲得了某些不一樣的作戰能力,但在兼顧空戰和對地攻擊能力的作戰使用中,蘇-35在中共空軍還是不可替代的。有傳言說,中共空軍的蘇-35戰鬥機都駐紮在南部戰區,目的是將空中力量延伸到南中國海深處。這表明中共空軍對這種戰鬥機非常依賴。

帕塔拉諾說,北約檢查俄羅斯的這個系統,會引起中共擔心。他認為,由於中共對俄羅斯提供的任何東西都習慣性地進行逆向工程,蘇-35的部件被認為已經複製在中共空軍其它本土戰鬥機中,甚至殲-20也不例外。蘇-35的技術洩露,意味著有可能將殃及中共空軍的其它主力戰機。

俄羅斯蘇愷設計局的蘇-35是僅次於其第五代蘇-57的四代半戰鬥機,設計中已經採用了一些第五代技術。蘇-35本質上是蘇-27的第二個改進版,採用單座、雙發、翼身融合氣動布局和放寬靜穩定度技術。它的特點是用推力矢量發動機來代替蘇-27的鴨翼。它甚至被誇大為是目前美國主力戰鬥機的競爭對手。

俄羅斯一直在吹噓它的能力。蘇-35的武器裝備包括一門30毫米航炮,12個武器掛點,可攜帶17,630磅有效載荷,可以掛載各種空對空、空對地、反輻射和反艦導彈,以及一些電視、激光和衛星制導炸彈。它的兩台土星AL-41F1S渦輪風扇發動機,可以產生80,000磅推力,為其提供了出色的機動性。其最大速度為2.35馬赫(1,550英里/小時),升限為59,050英尺。其遠距空對空導彈R37M,速度6馬赫,射程400公里。從很多指標上看,這都是一種裝備精良的戰鬥機。

但它兩次被擊落的事實,引起人們對這款戰鬥機的重新審視。一些分析認為,俄羅斯缺乏可與北約空軍媲美的訓練和演習架構,這也是俄軍未能取得烏克蘭空中優勢的原因之一,儘管他們擁有更多而且可能更強的飛機。俄羅斯飛行員的心理和作戰素質也沒有達到對手烏克蘭的水平,他們敗在數量和質素上都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對手手上,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明。蘇-35兩次被擊落的紀錄,使它登上了「優秀」戰鬥機失敗的「獎台」。

儘管被宣傳為擁有第五代基因,但與其競爭對手對比,蘇-35的航空電子套件是能力最弱的。它是唯一沒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或任何形式傳感器融合的第四代戰鬥機。它被宣傳為對3平方米目標的探測距離為350公里,而實際上這只是限制在一個很小的視場範圍內的指標,在正常搜索範圍,這個距離就縮減到200公里。其機載雷達系統和其搭載的遠距空對空導彈R37M的性能並不匹配。更糟糕的是,蘇-35的無源陣列雷達(PESA)即使對B-52這樣的目標,其最大瞄準距離也只有250公里。在實際交戰中,對於重要的空中資產,在這個距離內,美軍基本上不會容許有任何敵人還活著。

在對地和對海作戰中,由於受到雜波的影響,蘇-35的雷達使其無法與100公里以外的驅逐艦或200公里以外的航空母艦交戰。這在一架F-16的APG-83雷達有300公里探測距離的時代,是不可想像的。

毫無疑問,蘇-35是俄羅斯空軍中最有能力的戰鬥機,它對任何第四代飛機都構成威脅。但是說它與今天的F-15E、F/A-18E/F甚至F-35處於同一水平,就言過其實了,更不要說超越了。◇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