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源於非洲、但在西方國家罕見的猴痘(monkeypox)病毒,最近幾周突然在歐美國家和澳洲等近20個國家多點爆發,目前已報告200多宗病例,大多出現在歐洲。其中絕大多數都沒有近期的非洲旅行史。其傳播途徑,除了近距離接觸和口沫傳播外,還有類似愛滋病的性傳播途徑存在。

英國自從5月12日報告第1例確診病例,迄今至少已出現78宗病例。在歐洲、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和澳洲也相繼發現了100多宗病例,美國已經有6個州發現了病例。

不過迄今為止,世衛組織(WHO)還沒有接到任何相關的死亡報告。被檢測出來的猴痘病毒分支,屬於症狀較輕微的西非分支。但猴痘的潛伏期和可傳染期都可高達數周時間,這增加了感染風險,特別是兒童的風險很高,孕期婦女感染則可能會導致併發症、嬰兒先天性猴痘,甚至死產。

世衛組織預計,隨著監測在非流行國家的擴大,將發現更多猴痘病例。但當前最首要的問題,是阻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世衛組織在5月23日表示,在非洲以外猴痘非流行國家,阻斷傳播是可以做到的。

不過,在這波病毒是否變異、傳染源、傳播途徑等還都不確定的情況下,為防止再次發生因準備不足而導致中共病毒(covid-19)大流行的情況,各國當局都在積極採取措施因應。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5月23日宣布,美國正在從其國家儲備中釋放可以預防猴痘的天花(smallpox)疫苗。此前幾天,美國還從丹麥一家公司訂購了數億美元的猴痘/天花疫苗。

與猴痘病毒同種的天花病毒的疫苗,被證實對猴痘有85%的免疫效果。

英國、德國和比利時等國家的衛生安全機構也已經建議,任何與確診病例有直接或家庭接觸的人,都應該隔離21天,以期阻斷病毒進一步傳播。

性傳播途徑或不利防疫

密切接觸是猴痘傳播的主要途徑,但最近報告的歐洲病例,主要都與同性戀或雙性戀男性的性接觸有關。世衛組織5月21日證實,「病例主要是(但不限於)在初級保健和性健康診所尋求治療的男-男性行為者(MSM)中發現的。」

世衛組織首席顧問戴維·海曼(David Heymann)表示,最近的猴痘爆發,可能源於在西班牙和比利時舉行的(同性戀)狂歡中的性活動。 「我們知道猴痘可以在與感染者的病灶密切接觸時傳播,」他說,「現在看起來性接觸放大了這種傳播。」

這一新傳播途徑的被發現,讓一部分專家感到憂慮。他們擔心一些感染者會因害怕感染猴痘與上述性活動的關聯而「轉入地下」、不尋求治療,這會令防疫效果打折扣。

根據美國CDC,猴痘的傳播,主要是接觸到來自動物、人類或被病毒污染的材料,比如接觸受病毒污染的床上用品等;而通過較大飛沫傳染,一般需要在1米之內,需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

猴痘病毒有初步變異的跡象

與已經傳播了兩年的中共病毒等RNA病毒不同,猴痘病毒是DNA病毒,突變的可能性較低。但過去10天在非洲以外發現的病例數,已經超過了過去50年的病例數,這讓科學家們高度警惕。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計劃天花組秘書處負責人羅莎蒙德·劉易斯(Rosamund Lewis)5月23日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猴痘病毒發生了變異。

對於這次傳播的病毒是否發生變異,專家們仍在尋找和研究,但需要對病例的基因組測序才能了解更多。

5月20日,葡萄牙研究人員率先在(未經同行評審)預印網站發表了他們對這波爆發中,葡萄牙確診病例猴痘病毒進行的基因組序列,發現與2018-2019 年從尼日利亞輸出到英國等國的西非分支關係最密切,為兩個分支中致死率較低的一個。

5月24日,該研究團隊又發表了更深入研究的更新版本,最新發現包括,此次爆發的病毒與2018-2019 年的病毒相比,DNA 中平均有50 個單個鹼基位置發生基因組變異(SNP),而且編碼錨蛋白基因中有移碼缺失,而基因丟失在中非分支中已經有發現,被推測為與人際傳播有關。

疫苗將不會大面積使用

與老年人是中共病毒的高風險人群不同,猴痘的高風險人群是40~50 歲以下的人群,因為50歲以上人群因為嬰兒時大多注射過天花疫苗,能夠得到交叉保護性免疫。

但40 ~50 歲以下的人群,卻不再受益於先前的天花疫苗接種計劃所提供的保護。尤其是生活在猴痘非流行國家的年輕人,可能至今都沒有接觸過這種病毒,對猴痘幾乎沒有免疫力。

不過,世衛組織已經表示,不會大面積使用天花/猴痘疫苗,只會向最有可能感染的人群和一線醫護人員提供。

延伸閱讀:猴痘病毒傳播模式

猴痘病毒是一種從動物傳播給人類、並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病毒,其症狀與天花症狀非常相似,但一般不如天花嚴重。

自從1970年代在非洲發現首例人類感染者以來,猴痘已經在西非和中非作為地方性傳染病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猴痘病毒有兩個支:西非支和剛果盆地(中非)支。其中西非支不太嚴重,病死率為3.6%,而中非支則高達10.6%。

猴痘通常是自限性的(self-limiting),但對於兒童、孕婦或因其它健康問題而導致的免疫抑制人群,可能會很嚴重。

猴痘病毒通過與病灶、體液、呼吸道飛沫和床上用品等受污染材料的密切接觸,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猴痘的潛伏期通常為 6 至 13 天,但也可以為 5 至 21 天。這比目前的Omicron病毒只有幾天的潛伏期長出很多。

所以儘管猴痘的症狀明顯、容易被發現,但其長潛伏期也容易導致在無症狀時的傳播。而且這波疫情中多有症狀不典型的病例,很難通過臨床症狀來判定。

猴痘的傳染期也可以持續長達數周時間,從痘痘長出來到結痂脫落後的時間,都有很高的傳染性。 @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