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 FIVE  ELEMENT  THEORY

每一種元素不僅對應著天地之間的物質,還對應著人體臟腑「肺、肝、腎、心、脾」,以及「白、青、黑、赤、黃」五種正色。

瀏覽古代繪畫、瓷器,甚至古籍記載,中華先民對顏色的認知五彩斑斕,格外絢麗。中國古時,認為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構成的。五行無所不在,相生相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構成共生共榮的繁華世界。

基於五行的五色,彼此協調搭配,可以產生很多精美的顏色,中華的正統顏色是五正色,並不是現代所認為的只是大紅色。

除了五種正色,還有間色,包括綠、紅、碧、紫、黃(硫磺)、紺、紅、縹、紫、纁,還有雜色,即其它的顏色。中國傳統的顏色,也像語言一樣,表達著先民看待世界的方式,認知萬事萬物的思想深度。

早在《周禮.考工記》中,就已記載了五色:「畫繢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赤、白、黑、黃,構成了傳統的審美五色,繼而可以互相搭配,演變成更多的色彩。

說文-白

《說文解字》曰:「白,西方色也。」白色,像白雪、白羽一樣素白的顏色,對應西方的金。

白露。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Syl Lebar/大紀元)
白露。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Syl Lebar/大紀元)

《說文》云:「白,從入合二。」古代小篆「二」的寫法,象徵天地之間,入是指日光進入天地之間。所以白字的造字本意,取陽光灑落於天地之間的景象。這一概念看似簡單,卻很宏觀,因為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從宏觀的整體上俯瞰人間,才能構造出「白」字。所以白字,看似素潔,背後引申的內涵卻很深廣。

《詩經》有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先民用蒼蒼的蒹葭、凝結的白露,勾勒出水邊的素潔風景,古人觀察到的美,很真實,很準確,很自然。

說文-青

《說文》曰:「青,東方色也。木生火,從生、丹。」青,五行中對應東方木的色彩,含義是生,象徵著萬物出生、生長之時的色彩。

周朝時使用的青色,出自開採的礦石。圖為切開的孔雀石(Wikimedia Commons)
周朝時使用的青色,出自開採的礦石。圖為切開的孔雀石(Wikimedia Commons)

《周禮‧秋官‧職金》記載:「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鄭玄註解:「青,空青也。」空青是孔雀石的一種,屬於天然礦產。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云:「空青生有銅處。」周朝時使用的青色,出自開採的礦石。

青,對應東方,東方五行中屬木,木能生火,所以青字的金文、小篆都是從丹,將其作為青字的義符。丹,是赤色的礦石,青也是礦石。古人說:「丹靑之信言必然。」信如同丹青一樣,二者存在必然的相生之理。

說文-黑

《說文解字》曰:「黑,火所熏之色也。從炎,上出囪。囪,古窗字。」古人觀察到,大火燃燒之後形成黑炭,據此造出「黑」字。「(黑) 北方色也。」黑色,對應北方之水。

玄指代的天色,是接近黑色的一種顏色(fotolia)
玄指代的天色,是接近黑色的一種顏色(fotolia)

黑色是吸收了所有的光線,形成了明度最低的顏色。《釋名》曰:「黑,晦也,如晦冥時色也。」黑給人的視覺比較昏暗,不透亮。水的顏色深沉也會產生晦暗,比如深沉的大海,就因其「水黑如晦」而得名。

玄也常常被稱為黑色,但它並不是五色之一。《周易》中講天玄地黃,玄指代的天色,是接近黑色的一種顏色。《說文》說:「玄,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玄色,給人的視覺效果,深沉幽遠,黑中泛著赤色,就可稱為玄色。

說文-赤

《說文解字》曰:「赤,南方色也。」赤色,對應著南方,五行中屬火。從甲骨文到金文、小篆,「赤」字形體傳承,始終都有從大、從火之意。熾火熱烈地燃燒,火焰上竄,是古人對火的印象,《詩經》有「如火烈烈」的詩句。《釋名》則說:「赤,赫也。太陽之色也。」赤色,也被認為是太陽的顏色,意在陽明、熱烈。

在古時,赤和朱常常用在一起。《說文》曰:「朱,赤心木。松柏屬。」朱的本意是紅心的樹木。朱色,是經過四道程式染出來的濃厚色彩。《說文解字註》釋義,表示正紅的朱和赤,會有深淺的微小差別。

赤色,也被認為是太陽的顏色,意在陽明、熱烈(fotolia)
赤色,也被認為是太陽的顏色,意在陽明、熱烈(fotolia)

《詩經‧小雅‧斯干》說「朱芾斯皇」,鄭玄箋:「芾者,天子純朱,諸侯黃朱。」周朝時,天子的服飾用純朱,是最高等級,諸侯則用黃朱。朱是純赤色。《詩經‧七月》說:「我朱孔陽,為公子裳。」朱是紅色,孔陽是鮮明,公子指貴族,意思是我染的紅色絲綢很鮮亮,拿來為公子做衣裳。傳統的赤色、朱色,就像故宮的紅牆,融入了一點土黃,顏色淳厚,溫暖而濃郁。

說文-黃

《文》曰:「黃,地之色也。」黃色,大地的色彩。《周易‧坤卦‧文言》說:「天玄而地黃。」黃色,是古人對大地的印象。

而且在古人眼中,大地的色彩是明亮的。《釋名‧釋采帛》曰:「黃,晃也,猶晃晃,像日光色也。」黃色猶如日光的顏色,讓人感到開闊明亮。

先秦時期,作為正色的黃色,是以土地的顏色為主,偏暖色調,並不是指明黃色。從隋朝至大明朝,帝王的「黃袍」,崇尚的是柘黃色,直到清朝,「黃袍」才改為明黃色。

五正色可以互相調和成其它顏色,赤色加黃色變為橙色,藍色加赤色調出紫色,藍色加黃色調配出綠色,顏色千變萬化,也像語言單詞,可以任意組合成新的顏色。

黃色,是古人對大地的印象。土地示意圖(王嘉益/大紀元)
黃色,是古人對大地的印象。土地示意圖(王嘉益/大紀元)

了解五正色的基本含義,可略微探知傳統色彩包含的深度、先民的價值理念,以及探索天地宇宙的智慧高度。

古人用五色對應五行,勾勒出對宇宙世界的認知,如此宏觀的顏色理念、如此深邃的智慧,想必也唯有出自於有著深遠文化的中國。◇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