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許智翔指出,俄烏戰中商業太空能力在戰場應用的重要性,表明商業太空業是台灣應全力發展的重要關鍵領域。

2022年2月26日,在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全面入侵的2天後,烏克蘭副總理兼數位化轉型部長費德羅夫(Mykhailo Albertovych Fedorov)在推特上向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求援。馬斯克2月26日表示「星鏈」(Starlink)衛星已在烏克蘭上空運行。

許智翔11日在台灣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官網發表文章說,馬斯克表示「星鏈」將開始在烏國提供服務,自此揭開商業太空公司在俄烏戰爭中投入的序幕。以「星鏈」為首,商業太空系統在這場戰爭中,扮演多重關鍵角色,不僅協助烏國能持續維持通訊,通訊能力與空中拍攝到的監視畫面,更成為作戰中關鍵利器,能對外持續發布資訊,強化宣傳戰作為,用來追蹤各種戰爭罪行的究責證據。

「對台灣而言」,他說,可預期商業太空資產在未來戰場將扮演重要角色,而近年商業太空產業的活躍,更是台灣應及早投入準備、全力發展的重要關鍵領域。

商業衛星系統成為資訊戰與協助公開情資分析的重要工具

他說,在馬斯克宣布援烏後,「星鏈」很快部署了超過5,000個網絡終端機到烏克蘭,為該國提供「無限亦不受傳輸速度調節的網絡連接服務」(unlimited, unthrottled data connectivity)。在烏克蘭擁有難以被俄軍龐大火力輕易摧毀的網絡與通訊系統後,首先大幅受益的正是烏克蘭政府遂行資訊戰的能力。

許智翔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烏國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不定期錄製或網絡直播的對外談話與會議,還是費德羅夫所組織的網絡部隊所發動的資訊戰,皆因此佔了極大優勢。這樣的優勢能力搭配烏克蘭部隊在戰事中的頑強抵抗,實際上為烏國進一步爭取了國際關注、同情,以及進一步的各種政治、經濟與軍事支援,可說是戰事中的重要關鍵力量。

此外,他說,如同近年全球各地的武裝衝突,網絡公開情資(Open-source intelligence, OSINT)在俄烏戰爭的分析與情報搜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事實上就俄烏戰爭而言,俄軍火箭炮兵在戰前的部署動態,甚至早在官方公布證實的超過一周前,就已在社群網站上的OSINT揭露。

許智翔說,不論戰前或戰時,透過現今在網絡上所能取得的OSINT,不論是各種相關衛星照片,或是戰場、現地拍攝的影像,都使現代的情研人員能夠更好地拼湊戰場資訊,減少「戰爭迷霧」(fog of war)對分析判斷造成的干擾。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民間分析人士也能因OSINT的分析而給予情報單位有效協助,甚至受到情報機構僱用。

他說,俄烏戰爭爆發後,「星鏈」這類的商業衛星系統為戰區提供的快速通訊傳輸能力,正是持續提供相關現地情資的重要媒介與管道,也對烏軍能持續且有效地組織對俄軍有力反擊,提供指揮及通訊上的支援。

「星鏈」系統成為作戰關鍵節點

「星鏈」這樣的系統在戰爭中,他表示,不僅取代了遭俄軍炮火重創的烏國通訊與網絡能力,事實上成為烏克蘭作戰部隊「指管通資情監偵」(C4ISR)的關鍵節點,而通暢、高速的傳輸能力,實際上對烏軍的作戰能力產生進一步的提升效果。

他舉例,由民間無人機操作者組成,直屬於烏克蘭參謀本部的無人機部隊「空中偵查」(Aerorozvidka)就得利於「星鏈」的高速傳輸能力,讓無人機能在夜間用熱影像捕捉俄軍部隊的同時,將資訊透過「星鏈」傳輸給炮兵單位,進行高效的「目標獲得」(target acquisition)。

俄烏戰爭中,他說,烏克蘭的軍隊在炮兵火力之外,「空中偵查」部隊同樣可運用「星鏈」協調,以進行無人機打擊(如使用偵打一體的土耳其製TB2無人機),或讓配備反戰車武器的士兵前往接戰,而這樣的能力不僅在網絡及通聯繫統遭破壞的地方有效,更在廣大烏克蘭土地及缺乏基礎設施地區能發揮很大效果。因此,可說「星鏈」的低軌衛星系統正是烏克蘭部隊游擊戰致勝關鍵之一。

商業衛星系統進一步用於追蹤戰爭罪行

此外,他說,烏國首都基輔(Kyiv)近郊的布查(Bucha)等地在俄軍撤離後,被發現有大量居民遭到屠殺,引起俄烏雙方的互相指控。因此,能提供大量OSINT分析的衛星系統,自然可以用於追蹤並分析烏國各地在俄軍撤離後發現的戰爭罪行。

許智翔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多個公司的大量商業衛星系統加入了追蹤並確認戰爭罪行的行列當中,運用其衛星協助定位萬人塚,以及被炸毀的醫院及學校等設施。讓國際社會可以更清楚地追蹤事件的前因後果與整體面貌,成為國際當局與人權組織追蹤戰爭犯罪的最新工具。

他指出,前述案例可見俄烏戰場上商業太空各層面的活躍,而其能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關鍵,可能正來自於太空科技的高度軍民兩用特性。

「這種軍民兩用科技」,他說,在國際市場的龐大需求,帶動私營部門太空產業的蓬勃發展之下,能以傳統的以政府為核心、國家發展的模式所難以企及的高效率,發展其技術與應用。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Space-X等商業公司的相互合作正是一個良好的典範。

許智翔說,面對全球太空產業的蓬勃發展趨勢,台灣也從善如流,在2021年5月底三讀通過《太空發展法》,更在2022年1月20日將《太空發展法》與4項子法一併發布實行,近年更是推行了充滿雄心的「第三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劃」。

「高度軍民兩用的太空科技,在未來國防上勢必扮演關鍵角色。」他說,由於台灣國際地位特殊,因此必須要具備一定程度的自主太空能量。在政府領頭發展,嘗試整合科研等民用需求,甚或進一步考慮軍事運用以強化國家安全的同時,更重要的仍是產官學的有效統合。

他表示,在激烈競爭的國際環境下,政府應在人才培育、技術研發上加強投資,協助台灣太空產業提升競爭力,以加入國際產業供應鏈。只有能取得足以讓太空產業生存、甚至有足夠利潤支持發展的市場,才可能真正讓太空發展的雄心得以實現。#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