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筆者在鍵盤上敲出這幾個字時,正值2022年4月17日上午9時許,起床進早餐後(耊耄之年,晨昏顛倒率性而行如毛獨夫)。因日前細翻《舒蕪口述自傳》畢,浮想聯翩,故伏案「爬格子」略抒胸臆。

概而言之,主要對胡風、舒蕪、聶紺弩等幾位有些新看法,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也。

胡風(1902年11月2日-1985年6月8日),是1955年「萬歲爺」欽定的「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首犯。當時涉案者2100多人,內92人被捕,78人正式定位「胡風反革命集團分子」,23人為骨幹。1980、1986、1988年先後三次平反才徹底翻案,其時彼墓木已拱矣!

綜合網上與書刊獲得之資料,筆者認為:

1)胡風是一位傑出的文學理論家兼編輯,此乃有目共睹,無需饒舌。
2)胡風是徹頭徹尾的一介書生,完全不懂政治。「胡風的朋友賈植芳曾說魯迅懂政治,而胡風不懂政治。那大約是說胡風就栽在這『不懂政治』上面。」(林賢治《胡風集團案》,上海書局,1998年)
3)胡風本人不愧為天才詩人,所撰長詩《時間開始了》極盡謳歌「新中國開國大典」之能事。中共詩壇無人能及。

關於此,著名自由主義哲學家、社会學家李慎之曾在其不朽之作《風雨蒼黃五十年》中寫道:「我歷來是不怎麼讚賞胡風的才氣,但『時間開始了』這一句真是神來之筆,怎麼偏偏是他,就能想出這樣的絕妙好詞來!」

他接著又寫道:

「我絕對想像不到,而且可以肯定胡風自己也絕對想像不到的是,六年後他竟被毛主席欽點為『國民黨反革命小集團』的頭子,從此鋃鐺入獄,沉冤莫白者垂四分之一世紀,直到胡風去世三年後的1988年,這個案子才最後昭雪平反。」

4)胡風愛才如命,謬托知己。舒蕪乃其剋星,導致他後半生厄運連連。

下面就先談談兩人的關係。

其實,他倆從惺惺相惜到反目成仇勢在必然,蓋二者本質上是「兩股道上跑的車」氣質差別太大。

胡風的性格正如魯迅所說「孤傲、偏執」,此源自其出身教養。他是一個普通農家的孩子,幼時胡家和一方姓鄉鄰人家打官司輸了,於是他被送入私塾以求他日舉家得以揚眉吐氣,胡風1923年入東南大學附中,後入北大,再轉清華,1926年肄業,在中共第九軍政治部宣傳科待過28天。1929年赴日留學,後加入日共。日語說得流利。1933年被逐返國。任左聯宣傳部長,因和周揚衝突辭職賣文維生,受魯迅器重。後與19歲的屠玘華(梅志)結婚。其一生經歷坎坷;

舒蕪(1922-7-2—2009-8-18)則謙和、優容,大戶人家出生,家學淵源。舒、胡都愛辯論,加上胡風厚愛才子,故兩人探討理論同聲同氣。舒早年追隨胡風,對其自覺繼承五四傳統和魯迅精神非常仰慕,屬亦師亦友關係。 

抗戰期間的1940年,胡風在重慶收到路翎(徐嗣興)投稿信,未幾路介紹好友舒與之認識。舒在胡風辦的《希望》雜誌上露頭角。

至解放時胡風已47歲,舒才27歲。是兩代人。解放後舒一心揚棄「舊思想」,「坐在征服者的一邊」,「屁股決定腦袋」。而此時起胡風只有短暫的快樂。(「作家生活誌」網)

無疑,對於中共奪得江山,胡風是欣喜的,他也一直自以為於「黨的文藝事業」貢獻甚大。早在左聯時期他就是文藝骨幹,是在魯迅身邊待過且與之並肩戰鬥的戰士,還是國統區進步文藝事業的負責人,培養了很多新生力量。解放初,他多次在會上或文章中斥責朱光潛、沈從文等,可見其「自我定位為革命作家,而朱光潛、沈從文等人是資產階級的作家。」(《胡風集團案》)

不料,那只是胡風一廂情願。他很快就遭受沈重打擊:

一是「由中華全國文藝協會(文協)過渡到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文聯)的過程,胡風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尊重。」

「建國」前夕,周恩來在石家莊囑咐胡風,讓他和周揚、丁玲一起研究組織新文協;可是他抵達北平前一天,報上就宣布舊文協移到了北平,他感到自己不被信任;且新舊文協交接的事也無人與之商談。

舊文協由老舍任總務股主任(等於總負責人),胡風是常委之一併兼研究股負責人。該協會的前身是1938年春在武漢成立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文抗),1945年10月4日文抗在重慶召開理監事聯席會,決定改名為中華全國文藝協會(文協),1946年6月該會遷至上海。此前胡風一直以文協為陣地從事文學革命,尤其在文協遷滬後出力最多。

二是起草文代會報告時,他因茅盾的一句話拂袖而去,堅不合作。

據康濯回憶(《文藝報》與胡風冤案):

1949年春天籌備全國第一次文代會時,國統區報告由茅盾作,並成立了個起草小組,胡風也是成員之一。但在首次起草小組會上,茅盾發言中講過一句,說是可惜邵荃麟、林默涵等同志還在香港而沒到北京,否則這個報告的起草當會更順利一些。當時在場的康濯(起草委員會秘書)不明所以,馮乃超後來向他解釋道:因為邵、林等人在港批評過胡風,所以茅盾的話意指如果邵、林來了,報告中就能更順利地批評胡風了。胡風悉此甚為生氣,會後向康表示再也不參加小組了。後康向茅講了胡的意見和憂慮,茅稱他主要是說邵、林熟悉國統區桂林時代的文藝情況,並稱只要胡參加小組會,他可解釋說明。胡風態度則始終不變……

三是文代會報告竟有幾處(不點名地)批評他的文藝思想。1949年7月4日,茅盾作了《在反動派壓迫下鬥爭和發展的革命文藝》的報告,所提存在的問題,絕大部份都和他有關。

四是國統區作家的遭遇。在首次文代會上,解放區作家就是更加吐氣揚眉,國統區作家有矮人三分之感。蕭乾以及錢鍾書、楊絳夫婦也都有切身體會。

會前自港回到北平的蕭乾被安排住在高級招待所,公務員問其來歷,得知他沒到過任何一個解放區,就立刻投以白眼。楊絳則感到自己不屬於「公家人」。

還有關於他的工作安排。1949年4月19日的會議上,茅盾宣布由他、廠民以及胡風三人共同負責主編全國性的文藝理論刊物《文藝報》,胡風覺得事前沒有和他談過,他推辭了。他認為既然大家都覺得他的文藝思想有問題,那麼他怎麼和別人共事?不料如此一來讓他又得到了一個不願接受安排的「罪名」,同時也讓別人感到胡風似在威脅別人,即「你不接受我的理論我就不接受工作」。

「1951年1月,胡喬木約見胡風,提出『三個工作』,由他選擇,他隨後書面答覆說『願意服從分配』。但從此沒有下文,而外間卻傳說是他拒絕工作。1953年初春,他搬家的要求終於獲准。可是,到京後也跟在上海一樣,甚麼理論文字也沒有寫。他自稱『已是罪人的身份,甚麼都不能說了。』可是,還有一些話是不能不說的,那就是自我辯護和檢討。」(林賢治《胡風集團案》,25頁,上海書局,1998年)

此時,舒蕪已一再公開檢討,並批評路翎。對於舒蕪的背叛(「主動從營壘內部放這第一槍」),胡風怒不可遏,他利用了對方在信中所暴露的思想問題來羅列舒的罪名,並假路翎之手進行反擊。實際上不惜玉石俱焚。

路翎照辦後,1952年9月25日林默涵(時任中宣部文藝處副處長)約胡風到中山公園商談,查證舒蕪被胡指控的罪名。林稱舒政治上沒有問題,但別的錯誤還是有的。

路翎揭露的是甚麼罪名呢?

一是舒想當教授。證據是解放後他多次致函胡風表達了要到大城市高校當教授的想法。

二是劉鄧大軍抵皖時舒沒參加革命。

三是因為舒蕪想出名,所以想到大城市。

最後一個罪名是舒蕪有過自首行為。

前三個罪名無非不安分、不好好工作的表現,殺傷力不大。自首則關係到個人的政治表現和思想品質。

但由於毛的秘書胡喬木讚許舒蕪的積極要求進步,認為胡風和路翎出於憎恨和報復揭發舒蕪,故結果是把舒調到北京,安排入人民文學出版社,在聶紺弩領導的古典文學部任編輯。

胡風沒達到目的,反落下把柄。舒蕪女兒舒竹的文章說胡風:「他早在1954年就給黨中央寫信,引用私人信件和私人談話內容,揭露舒蕪是……叛黨分子。」

總之,借用殯儀館裏常見的花圈上飄帶所寫四個字:「天妒英才」。用於胡風再恰切不過。事實上,胡風自己也感覺如此,所以文革後他復出,考大學的外孫問選甚麼專業為宜,他答了四個字:「不選文科!」

1933年12月胡風與妻子梅志。(公有領域)
1933年12月胡風與妻子梅志。(公有領域)

說罷胡風,談談舒蕪。

筆者認為:

1)舒蕪是天才。他高二下學期(17歲)籌辦中學,當國文教師,再到大學當副教授、教授無不勝任愉快。可謂罕有其匹。
2)舒蕪是一流的中國古典文學專家。其專著之學術含金量無人可以否認。
3)舒蕪於周作人研究卓有貢獻,其《說夢》也在「紅學」中享有一席地位。
4)舒蕪散文、隨筆、雜文兼善,均屬公認。
5)舒蕪是告密者,也是受害者,他「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為人所不齒。

他在日記中就「胡風案」寫道:

「但是它,導致了那樣一大冤獄,那麼多人受到迫害,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乃至失智發狂,各式慘死,其中包括了我青年時期幾乎全部的好友,特別是一貫挈我奬掖我教我望我的胡風,對他們的苦難,有我應負的一份沈重的責任。」(《回歸五四》,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這裏面看不到他有甚麼深刻的反思,故幾乎無人同情他。回顧1955年6月間,在全國文聯及作協主席團聯合舉行的批判胡風的大會上,呂熒隻身而出為胡風辯護的史實,足見落魄的舒蕪「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孤家寡人決非偶然。

不過,此人居然歷文革而不死,活了87歲才「壽終正寢」,莫非是「天意憐芳草」,格外眷顧?其夫人陳沅芷(1924年1月4日-1966年9月8日)被紅衛兵活活打死,固然給舒蕪帶來無窮的傷痛,但似乎上天對這個才女也太殘忍了。1976年冬,24歲的方竹因病自殺,舒蕪覺得「那個年過得很慘」。筆者歸之為算是一點報應。

聶紺弩(1903年1月28日-1986年3月26日)。

1)聶紺弩才氣天下無雙。其雜文被視作魯迅之後第一人。胡喬木稱他所撰《散宜生詩》「它的特色也許是過去、現在、將來的詩史上獨一無二的」。
2)聶紺弩胸懷寬廣,包容異見。舒蕪被幾乎所有人視為猶大,他卻贈詩賀其     
60壽辰(1982年),內中有句「錯從耶弟方猶大,何不討廷咒惡來」,意指把舒蕪比作胡風門徒是不對的,人們恨猶大而不恨送人上十字架的總督是一大怪事。
3)聶紺弩前半生福星高照,後半生厄運連連。出身貧寒的他因緣際會,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二期。1926年留蘇,畢業於莫斯科中山大學。歸國後1929年在中央黨務學校因與學生周穎(1909-1991)戀愛被調離。後與周結婚。1931年棄職潛逃日本與在彼留學的妻子會合。1955年劃作「胡風分子」,1957年墮入另冊,1967年1月以「現行反革命」身陷囹圄。1976年10月虧得素昧平生的朱靜芳奔走,頂替一名病逝的特赦犯而重獲自由。未幾其獨生愛女海燕自殺使之大慟。
4)聶紺弩敢想敢說敢愛敢恨。周恩來戲稱其為「20世紀最大的自由主義者」。這個「自由主義」是毛《反對自由主義》中所列的口沒遮攔之意。

最後提一下胡喬木(1912年6月1日-1992年9月28日)。

此人肄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和歷史系。1941年2月-1969年任毛秘書,以「左」王著稱。但他懂文藝,主動要求為聶紺弩的《散宜生集》寫序,讚揚其為「作者以熱血和微笑留給我們的一株奇花」。胡風案發生時,他無介入寫批判文章。另據說他曾聲言《沁園春-雪》(「北國風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乃其所作云。此宗公案大概永無揭曉之日矣。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千姿百態。古語有云:「蓋棺論定」。實際上不然。如赫魯曉夫幕前所立碑石,就是半黑半白。也有三分二黑,三分一白的;或者倒過來。武則天的無字碑最豁達,隨便後人評說好了。「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談中。」疫情之下,倒不失為可以打發時間之舉也。

縱觀胡風、舒蕪、聶紺弩和胡喬木四人的一生及其作品,他們都是馬克思主義的信徒。胡風被「今上」視為異己,關鍵在於對其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不僅沒有竭力吹捧,反而另樹一幟,此乃毛獨夫之大忌。毛絕不容許臣下言行高出自己。例如康生,書畫一流,自號「魯赤水」,即與齊白石分庭抗禮。他甚至聲稱把一隻手綑起來也比齊白石畫得好。但他從來不敢在毛面前抖露自己的書法造詣,也從未進呈自己的詩詞作品。胡喬木卻爭奪《沁園春-雪》的著作權,不過那是在毛死後。他還多次奉呈詩作請主上指點,大概他摸透了毛的心理,知道毛沒把自己手下的這個秘書放在眼裏。

究其實,胡喬木之所以盛讚聶的詩,是因為從內心認可聶是中共「自己人」。聶在幾十年勞改、勞教期間的作品,不僅從無怨言,而且對所從事的苦役頌揚備至。例如1959年3月4日所作古體長詩《北大荒歌》,不止「三十二個四句」,三、四、五、六、七、九、十一言都有。起首云:「北大荒,天蒼蒼,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下面有「共產黨,日東方,經百戰,獲全勝,人民把家當」;「北大荒,紅旗揚,好風光,生產大軍上戰場」。可以說,中共對聶的洗腦是徹底成功了!王蒙曾說自己具有共黨的「童子功」(他不足14歲入黨),聶堪稱為「青年功」-青年時期起就篤信馬列!其妻周穎也一樣,早就是「黨的人」了。她後來長期擔任民革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且與晚年出任民革主席的朱學范關係曖昧。聶曾對摯友說自己戴綠帽了,而且女兒自殺與此有關!

至於舒蕪,早就思想左傾,儘管他並無加入共黨,卻屬於「黨外的布爾什維克」,得到「組織上的信任」。

由此看來,胡風、舒蕪和聶紺弩被打成「反革命集團」頭子或骨幹,緣自他們作為馬列忠實信徒,心甘情願地追隨「偉光正」,但未能緊跟領袖的步伐,陰差陽錯成了異己。冤哉枉也!

教訓是甚麼呢?並不是胡風晚年所總結的(早年)「讀文科」的錯,錯在不該信馬列,不該上了共黨這條「賊船」。毛1948年就對抵達「解放區」的「民主人士」說過:你們上了賊船了,下不去了!

佛教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共黨這條賊船可是上得下不得。慎哉!@

(2022-4-17復活節)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