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持續高壓封控,但染疫人數仍一再飆高。封城期間,在缺乏民生物資下,陸續傳出民眾上街高喊要物資及居民晚間在公寓大樓裏尖叫的情況。民眾擔憂,「再這樣下去會出人命。」


上海無症狀感染者激增 寫字樓改為方艙

中共國家衛健委4月12日通報,11日大陸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25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3,295例,總共24,546例,其中上海佔23,342例(確診病例994例、無症狀感染者22,348例)。

近期,上海疫情持續失控,無症狀感染者每日暴增2萬多例。

由於官方慣於隱瞞疫情真相,外界普遍認為實際情況比通報的更嚴重。

上海官方已經趕建多個方艙醫院。

據《解放日報》報道,4月11日,經過96小時日夜趕工,坐落於黃浦濱江的一幢閒置寫字樓——綠地瀛通大廈已變身為黃浦區開平路瀛通大廈方艙醫院,這是本輪上海疫情中首度將寫字樓改造為立體方艙醫院。這棟地上17層的寫字樓,能提供3500張床位,每個樓面過道還有預留床位。

11日,大紀元記者採訪到的一位上海市民說,新改建的這個方艙醫院位於靜安區虯江路1352號正對面。「方艙在我們小區的旁邊,是一幢獨立的樓,四周都是居民區,隔著一條大概有十幾米的行人路。這是一個剛剛建好的商務樓,樓內部還沒有裝修,也沒有開業。昨天(10日)白天有人提著行李進去了,但不知道甚麼時候安排他們進去的。」

受訪者說:「昨天小區居民給居委會打電話反映情況,這個樓(方艙醫院)很高,裝很多人,周邊又有居民樓,從方艙醫院窗戶放出來的氣體病毒,不是散發給周圍人了嗎?」「昨天晚上,我們小區內的人可以走動了,我想去對面看個究竟,但門衛不讓我出小區大門。晚上11點鐘,我看到方艙醫院的大樓裏每個房間都是燈火通明,全部亮著燈。」

上海市民夜間在公寓裏尖叫

上海持續高壓封控,採取所謂「全域靜態管理」,大批居民被迫居家隔離,面臨斷糧、斷藥、就醫難、缺物資的慘況,引發全城怒火。網傳的小區居民群起怒吼的影片顯示,上海民眾快要撐不下去了。

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專家、華裔學者丁亮(Eric Liang Feigl-Ding)10日在社交媒體上傳的一段影片「連續7天封城後,上海的居民在公寓大樓裏尖叫」顯示,上海一處疑似高層住宅社區夜間燈火通明,不斷傳出此起彼落的尖叫、怒吼聲,全長約一分半的影片中吼叫聲沒停過。

影片中有民眾說,所有人都在叫、所有人都叫了……真是要命,這情況持續下去恐怕不妙,不能出門這不行的,再這樣下去會出人命的。

活躍於大陸財經媒體界的台灣經濟學者郎咸平4月11日證實,他的母親在上海的醫院急症室門口等待核酸檢測結果4個小時不能就醫後過世,他也因上海封城沒見上母親最後一面。

儘管上海民眾已積累大量怒火,但持續在上海指導防疫工作的中共副總理孫春蘭,仍堅持持續動態清零的方針,要求上海根據全員核酸檢測結果,動態調整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三區」設置。

4月11日,上海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稱,按照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全市實施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目前,上海已有15個區發布「三區」劃分的具體名單。其中封控區11,135個,涉及人口數1501萬人;管控區2682個,涉及人口178萬人;防範區10,323個,涉及人口480萬人。後續各區還將陸續公布下一批「三區」劃分具體名單。

當局對防範區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規模。要求防範區內人員減少流動、非必要不外出,活動範圍以所在小區為主;確需外出的,原則上在防範區所屬街鎮內適當活動,不得流動到封控區和管控區。

對防範區內人員,一周需開展2次抗原檢測;對在崗執勤的警察、快遞員、城市服務保障人員等人員,進行抗原加核酸檢測。

如防範區內出現陽性感染者,則調整為封控區。對毗鄰地區有較多封控區、可能產生聚集性風險的防範區,各區可根據情況,強化措施提級管理。

4月12日下午,中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共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稱,截至目前,已從全國16個省份調派醫務人員4萬餘名和每日238萬管核酸檢測的能力支援上海。#

大紀元記者洪寧對此文有貢獻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