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兒子一起洗澡時,總有些父子對話,那天我忽然想讓他了解「聽爸爸媽媽話的原因」,因為小卡索很活潑,我總怕他在街上亂走,然後不小心受傷,所以很希望他在街上要服從爸媽的指示,例如過馬路的時候必須牽著爸媽的手。

「知道為甚麼要聽爸媽的話嗎?」我比較重視孩子的批判思維訓練,故希望他能了解服從的原因。

「因為唔想唔舒服。」孩子望著我回答。但我有點懷疑此話的意思,許多父母會估他們的背後想法,可能以為「唔舒服」指的是,因為不聽父母說話而吃錯東西便會生病,所以唔舒服。

「點解唔聽父母的話會唔舒服呢?」我一向奉行多問政策,對於兒女的事情,問清楚會安全點,再者發問也是溝通的部份。

「因為被爸爸媽媽罵會唔舒服。」所以,親子溝通切勿靠估。筆者雖然奉行不打仔政策,但適量的責備和處罰是有的,但我的立場是不讓孩子害怕我,不然,他在遇問題時,便不會主動尋求父母支援了,甚至會因為先害怕被責備,於是逃避父母。

於是,我又再一次耐性地向小卡索解釋,「要聽話的原因是,因為爸媽害怕你受傷及……(下刪100字的原因),才希望你聽爸爸媽媽的話。」然後,他點頭了,但這還未完成,再確認他是否聽明白,再問一次,「你明白甚麼了?」

親子溝通最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內心和尊重,像這一次的親子對話中,我耐心地跟孩子解釋,「絕不能因為害怕而聽話。」這也是一種教育,若他一直學習「因害怕而屈服」的話,他在未來的生活絕不能擔當一位「以理服人」的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