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5日)清明節,大批市民無懼疫情前往墳場掃墓,但受限聚令影響,一家人需分開拜祭。在中國大陸,封城措施令清明假期掃墓人數較去年大減七成四,而代客掃墓、網上掃墓風行,引起爭議。

在柴灣港鐵站外,往柴灣華人永遠墳場的小巴站一早就排著長長的人龍,不少排隊人士拿著一袋二袋、扶老攜幼。亦有市民拿著祭品及水果等,徒步上山拜祭。現場有不少警員駐守。警方一如以往綁起橙帶分隔上山和下山的人流,並貼出告示及作廣播呼籲市民戴好口罩及遵守限聚令。

限聚令下家庭分開拜祭 香燭價格上升

往年清明節,一家大小拜祭祖先是家族團聚的盛事。不過疫情下,不少家族需分開獨自拾級上山。有掃墓人士指,今年的人流較往年少一半。食環署早前呼籲市民避免在清明節當日及之前的周末高峰時期掃墓,建議在清明節過後疫情較緩和的日子前往拜祭,以減少人潮聚集。

每年來掃墓祭祖的陳姓兩姊弟表示,清明節掃墓很有意義,要前來探訪先人,「等他們沒有那麼寂寞,以及給一些物資他們」,所以即使在疫情下也會來拜祭。

前來掃墓的曹太表示,以往會連同一大班親戚來掃墓,但受限聚令影響,今年唯有分開家庭拜祭,「沒有姨媽姑姐一大班這樣」,也會帶上酒精搓手液等消毒用品,保持清潔。她表示,今年的紙紮品供應尚算充足,但價格貴了約五成。

黎小姐也說,今年的香燭祭品的價錢稍為上升,紙紮品也貴了,她去了幾間紙紮舖格價後才購買。她又指,以往親戚們會一大班人來拜祭,今年只有她和丈夫前來,以免違反防疫要求。

趙小姐表示,他們一行十多人,受限聚令影響,數個家庭需要分開拜祭。她自己亦做足防疫措施,戴好口罩勤洗手,不擔心山上人流聚集而增加傳播風險,但她覺得在上山掃墓戴著口罩,較為辛苦。

林鄭月娥向染疫死者致哀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代表政府向染疫離世的逾8千名死者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家屬和親友致以最深切慰問。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代表政府前往政府墓園浩園拜祭因公殉職人士,包括因追截走私殉職的水警總督察林婉儀,以及在辦公室暈倒後不治的社署副署長林嘉泰。聶德權也向10年前馬尼拉人質事件的逝者獻花致意。

1961年清明成法定假期 香港保留傳統習俗

香港是中港台三地中最早將清明定為法定假期的地區,早在1961年,清明已經成為法定假期。鄉議局研究中心主任薛浩然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英國人承諾會保留香港傳統習俗,而大陸山河變色,「共產黨來了之後,將神主牌燒了」,清明節的傳統習俗直到近年才得以恢復和重視。

薛浩然強調,祭祖的意義在於慎終追遠,「中國人重視生死和傳承,如果沒有人祭拜,變成孤魂野鬼。祭祀的目的在於收族,讓族人知道自己的血脈,令年輕一代明白祖先的恩德,延續孝道。同時也是凝聚宗族、凝聚國人的大事。」

網民:已移民朋友要求代上香

移民潮後不少港人背井離鄉,無法親身祭拜親人。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帖文稱,移民台灣的朋友請他到墳場時順路幫忙拜祭祖父母,感到頗為無奈,「我見都未見過他爺爺嫲嫲,點樣幫他上香呀」,「就算是找都找親戚啦」。

中國人有種傳統的說法,只有子孫親自祭祀,才能與祖先的靈魂感通。《論語》中記載孔子說:「吾不與祭,如不祭。」意思是說如果該祭祀的時候自己因故無法參與,使他人代祭,就如同沒有祭祀一樣。《春秋左傳》也寫道「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如果不是族人的祭品,先人也不會享用,因此古人認為祭祀一定要親力親為。

代客掃墓惹爭議

不過,據陸媒報道,目前大陸多地爆發疫情,隔離措施下民眾出行不便,代客掃墓業務繁忙。《中國新聞週刊》引述河南洛陽鳳凰山生態紀念園的工作人員丁曉麗表示,清明假期她每日要為約20個客戶祭掃,一天鞠躬不下200次,尤其疫情爆發以來,代客祭掃逐漸成為主流。不過她也指,客戶以年輕人居多,「老人還是覺得代掃沒有誠意,如果不是家裏人去祭掃,心裏會不舒服」。

據《半島日報》報道,代客掃墓有不同「套餐」,現場開影片直播業務加收200元人民幣,還有「代倒酒、代聊天、代嚎啕大哭」,要價1,000元。

網絡上代客掃墓引起熱議,不少網民質疑:「先祖要看一個非親非故的人?」「代獻花代獻祭品能理解,代磕頭代哭實在有點不可思議,估計先人也會莫名其妙。」有人嘲諷說:「騙鬼呢。」

大陸清明掃墓人數減七成四

根據中共民政部網站公布,大陸3天清明假期,各地累計接待現場祭掃1,75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74%;登入「網絡祭掃」2,156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92%。

不少大陸網民表示因封城無法掃墓。維權律師任全牛在Twitter感嘆:「陰陽兩界諸多眾生都會因為封城而沒有衣食,這樣的後果真的很危險。」他轉發網民「湘女」的貼文說,有人擔心清明節封城無法掃墓,引起冥界大震動,不妨燒張紙寫道:「冤有頭債有主,希望靈界的朋友不要怪親人,要找,就找那些始作俑者。」

作家容乃加在《大紀元》撰文,引述唐代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原詩寄慨生命陰陽兩隔,然而如今社會變遷中,網絡掃墓取代了返鄉祭祖的風俗,令人情趨於淡漠,正是「冥漠重泉不聞哭,人去,暮雨蕭蕭」。◇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