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防疫政策大變,轉為實施封城等系列措施,引發民眾不滿。上海記者陳季冰在網上撰文,以「計劃經濟」暗喻中共極端防疫管控行不通。有分析認為,中共防疫中實行的配給制,也是計劃經濟的表現。

上海自3月份爆發新一輪疫情以來,防疫政策出現轉變,從之前相對寬鬆的「精準防控」換成嚴格的封控措施,嚴重影響民眾日常生活,甚至有民眾因此延誤就醫而死亡等事件。

陳季冰曾任《上海經濟報》(即後來的《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上海商報副總編。他昨天(3日)於微信公眾號「獨角鯨工作坊」撰文,直指上海的「全域靜態管理」是在「封城」下實施「計劃經濟」,而「計劃經濟」的狀態,是防疫過程出現混亂的根源。

文章舉例,上海東方醫院一名氣喘病人因拿不出2次核酸檢測報告被拒絕就醫,就是醫院的保安「恪盡職守」,因為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計劃執行者唯一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實施上級下達的指令。

但所有這些過程都需要時間,最後做出「新計劃」,下達「新指令」,都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很可能非常漫長。等到計劃者發出的「新指令」,例如接收或轉運這個求醫者,經層層傳達,抵達到下級行動者也就是醫院保安時,那一端的信號又變了,患者已無生命體徵。這意味著相關行動者和計劃者又需要根據變化了的新信號,做出新的反饋和新的計劃……

陳季冰說,「計劃不如變化快」,這是計劃經濟體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

他表示,「越大的經濟體,分工合作越複雜的社群,這種計劃經濟體制就越不可行。這就是為甚麼我之前一直堅信上海不可能『封城』的重要理由之一,因為城市越大,計劃就越不可控,執行難度也越大。」

陳季冰質疑:「真實的計劃經濟究竟意味著甚麼?」

他稱讚,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為解決生活中發生的困難而展開的底層自救,例如搶菜、幫就醫與做志願者。

陳季冰的文章在短短一天的時間就吸引超過10萬人關注,逾2000人點讚。

一名網友表示,「直接地總結一下:人的能動性被嚴重遏制,才是計劃經濟行不通的原因」。另一網友則說,作者的真話會讓一些人擔心害怕。

查詢網絡發現,4月3日大陸的搜狐和網易曾轉載陳季冰這篇文章,但《大紀元》記者北京時間4日上午9時查看,發現相關文章已經被移除,原因不明。

上海記者陳季冰批中共防疫如計劃經濟,是亂象根源。有媒體文章轉載後刪除。(網絡截圖)
上海記者陳季冰批中共防疫如計劃經濟,是亂象根源。有媒體文章轉載後刪除。(網絡截圖)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這名記者暗示中共在防疫方式上,採用的是一種「計劃經濟」的形式。以前中共搞的計劃經濟中,還有一種「配給」的方式,在這次上海防疫中,這種情況再次出現,部份上海市民被封控、管控的時候,收到的物資就是配給的。

上海當局日前實施分階段「封城」政策,但解封後的區域隨後繼續實施新的「階梯式管控」。其中的管控區實行「人不出社區、嚴禁聚集」,進行7天社區健康管理。原則上,居家每戶每日可安排一人分時有序至小區指定區域無接觸式取用配送物資。單位執勤人員「人不出單位,嚴禁聚集」,分時有序至單位入口處無接觸式取用配送物資。

李林一說,正如那名記者所說計劃經濟行不通,「配給」的辦法就比較難變通。「一旦哪個人陽性了,那個樓,那個小區被隔離了,那麼管理這個小區的街道就需要馬上去準備配給的物資。隔幾天,又有其他人陽性,或有人從陽性變成陰性,那麼官方還要用人力物力去變通。這實際是一種資源的額外浪費,而且配給的物資還不一定是那戶居民所要的。這也是計劃經濟的一個的弱點。」

此前,網上熱傳一段上海市民與上海市疾控中心某領導的對話錄音。兩人在對話中均批評上海的防疫措施,並揭露官方隱瞞疫情,造假欺騙民眾,上海醫療資源瀕臨崩潰。上海市疾控中心的領導還直言:「現在我們都感到徹底的絕望。」

前述錄音曝光後,上海市疾控中心4月2日緊急發布一份文件,要求指定專人接聽市民諮詢電話,答覆口徑必須與當局防疫政策一致。

獨立評論家鄭旭光認為,上海一直不說「封城」一詞,北京當局又一直不放棄清零,政治掛帥就是中共防疫致命傷。#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