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現在的熱點,就是上海封城,一眾上海網民們也是苦中作樂,有網民形象地說,浦東封到愚人節,浦西封到清明節,重點地區不過節。上海是中國最大的金融、港口、科技、貿易中心,一旦停擺,中國經濟勢必進入休克狀態,那為何中共仍然堅持封城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境外資金迅速逃離

大家知道,中國經濟,在當前的國內疫情以及俄烏危機的影響下,正面臨著2020年初以來最大的下行壓力。目前,中國20多個城市的疫情飆升,以及嚴厲的「清零」措施,壓制了多個行業的經營和生產活動。

這種嚴峻的情況,已經促使一些投行重新評估了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比如,國際投行野村控股就在3月26日的報告中表示,雖然他們曾將中國今年1到3月的增長預期上調到4.2%,但是目前看來,2.9%的預測,可能更能夠準確地反映真實的經濟形勢。

不過,野村控股更新的這個預測,是1到3月份的,而且是在上海27日宣布封城之前發布的,不知道隨著上海的封城,未來有關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更新,會不會更多呢?

而同時,目前的國際大環境,也讓中國的經濟前景更加嚴峻,不過,這卻是中共自己一手促成的。可以看到,現在的俄烏戰爭,不僅正在讓資本爭先恐後的逃離俄羅斯,同時,也在加速逃離中國。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截至到3月24日,境外投資者在今年3月份,已拋售了95億美元的中國大陸股票,月度流出量,僅次於疫情開始不久的2020年3月份,當時,境外投資者淨賣出了106億美元的中國股票。

而在股票之外,外國投資者2月份對中國國債的減持規模,也創下了最高紀錄。

關於海外資本逃離中國的主要原因,大家也都知道,正是緣於中共對俄烏戰爭的態度,因為海外投資者們擔心,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會不會也以某種方式蔓延到中國。

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目前的情況,是內外承壓,都是糟心事兒。而在這個點上,我們看到,一直自詡是「精準防疫」的上海,也封城了。這也說明了一點,在中國,不管是多大的都市,在抗疫上的通用模式,也都是「封城」這一條出路。以前,浦東到浦西,叫擺渡,如今呢,浦東要是到浦西,就得算偷渡了。

上海封城恐致經濟休克

上海,自從1843年開埠至今,在中國100多年的近代歷史中,一直都是一個標誌性的繁華都市,是一個霓虹閃爍的不夜城,不過現在呢,高樓依然聳立,卻變得冷冷清清。

對於上海封城,彭博社引述一位中國經濟學家的估計,認為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會使中國第一、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和一年前相比,減少多達0.4個百分點。

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航空的國際化都市,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上海的面積不大,還不到中國的千分之一,人口也不多,只佔中國的1.7%,但是,2021年,上海卻貢獻了中國3.8%的GDP,位於中國各城市中的首位。分行業看,上海的金融業增加值,佔全中國的比重達到8.6%,批發零售業也超過5%。如果今年,上海能夠實現5.5%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就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

此外,2021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8萬億元,增長13.5%,高於全中國1個百分點,規模上,也繼續穩居中國城市的首位。

從產業情況看,據上海財政局報道,上海服務業貢獻的財政收入表現突出,增長12.5%,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其中:商業收入增長27.3%,金融業收入增長7.7%,資訊服務業收入增長35.2%。

但是,上海的經濟角色越吃重,反之,封城措施對經濟的衝擊也就越大。無疑,封城會進一步打擊餐飲、旅遊等服務業,削弱人們的消費信心。

出口貿易 最後一口氣

大家知道,中國經濟中的三駕馬車,無論是投資還是內需,這兩個引擎已經熄火,所剩的出口,雖然從中共官方的數據來看,今年1月和2月的出口貿易成績仍然亮眼,但是中國多個城市持續「清零」,現在又加上上海的封城,那麼,出口這最後一個引擎,也很可能要熄火。

那麼,上海在出口上的地位有多重要呢?上海是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心,2021年,上海口岸貿易額突破10萬億,達到10.1萬億人民幣,增長15.4%,繼續保持全球最大口岸城市地位。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4.1萬億元,增長16.5%。

此外,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世界前五大港口,除了新加坡之外,其他四個城市都在中國大陸。

自2010年起,上海港成為世界最大的貨櫃港口,2013年,上海港的貨物,以及貨櫃的吞吐量都位居世界第一。疫情之後,由於出口貨物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了上海港貨櫃吞吐量的迅速攀升,在2021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了大約8.1%,達到4,703.3萬標準箱,繼續位居世界貨櫃吞吐量的第一名。2022年1月至2月,上海港貨櫃累計吞吐量,突破了816萬標準箱,同比增速達到9.7%。

所以,也就像上海市疫情防控小組所說的,如果上海停下來,東海上就會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國際貨輪。

也許有人會想,上海是很重要,但是4天還好吧,我們知道,深圳港口的繁忙程度,次於上海,是全球第三大港口,這之前,剛剛封城了7天,不僅導致174艘船隻滯留,而且封城期間的經濟損失,估算有大約600億元人民幣。

而且,大家知道,上海一旦有了第一次封城,以後就可能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同時,從疫情角度來看,目前的Omicron(奧米克隆)是傳染性極強的變異病毒,就像流感一樣,很難用「清零」手段去消除。

上海 第N個西安

這之前,可能會有人認為,和中國其它城市相比,上海的抗疫管理模式頗為成功。然而,事實是,上海在全面封城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不少亂象。具體例子也多有報道,我們這裏就不細說了,不過,就像有上海網民所說的,「沒有一個是染疫死的,都是延誤救治死的,還有被逼死的。」

或許在封城壓力之下,網民的話有一些絕對,但卻反映出了強制性「清零」政策的殘酷,不然,也不會有網民調侃說,城是一半一半地封,人是一半一半的瘋,瘋掉的瘋。

我們知道,3月2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小組還表示不封城,原因是,上海停下來,會影響到整個中國的經濟和全球的經濟。但轉眼第二天,突然就宣布上海要封城了,那麼到底發生了甚麼,會在一天之內,來個大逆轉呢?

李強的仕途

有分析說,這個突然的轉變,原因是在於上海的市委書記李強,據說,為了仕途,李強不再顧及經濟民生。

上海3月27日突然宣布封城,可能原因在於上海的市委書記李強。據說,為了仕途,李強不再顧及經濟民生。(Getty Images)
上海3月27日突然宣布封城,可能原因在於上海的市委書記李強。據說,為了仕途,李強不再顧及經濟民生。(Getty Images)

3月17日的時候,習近平曾在政治局會議上強調,要追責造成疫情失控的失職官員,同一天,吉林省官方宣布,有16名官員及公職人員,因疫情防控不力被追責。這之前的13日,廣東因為東莞一處看守所爆發了疫情,包括省公安廳副廳長在內的6名官員,也已經被撤職。

而上海,在之前的抗疫上,和其它城市頗為不同,不但一直沒有採取封城防疫模式,而且到目前為止,上海官場也沒有人因為疫情失控的原因而被追責。那麼,到底是習近平給李強的特權,允許李強進行個性化嘗試呢?還是李強自己,不遵守「一尊」指令,想斗膽「創新」,跟隨國際上的抗疫方式呢?

但不管是甚麼原因,李強還是扛不住了。27日晚間,在上海疫情防控會議上,李強稱,新一輪封控檢測篩查是「關鍵之舉」,還表示「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的「重要講話和指示」。

那麼李強是何許人呢?今年63歲的李強是浙江瑞安人,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在習近平主政浙江時,李強擔任省委秘書長,曾經是習近平的「大管家」,也被視為「之江新軍」的核心人物。而在近年,還不時有消息傳出,李強將在中共二十大更上層樓、晉陞政治局常委,甚至接任總理。

大家知道,李克強在今年中共兩會時已經承認明年會卸任總理。有分析認為,按慣例,總理職位,一般由現任副總理接任。那麼,李強要想站穩跳板,除非習近平首次動用2021年修改的中共全國人大組織法,讓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人大閉幕期間,提前任命李強為副總理。另一種可能,是李強接替韓正的第一副總理位置。

而這一次上海疫情失控,如果再惡化下去,可能會衝擊今年秋天的中共二十大人事。作為習近平的親信,李強的一舉一動都被中共黨內的政敵瞄準。

可以看到,習近平親自指揮的所謂「抗疫大戰」,正在成為中南海內鬥的重要一環。而一旦李強出錯,中共堅持「清零」的「制度自信」就現了原形,不止他本人的仕途會受阻,甚至習近平的連任也會受到反習派的狙擊。

幾天前,《華爾街日報》就報道,有中共黨內人士消息,提到一些中共「元老」,反對習近平打破既定的領導層接班制,網傳有九條意見,其中就提到「防疫封城封門是瞎折騰」。

但目前看來,至少在二十大前,習近平是不會取消「清零」措施的,雖然中共一直強調「穩經濟」,但對中共來說,穩政權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這樣看來,中國下半年的經濟,進一步惡化在所難免。◇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