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全國經濟人聯合會」1月16日公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疫情在南韓爆發兩年後的今天,超過四成的個體工商戶因營業額銳減等因素考慮關門停業,考慮今年裁員的僱主是考慮增加員工僱主的16倍有餘。

調研機構Mono Research受「全國經濟人聯合會」(全經聯)委託,於1月5日~9日以從事餐飲、批發零售業、教育服務業、住宿業等500名個體戶為對象,進行「2021年業績及2022年展望」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份人認為今年也將持續面臨營業額和利潤減少的困境。

個體戶通常是指獨資企業,最簡單的企業形式,個人或家庭經營,通常不受有限責任保護的企業。

根據統計,65.4%的個體戶認為今年的銷售額將低於2021年,預估減幅為9.4%;63.6%的個體戶認為營業利潤將減少,減少幅度預估為8.4%。

全經聯相關人士分析稱,該數值雖然與2021年調查時相比有所減少,但對於個體戶來說,來自疫情等多方面的打擊仍在加重。

另外,65.2%的僱主選擇今年不增減員工數量,32.8%稱考慮裁員,預計招聘新員工的個體戶僅為2.0%。

另外,40.8%的個體戶表示正在考慮停業,該結果與南韓經濟研究院去年9月發表的「39.4%個體戶考慮停業」結果相似。停業的理由中,28.2%選擇「銷售額及利潤等業績下降」,17.8%選擇「資金等財政狀況惡化及需償還貸款」,17.5%選擇「租賃費及人工費等支出過大」,16.7%選擇「即使疫情結束後,恢復景氣的可能性很低」。

與之相反,表示不考慮停業的個體戶中,原因最多的是「沒有其它對策」(23.8%),另有19.5%和14.3%的個體戶選擇「期待疫情結束後經濟恢復」和「雖然營業不景氣,但負擔不大」,另有12.5%認為「進軍新業務或轉行的風險更大」。

30.7%個體戶們認為,今年面臨的最大困難將是「整體消費心理受疫情長期化影響難以恢復」,22.9%認為是「保持社交距離和限制營業時間等導致線下銷售難以得到改善」,12%擔心「物價上升導致購買材料費用過高」,10.1%和9.8%擔心「利率上升導致的貸款負擔」和「租賃費的上升和稅金壓力」。

16.0%的個體戶最希望的政策性援助是「擴大促進消費的支援政策」,14.1%期待「擴大低利率貸款等金融支援」,其次分別為「擴大營業損失補償(13.3%)」、「抑制公共費用上漲或下調(11.3%)」、「擴大資金支援(9.7%)」等。

全經聯產業本部長劉煥益(音)表示,「隨著疫情和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不斷延期,個體戶們為今年面臨的情況而嘆息不止」,「不僅需要改善消費心理和補償損失,還需要在利率上調期即將到來之際,出台將個體戶的衝擊降到最低的支援政策。」

此外,經營餐廳、咖啡館和健身室等行業的個體戶因防疫政策叫苦不迭。相關個體戶表示,「防疫通行證、營業時間限制和人數限制是銷售額減少的3個重要因素」,「3月份起需要償還貸款,而基準利率的上升更加重了負擔。」

因此,個體經營戶應急委員會準備帶領個體戶舉行集體示威等行動,並計劃根據行業分類提起行政訴訟等對策。#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