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四歲時就失去了父親,其母鄭氏苦心教養他。因家境貧寒,小歐陽修就拿著莖桿在地上學寫字。他兩次參加國子監考試,一次禮部考試,均為第一。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平常所做的文章,多在「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一生嗜讀,到了中年,居住在穎州,他搜集了古書一千卷,藏書高達一萬卷。後人都知道他自號六一居士。歐陽修曾經這樣解釋這個自號的來歷。原來他居住的環境,家中藏書是一,金石是一, 琴是一,棋是一,酒是一,再加上一個老翁。他自己調侃,一個老翁穿梭在這五樣東西之間,因而自號六一居士。

獨見「神清之洞」

天聖八年(1030年),宋仁宗在崇政殿主持殿試,歐陽修登科及第,位列二甲進士及第。朝廷授予他將仕郎(文職散官),試秘書省校書郎(官名,掌校讎典籍,訂正訛誤),充任西京洛陽留守推官。

次年三月,歐陽修抵達洛陽。當時的洛陽,是座熱鬧繁華的大城市,僅次於東京汴梁。歐陽修赴任後,在洛陽結交了不少友人,其中他與梅堯臣(1002年─1060年,字聖俞)結為至交,二人時常飲酒賦詩,切磋詩詞。

一天,歐陽修與梅堯臣相約遊覽嵩山。每遇到絕色佳景,歐陽修都會即興吟詠。歐陽修遠眺西峰巨崖山巔,看見上面寫著四個紅色的大字「神清之洞」。他用手指著西峰,對好友梅堯臣說:「你看見對面的四個字了嗎?」

梅堯臣順著他手指的方向,遠遠望去,卻甚麼也沒有看見。歐陽修當下沉默了。

荷花助行酒令

歐陽修任職揚州時,在蜀岡上的大明寺,修建了一座廳堂。站在堂上,江南諸山歷歷在目,與廊簷齊平,因而號稱「平山堂」。平山堂「堂據蜀岡,下臨江南數百里,真、潤、金陵三州隱隱若可見」。站在此地欣賞風景,位置極佳。此堂壯觀盛麗,堪稱淮南第一。

每到了夏季,歐陽修會帶著客人去平山堂暢遊。有一年,他於炎炎夏月會客。派人取來上千朵荷花,分插在上百個盆中,圍繞坐席一周。每當行酒令時,就讓入席的客人們傳送荷花。

花朵傳到誰手上,誰就要摘下一葉。誰摘掉最後一葉,誰就要飲酒,如此風雅快意。每每眾人都是賞玩盡興,踏著月色而歸。

歐陽修做了一首《答呂通判》詩,曰:「千頃芙蕖蓋水平,揚州太守舊多情。畫盆圍處花光合,紅袖傳來酒令行。」

歐公柳 山色有無中

平山堂前,歐陽修親手載種了一株柳樹,稱為「歐公柳」。數年後,歐陽修調回京師,供職翰林院。金華劉原甫將要到維揚赴任,歐陽修為其餞行,特作詞文《朝中措》贈予他,詞曰: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楊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這首詞中有一句「山色有無中」, 蘇東坡後來作賦《快哉亭》(全稱是《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說到這件事:「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取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原來山色有無中,若不是煙雨則不能使然。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他為張夢得的亭子命名為「快哉亭」,此亭喚起他的記憶。他曾在揚州平山堂領略了「江南煙雨」,江南山色景致若隱若現,若有若無,高遠空濛。

莫教一日不花開

歐陽修自河北都轉運使謫守滁陽期間,寫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記》。他在琅琊幽谷中修築了醒心、醉翁亭,並讓幕客謝君在那裏種植一些花卉。

謝君就問他,要種那些花品。歐陽修就在紙張的末尾寫了一首詩文,曰:
「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後仍須次第栽。
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不花開。」

多年以後,歐陽修告老還鄉,居住在穎州。一天,他想起早年的往事,在嵩山看到了「神清之洞」四個字。於是就寫了一首詩,曰:
「四字丹書萬仞崖,神清之洞鎖樓台。
煙霞極目無人到,猿鶴今應待我來。」

幾個月後,歐陽修帶著他一世的清放美名,帶著冥冥之中賦予的奇遇,從此離開了人間。#

參考資料:
《堯山堂外紀》卷四十八
《宋人軼事彙編》卷八

------------------

負片世界見真實色彩
一起走過20年 共度艱難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