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中國的「寶物鑑定專家」打著搶救國寶的口號,用電視節目當作宣傳工具,把中國境內的許多藏家寶物鑑定成「贗品」,造成中國寶物界的大浩劫。
一位被抓捕的所謂「寶物鑑定專家」劉岩表示,絕大部份的中國民藏寶物被他們判定為贗品,然後被賤價收購。
電視鑑寶,起初是娛樂節目,後連央視也加入這類節目的製播。央視《尋寶》節目主要以百姓的收藏品為對象。一些專家打著故宮博物館的名號或者各地的文物保護機構,一批又一批的鑑寶人帶著藏品前來,期望得到專家的權威鑑定,數以億計的寶物被「判了死刑」。
清代陵寢的研究員、作家徐鑫對《大紀元》表示,主要是利益的問題,把真品鑑定為贗品。把真的當成假的買進來,再把假的當成真的賣出去,「眼力」是他們的生存法則。
喜愛收藏的大陸時評人劉子堂說:「這些專家私下詐騙不是劉岩的發明,所有專家都樂此不疲,把持寶人國寶級的藏品鑑成贗品,再打發下面的人去低價買到手,劉岩只不過是運氣不好而已。」
劉子堂表示,只要對這些領域有些研究,就能說出些門道。讓人擔憂的是,如果將寶物放到節目中得到專家鑑真,不僅可以達到古董升值的效果,還能夠順利找到買家,原本來路不正的古董被成功洗白,成為「真正」的收藏品。
劉子堂進一步表示,鑑寶的背後是收藏界,只有行家沒有專家,專家遍地走,無人敢負責的亂象,更是造成中國寶物界大浩劫的原因。
據中國作家網報道,目前大陸的藝術品鑑定市場仍處於「三無」狀態。一是無法律約束,《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等與文物鑑定有關的法律制度幾乎對民間的文物鑑定沒有涉及。二是無機構監管,文物部門只對其批准設立的文物司法鑑定機構進行管理,民間文物鑑定目前沒有機構管理。三是無責任擔當,現行《文物保護法》沒有針對文物鑑定環節擔責方面的規定,鑑定不實除了名聲上的損失,無須為所造成的損失承擔法律責任或經濟賠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