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傍晚,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像會議,雙方各有5名高級官員陪同。有學者表示,雙方的會場安排透露出中美官場文化的差異。此外,外界關注到,對於台灣問題,中美表述大不同。

美方5位陪同人員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安顧問沙利文(Jacob Jeremiah Sullivan)、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

中方陪同人員是,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外交部副部長謝鋒。

雙方會場安排大不同

峰會分兩部份,共歷時約3個半小時。外界注意到雙方會場的安排大不同。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今日在Facebook撰文表示,雙方的會場安排透露出中美官場文化的差異。

從會議與會人員看,沈榮欽表示,中國以習近平為首的六人排排坐,無法直接見到彼此表情,不利溝通,而共同面對放置在對面的大螢幕。

而美方,沈榮欽說,則是以拜登為首圍繞方桌三方而坐,空出一方放置螢幕,另一邊還放了另一台螢幕方便所有人都能輕鬆觀看。與會者可以見到彼此的表情,方便溝通。

沈榮欽認為,這兩種會場的安排,在組織理論中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中國屬於層級式組織,與會者權力差距大且階級明顯,強調命令服從與執行效率。

而美國屬於「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所說的管絃樂團式的組織,各司其職,由指揮協調合作。與會者權力差距小而階級相對不明顯,強調溝通、合作與創意。

此外,從會場布置上,沈榮欽表示,人民大會堂寬廣的空間與挑高的天花板,襯托出宏偉的氣勢,卻顯得與會者渺小而疏離,這是重排場而輕個人的安排。

而白宮會議室大小正好容納與會人士與助理,氣勢並不宏偉,但令與會者顯得親密,這是重人文而輕排場的安排。

沈榮欽指出,中國的會場安排較近似於十九世紀普魯士軍隊或是二十世紀初大型工廠的組織樣貌,而美國則較近似於二十世紀中期後企業組織或是任務小組的樣貌。凝視會場的安排,可以透露出許多中美官場文化的差異,也在幽微處顯現兩國思想文化的不同。

各說各話:央視說「拜登不支持台獨」 白宮表述沒這句話

此次拜習會議,如各方推測,並沒有重大突破,在許多爭議話題上仍舊老調重彈,就外界關注的台灣議題,也再次顯示各說各話的立場。

新華社報道,拜登表示:「我願明確重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政府致力於奉行長期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希望台海地區保持和平穩定。」

但從白宮釋出的官方聲明,拜登在提及台灣問題時表示:「美國仍然致力於在《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的指導下實行『一個中國』政策,且美國強烈反對片面改變現狀或破壞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舉措。」

在會議結束後,中國社交媒體上「拜登不支持台獨」成了熱搜條目,但在白宮聲明中,並沒有提到這一段話。

「老朋友」再成話題中美分歧依舊

習近平開場稱呼拜登為「老朋友」。有媒體翻出,拜登曾否認與習近平是老朋友。

據路透報道,今年6月,媒體針對世界衛生組織追蹤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起源一事,詢問拜登可否和習近平「像老朋友對老朋友一樣」解決問題。

但拜登聞言後回答,「讓我把事情說清楚一點,我們(指他本人和習近平)彼此之間很了解,但我們不是老朋友,這純粹是公務上的事情。」

中國人大國際關係學院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表示,當中國人稱呼某人為「老朋友」時,只是代表二人認識很久了,雙方並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美國之音引觀察人士表示,中美兩國領導人都展現了合作的主觀意願,但在客觀情勢上,雙方各說各話,這意味著,兩國因基本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所導致的矛盾和僵局恐怕無解,未來經貿競爭和軍事壓力將不斷升級。#

------------------

負片世界見真實色彩
一起走過20年 共度艱難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