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關注劏房平台今日(14日)公布關於劏房的調查結果,最新劏房租金指數為407,將前年下跌8%,但少於私人住宅租金指數的跌幅10%。劏房人均居住面積為48呎,是2016年調查以來的新低,每呎租高達47港元。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自2016年開始公布「香港劏房租金指數」,平台今年6月至10月期間透過實地測量、親身訪問租戶、批則核實等,訪問了葵青、荃灣、深水埗、觀塘、油尖旺及港島60個劏房戶,就著租金、租約和居住面積及環境等多方面進行調查。
2021年「香港劏房租金(綜合)指數」為407,較前年的443下跌8%,不過跌幅就低於私人住宅租金綜合指數的10%,反映劏房租金的跌幅較私樓單位少。
研究亦發現,劏房人均居住面積只有48平方呎,面積約只有一張乒乓球枱大小,遠低於公屋的75平方呎,是2016年調查以來的新低。劏房每呎租高達47港元,接近市區的私樓水平。
超過六成半受訪者表示居住空間不足,55%表示單位質素惡劣,87.3%受訪者同意應為人均居住面積立法,99%表示應立法規管業主履行維修責任。研究的個別訪問發現有劏房租戶為了住屋需要,犧牲生活質素,壓縮其它生活開支,生活變得困苦。
「劏房租務管制」將於明年初實施,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樂見措施,但表示,但有業主趁空窗期加租及訂立超長租期,以使在法例實施後仍能賺取暴利。政府至今亦未確切承諾,在收集足夠劏房單位租約及條款後制定「起始租金」,平台憂慮劏房租金仍會不斷飆升,基層租戶仍然要捱貴租。
平台成員賴建國表示,曾聽聞一個個案,業主要求簽4年的死約,以避免受到租務管制。當團體向政府反映有關問題時,得到的回應是叫街坊不要簽約,或者簽短一點的租約。
促政府制定最低人均居住面積
研究亦發現,劏房業主收到的實質租金,比單位本身的應課差餉租值平均高逾一倍,相當於單位應課差餉租值的228%。平台認為,反映業主透過經營劏房,賺取豐厚利潤,但單位質素差劣,租金與質素不成正比。
團體促請政府儘早澄清法例對現時租約的監管,並希望政府在兩年內設立「起始租金」,不能高於應課差餉租值的150%,以及落實聯合國的「適足住屋權」,制定最低人均居住面積。
平台又表示,劏房租戶需要在單位內居住一段頗長的時間,單位結構及設施的保養及維修責任便需要清晰分工。由於租戶缺乏議價能力,只能承擔所有責任。他們促請政府分清單位結構及設施的保養及維修的權責,讓租戶有一個安心的居所。@
------------------
負片世界見真實色彩
一起走過20年 共度艱難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