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鄭日前公布的施政報告中,附篇提到有關「強積金投資中國債券」。有專業人士認為,有人盯上了香港未來基金和強積金為大陸資金缺口買單,而香港財政正面臨違反「審慎理財」的困難。
中科興業董事總經理、沙中線「吹哨者」潘焯鴻,日前(8日)接受本報《珍言真語》節目訪問時指出,大陸目前實際情況,不但二、三線的大陸城市都在舉債,連中央政府也面臨發行債券減輕國家財務的壓力。
潘焯鴻認為,香港強積金(強制性公積金計劃,Mandatory Provident Fund Schemes,簡稱強積金或MPF,是香港的一項退休保障計劃)似乎有足夠的資金,「比如12,000億元的強積金,香港還有一個未來基金,有2千多億,這是97年賣地收入1,900多億,一直存到現在累計到2千多億元。」
目前中國的政策性銀行在岸債券都沒有獲得國際評級,香港強積金基金按規定不能購買這類債券。
不過,近年港府和積金局都對強積金放寬了投資限制,比如,去年6月取消投資REITS(房託基金)10%比例限制,並新增了5個市場REITS作為可投資項目;以及在去年11月,把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納入了核准證券交易所名單,相當於取消了強積金投資A股10%的限制。
香港財政面臨「審慎理財」難題
大陸的債券在香港發行,外界不少聲音指出這是中共用香港人的錢去為大陸財政缺口買單。
預計未來兩三年已不能做到「審慎理財」原則,因此,政府未來會增加稅收,但若政府不想加稅,財政赤字會越來越大,財政儲蓄會下跌得更快,那麼,港府可能會參考大陸的「國資劃轉」。
中共中央政府曾於今年1月因為社保基金不足應付退休、失業等開支,缺口達到幾萬億元人民幣,故把財政儲備轉移到社保基金戶口,先支付給國民,以支撐社保運作,共動用了16,800億人民幣,大約2萬億港元。
潘焯鴻說:「先例在前,香港政府有機會把其它資產轉移至財政儲備,令其達到基本法的『審慎理財』原則。」
當中一萬二千億至三千億的強積金則有機會成為被轉移的目標,林鄭如將MPF轉移至年金,即強積金會變作政府資產,亦成為了香港財政儲備,而退休人士的MPF變相可用作支撐香港財政儲備的缺口。
如MPF變年金是想對付移民人士,潘焯鴻指自己不贊成。因為變作年金會令一般人失去財政規劃的自由,加上有機會增加遺產稅,因此香港人普遍持反對聲音。
香港掀起一股移民潮,官方數據顯示本港過去一年有8萬多人離港,提取強積金金額亦破記錄達66億元。◇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