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費城的市政廳就像一位高貴的紳士,優雅地服務著這座城市。在建築材料和結構元素上,這座市政廳都相當工整完備,散發出一股典雅的文化氣息。

在通往市政廳的四條道路上,遠遠地就能清楚看到市政廳大樓位於道路遠方的端景上,甚至還可以看到主入口後方更遙遠的塔樓。這裏曾是世界最高的大樓之一,也是最重的純石造承重結構,沒有使用任何鋼鐵構材。

通往市政廳的四條道路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市政廳位於道路的端景,以及主入口後方更遠處的塔樓。這裏曾是世界最高的大樓之一,也曾是最重的純石造承重結構,沒有使用任何鋼鐵構材。(Beyond My Ken/CC BY-SA 4.0)
通往市政廳的四條道路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市政廳位於道路的端景,以及主入口後方更遠處的塔樓。這裏曾是世界最高的大樓之一,也曾是最重的純石造承重結構,沒有使用任何鋼鐵構材。(Beyond My Ken/CC BY-SA 4.0)

市政廳建構的位置最早出現在賓夕凡尼亞州的創始人,威廉·佩恩(William Penn)於1682年製作的都市計劃圖中。

費城的都市計劃可說是最早的理想城市規劃,在四萬五千平方英里的土地上,筆直的網格狀路網切割出一塊塊工整的方形街廓。計劃圖將城市分為四個大街區,每個街區各有一座公園,而整座路網的正中心又有一座大廣場。佩恩的這項都市計劃非常成功,隨後在華盛頓特區1791年的都市計劃也採用了相似的網格狀系統。

這座市政廳正好位於市中心兩條主要道路的交匯處。建築工程於1871年正式開始,直到1901年才完工,實現了最初計劃的構想,成為城市的關鍵樞紐。

建築本身是由磚塊砌成,表面飾以大理石、石灰岩和花崗岩石板,以勻稱的比例排列而成。(Versatile Aure/CC BY-SA 2.0)
建築本身是由磚塊砌成,表面飾以大理石、石灰岩和花崗岩石板,以勻稱的比例排列而成。(Versatile Aure/CC BY-SA 2.0)

建築師小約翰·麥克阿瑟(John McArthur Jr.)和湯瑪斯·烏斯蒂克·沃爾特(Thomas Ustick Walter)以法國第二帝國風格來設計這座公共建築。這種風格源自於19世紀中末期拿破崙三世掌權期間,在形式上借鑑了之前的風格,包含法國的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孕育出一個超越時代的優雅組合。該風格在兩位建築師的巧手下,一直能帶給人們欣喜,也充份反映了賓夕凡尼亞州的人文薈萃。

在造型上,市政廳的建築物呈四邊形,中間是一座寬敞的大中庭,建築物的四邊分別有一座角樓。凸曲線型的馬薩式屋頂(Mansard roof)由板岩製成,上面有著大型天窗,為整座建築物帶來獨特的法式風格。

建築物呈四邊形,中間是一座寬敞的大中庭,建築物的四邊分別有一座角樓。凸曲線型的馬薩式屋頂(Mansard roof)由板岩製成,上面有著大型天窗,為整座建築物帶來獨特的法式風格。(Toniklemm/CC BY-SA 4.0)
建築物呈四邊形,中間是一座寬敞的大中庭,建築物的四邊分別有一座角樓。凸曲線型的馬薩式屋頂(Mansard roof)由板岩製成,上面有著大型天窗,為整座建築物帶來獨特的法式風格。(Toniklemm/CC BY-SA 4.0)

這座市政廳至今仍是一座功能齊全的市政大樓,總共有近700間房間,設有三個政府部門:行政部門、立法部門,和司法部門的民事法庭。

外觀上,市政廳的立面裝飾相當精美,包含近100座雕像,展示著歷史英雄人物和代表美國立國精神的意象。建築本身是由磚塊砌成,表面飾以大理石、石灰岩和花崗岩石板,以勻稱的比例排列而成。每個立面的中央都各有一座大拱門,邀請訪客進入內部的露天中庭。這種半開放的立面設計具有連接建築物內部和外部的效果,進而促進市政廳和街道人流之間的互動。

市政廳的立面裝飾相當精美,將近100座雕像展示著歷史英雄人物和代表美國的立國精神。(Lee Snider Photo Images/Shutterstock)
市政廳的立面裝飾相當精美,將近100座雕像展示著歷史英雄人物和代表美國的立國精神。(Lee Snider Photo Images/Shutterstock)

市政廳的中庭是對外開放的公共空間,為費城市民提供了舉辦活動和日常休閒的空間。這座中庭的設計也提供了市政廳內部房間接收自然光線和新鮮空氣的功能。地面上一個巨大指南針的圖樣標記的是費城的中心點,以及城市的方位。

市政廳的中庭是對外開放的公共空間,為費城市民提供了舉辦活動和日常休閒的空間。這座中庭的設計也提供市政廳內部房間接收自然光線和新鮮空氣的功能。地面上一個巨大指南針的圖樣標記的是費城的中心點,以及城市的方位。(Jon Bilous/Shutterstock)
市政廳的中庭是對外開放的公共空間,為費城市民提供了舉辦活動和日常休閒的空間。這座中庭的設計也提供市政廳內部房間接收自然光線和新鮮空氣的功能。地面上一個巨大指南針的圖樣標記的是費城的中心點,以及城市的方位。(Jon Bilous/Shutterstock)

樓梯是建築物內部的重要空間。市政廳入口樓梯間的壁體是由石灰岩建成的,階梯、柱子和底座是花崗岩製成的,而厚重的雕刻扶手則又是石灰岩。顏色鮮豔的花崗岩為雪白的內部空間提供了色彩變化,也更加凸顯了特殊的結構元素。這座樓梯不僅是通往上面樓層的通道,也為建築物內部深處提供採光。

在北側和南側入口的其中一座樓梯內部,從底層向上仰望七層樓高的方格天花板,就能感受到這座建築物的宏偉規模。

這座入口樓梯間的壁體是由石灰岩建成的,階梯、柱子和底座是花崗岩製成的,而厚重的雕刻扶手則又是石灰岩。這座樓梯不僅是通往上面樓層的通道,也為建築物內部深處提供採光。(Bestbudbrian/CC BY-SA 3.0)
這座入口樓梯間的壁體是由石灰岩建成的,階梯、柱子和底座是花崗岩製成的,而厚重的雕刻扶手則又是石灰岩。這座樓梯不僅是通往上面樓層的通道,也為建築物內部深處提供採光。(Bestbudbrian/CC BY-SA 3.0)

市政廳最引人注目的特徵就是這座穿過城市天際線、高聳入天的大高塔。高塔的主體和建築物其它部份相比,顯得較為單調。這樣的作用是將視線焦點引向高塔較為精緻的上半部,那裏有許多柱子、大鐘和拉長的圓屋頂,構成了威廉·佩恩雕像的基座。

市政廳最引人注目的特徵就是這座穿過城市天際線,高聳入天的大高塔。高塔的主體和建築物其他部份相比,顯得較為單調。這樣的作用是將視線焦點引向高塔較為精緻的上半部,那裏有許多柱子、大鐘和拉長的圓屋頂,構成了威廉·佩恩雕像的基座。(Beyond My Ken/CC BY-SA 4.0)
市政廳最引人注目的特徵就是這座穿過城市天際線,高聳入天的大高塔。高塔的主體和建築物其他部份相比,顯得較為單調。這樣的作用是將視線焦點引向高塔較為精緻的上半部,那裏有許多柱子、大鐘和拉長的圓屋頂,構成了威廉·佩恩雕像的基座。(Beyond My Ken/CC BY-SA 4.0)

威廉·佩恩的雕像巨大又不失精緻,總共有37呎高,在放上高塔頂端前,曾短暫放置在市政廳的中庭裏。從雕像的大小可以想像這座建築物有多麼的宏偉壯觀。位於高塔頂端的佩恩雕像的帽子高於地面高度547呎11.25英吋。

市政廳屋頂上的佩恩雕像,俯瞰著這座偉大的城市。在過去長達86年的時間裏,費城市政廳都是當地最高的建築物。這也是為了向城市的創始人佩恩致意:所有人都不應該把建築物蓋超過佩恩的帽子。不過,隨著時代的改變,這項規定也黯然銷退。儘管現在不再是城市中最高的建築物,市政廳雕像下的觀景台仍提供遊客以接近佩恩的視角,來享受這個由佩恩一手打造的廣闊費城景致。

建築物對外的每個立面中央都各有一座大拱門,邀請並引領著訪客進入內部的露天中庭。(Songquan Deng/Shutterstock)
建築物對外的每個立面中央都各有一座大拱門,邀請並引領著訪客進入內部的露天中庭。(Songquan Deng/Shutterstock)

在北側和南側入口的其中一座樓梯。從底層向上仰望七層樓高的方格天花板,就能感受到這座建築物的宏偉規模。(Antigng/CC BY-SA 4.0)
在北側和南側入口的其中一座樓梯。從底層向上仰望七層樓高的方格天花板,就能感受到這座建築物的宏偉規模。(Antigng/CC BY-SA 4.0)

威廉·佩恩的雕像巨大又不失精緻,總共有37呎高,在放上高塔頂端前,曾短暫放置在市政廳的中庭裏。從雕像的大小可以想像這座建築物有多麼的宏偉壯觀。位於高塔頂端的佩恩雕像的帽子高於地面高度547呎11.25英吋。(公有領域)
威廉·佩恩的雕像巨大又不失精緻,總共有37呎高,在放上高塔頂端前,曾短暫放置在市政廳的中庭裏。從雕像的大小可以想像這座建築物有多麼的宏偉壯觀。位於高塔頂端的佩恩雕像的帽子高於地面高度547呎11.25英吋。(公有領域)

作者簡介:詹姆斯·史密斯是一名建築攝影師、設計師,也是Cartio的創始人,致力於推廣古典建築。

原文El Escorial: A Wellspring for the Spanish Empir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