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護就送女兒進了朝歌,紂王一開始不高興,他一聽說蘇護來了,敢題反詩,說「我蘇護永不朝商」,那你今天又回來,你不送死嗎?推出午門外殺了他!
老宰相商容一聽就說:大王別殺啊!他一開始不送女兒你要殺他,今天人家送女兒請罪來了,你還要殺他,這於天下、於蘇護都是不公平的。他講的是:作為王的一種誠信的道理。
所以商容應該說是一位良相,是個真正懂得道理、懂得生命緣由的這麼一個好宰相。可是,麻煩也是商容找來的。也是因為他懂得生命的道理:「仁、義、禮、智、信」。
但是當時沒有「仁、義、禮、智、信」,這個道理有它的時代背景作為前提……所以人間的理都是在一個「時間」的框架下,而產生約束作用。
紂王的目的不在於殺蘇護,紂王的目的在於要他女兒。在商容勸阻紂王而紂王猶豫的時候,費仲就出列……所以壞官一定是滿足王的慾望,而敗落的王最容易聽信這樣的話。
紂王猶豫未定,有費仲出班奏曰:「丞相所奏,望陛下從之。且宣蘇護女妲己朝見。如果容貌出眾,禮度幽閒,可任役使,陛下便赦蘇護之罪;如不稱聖意,可連女斬於市曹,以正其罪。庶陛下不失信於臣民矣。」王曰:「卿言有理。」──看官:只因這費仲一語,將成湯六百年基業送與他人。
如果蘇護之女貌美出眾,可留,反之,殺了他們。所以他落在「肉」上。這就是我們說的:在今天的環境中,一個生命的善與惡,人喪失了識別能力。他們通常講的那些道理,基點是在利益上。
剛才商容講的道理,基點不在利益上,他在於生命的尊嚴上。所以紂王聽費仲的。作者說:看官哪,只因費仲這一說法,就將成湯六百年基業送與他人。
這且不題。但言──紂王命隨侍官:「宣妲己朝見。」妲己進午門,過九龍橋,至九間殿滴水簷前,高擎牙笏,進禮下拜,口稱萬歲。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雲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裏嫦娥離玉闕。
這基本上是形容妲己的相貌。這有一比:在紂王見女媧像的時候,他的形容也是在相貌。但是,形容女媧跟妲己有相當大的差別。形容妲己,是形容她的身體。這其中的差距在於:女媧是上古的女神,妲己是狐狸進身體的一個女孩。這兩邊差距太大,但在兩個女人的身體上紂王卻表現出等同的興趣。
也就是講述無論是神、佛、道、境界至高的生命和妖,凡是與人不同的生命,都可以誘惑人。當人的慾望難填的時候、人的內心骯髒的時候、慾火焚身的時候,他都會落在誘惑上。
而神或妖,對人的誘惑是無法抵禦的,人也是不可分辨的——這一點值得人引以為鑑。王林跟妖差不多,那些女人想出名、想掙錢、想保持自己青春常在(她是想保持自己誘惑之本錢),都去王林那兒找他近乎……
同樣的道理,也有些女演員到一些宗教場所,去尋求她內心中的寧靜,她也是想從內心裏邊去滿足某種慾望……其他的女人去找王林,那她的立足點同樣是在慾望上。
你找誰都是一樣。如果站在慾望上,就像紂王看到女媧的石頭像他也受不了,他看見狐狸上身的妲己,他還是受不了。所以問題出在自身上,而不是對方有多麼的誘惑。
妲己啟朱唇似一點櫻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團和氣,轉秋波如雙彎鳳目,眼角裏送的是嬌滴滴萬種風情。口稱:「犯臣女妲己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只這幾句,就把紂王叫的魂遊天外,魄散九霄,骨軟筋酥,耳熱眼跳,不知如何是好。
妲己回眸一笑也好、萬種風情也好,講的全都是誘惑。而紂王當初看到女媧像的時候可不是誘惑,女媧像是沒有誘惑的。女媧像是端莊、大方的,她是神。
等到動物上妲己的時候,她是誘惑的,是紂王內在的心態促成的。對紂王而言,他沒有分辨能力。所以他只有投降的份,只有站不住的份。這是狐狸的「誘惑」所在。
不是所有人都禁不住誘惑,而是紂王心有所想,日有所思,慾望難填。當妖獸上來時,借住人的身體,一分的情思能展現百分的誘惑,正好對應了紂王的貪婪需要,有點類似王滬寧說的「人之初,性本惡」。
這就是為甚麼人們在這種慾海難填的背景之下,一而再、再而三,從而使自己「熬乾鍋」完了,欲罷而不能!所以,才出現「色鬼」的說法——這或許跟妲己有關。
反過來說,紂王見了妲己,自己就站了起來~~天下,多大的王!卻逃不出這一點,逃不出他的脆弱、無奈。
當時紂王起立御案之旁,命:「美人平身。」
令左右宮妃:「挽蘇娘娘進壽仙宮,候朕躬回宮。」忙叫當駕官傳旨:「赦蘇護滿門無罪,聽朕加封:官還舊職,國戚新增,每月加俸二千擔。顯慶殿筵宴三日,眾百官首相慶賀皇親,誇官三日。文官二員、武官三員送卿榮歸故地。」
蘇護謝恩,兩班文武見天子這等愛色,都有不悅之意,奈天子起駕還宮,無可諍諫,只得都到顯慶殿陪宴。
三,就是天、地、人。很多東西都是三(定數),三走完才定案。所以咱說天滅中共,也是從天、地、人那兒來的。天滅中共是反著走的,先是人,後是地,再是天。
這是蘇護進女兒,我們看到的故事。
不言蘇護進女榮歸:天子同妲己在壽仙宮筵宴,當夜成就鳳友鸞交,恩愛如同膠漆。紂王自進妲己之後,朝朝宴樂,夜夜歡娛,朝政隳墮,章奏混淆。群臣便有諫章,紂王視同兒戲。日夜荒淫,不覺光陰瞬息,歲月如流,已是二月不曾設朝;只在壽仙宮同妲己宴樂。
紂王兩個月都不上朝,不理國事。趕上玩的就高興,國家根本沒人管了——辦公室不辦公、總統辦公室不開門。這就是在我眼中所說的故事。
天下八百鎮諸侯多少本到朝歌,文書房本積如山,不能面君,其命焉能得下。眼見天下大亂。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蘇護就送女兒進了朝歌,紂王一開始不高興,他一聽說蘇護來了,敢題反詩,說「我蘇護永不朝商」,那你今天又回來,你不送死嗎?推出午門外殺了他!
老宰相商容一聽就說:大王別殺啊!他一開始不送女兒你要殺他,今天人家送女兒請罪來了,你還要殺他,這於天下、於蘇護都是不公平的。他講的是:作為王的一種誠信的道理。
所以商容應該說是一位良相,是個真正懂得道理、懂得生命緣由的這麼一個好宰相。可是,麻煩也是商容找來的。也是因為他懂得生命的道理:「仁、義、禮、智、信」。
但是當時沒有「仁、義、禮、智、信」,這個道理有它的時代背景作為前提……所以人間的理都是在一個「時間」的框架下,而產生約束作用。
紂王的目的不在於殺蘇護,紂王的目的在於要他女兒。在商容勸阻紂王而紂王猶豫的時候,費仲就出列……所以壞官一定是滿足王的慾望,而敗落的王最容易聽信這樣的話。
紂王猶豫未定,有費仲出班奏曰:「丞相所奏,望陛下從之。且宣蘇護女妲己朝見。如果容貌出眾,禮度幽閒,可任役使,陛下便赦蘇護之罪;如不稱聖意,可連女斬於市曹,以正其罪。庶陛下不失信於臣民矣。」王曰:「卿言有理。」──看官:只因這費仲一語,將成湯六百年基業送與他人。
如果蘇護之女貌美出眾,可留,反之,殺了他們。所以他落在「肉」上。這就是我們說的:在今天的環境中,一個生命的善與惡,人喪失了識別能力。他們通常講的那些道理,基點是在利益上。
剛才商容講的道理,基點不在利益上,他在於生命的尊嚴上。所以紂王聽費仲的。作者說:看官哪,只因費仲這一說法,就將成湯六百年基業送與他人。
這且不題。但言──紂王命隨侍官:「宣妲己朝見。」妲己進午門,過九龍橋,至九間殿滴水簷前,高擎牙笏,進禮下拜,口稱萬歲。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雲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裏嫦娥離玉闕。
這基本上是形容妲己的相貌。這有一比:在紂王見女媧像的時候,他的形容也是在相貌。但是,形容女媧跟妲己有相當大的差別。形容妲己,是形容她的身體。這其中的差距在於:女媧是上古的女神,妲己是狐狸進身體的一個女孩。這兩邊差距太大,但在兩個女人的身體上紂王卻表現出等同的興趣。
也就是講述無論是神、佛、道、境界至高的生命和妖,凡是與人不同的生命,都可以誘惑人。當人的慾望難填的時候、人的內心骯髒的時候、慾火焚身的時候,他都會落在誘惑上。
而神或妖,對人的誘惑是無法抵禦的,人也是不可分辨的——這一點值得人引以為鑑。王林跟妖差不多,那些女人想出名、想掙錢、想保持自己青春常在(她是想保持自己誘惑之本錢),都去王林那兒找他近乎……
同樣的道理,也有些女演員到一些宗教場所,去尋求她內心中的寧靜,她也是想從內心裏邊去滿足某種慾望……其他的女人去找王林,那她的立足點同樣是在慾望上。
你找誰都是一樣。如果站在慾望上,就像紂王看到女媧的石頭像他也受不了,他看見狐狸上身的妲己,他還是受不了。所以問題出在自身上,而不是對方有多麼的誘惑。
妲己啟朱唇似一點櫻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團和氣,轉秋波如雙彎鳳目,眼角裏送的是嬌滴滴萬種風情。口稱:「犯臣女妲己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只這幾句,就把紂王叫的魂遊天外,魄散九霄,骨軟筋酥,耳熱眼跳,不知如何是好。
妲己回眸一笑也好、萬種風情也好,講的全都是誘惑。而紂王當初看到女媧像的時候可不是誘惑,女媧像是沒有誘惑的。女媧像是端莊、大方的,她是神。
等到動物上妲己的時候,她是誘惑的,是紂王內在的心態促成的。對紂王而言,他沒有分辨能力。所以他只有投降的份,只有站不住的份。這是狐狸的「誘惑」所在。
不是所有人都禁不住誘惑,而是紂王心有所想,日有所思,慾望難填。當妖獸上來時,借住人的身體,一分的情思能展現百分的誘惑,正好對應了紂王的貪婪需要,有點類似王滬寧說的「人之初,性本惡」。
這就是為甚麼人們在這種慾海難填的背景之下,一而再、再而三,從而使自己「熬乾鍋」完了,欲罷而不能!所以,才出現「色鬼」的說法——這或許跟妲己有關。
反過來說,紂王見了妲己,自己就站了起來~~天下,多大的王!卻逃不出這一點,逃不出他的脆弱、無奈。
當時紂王起立御案之旁,命:「美人平身。」
令左右宮妃:「挽蘇娘娘進壽仙宮,候朕躬回宮。」忙叫當駕官傳旨:「赦蘇護滿門無罪,聽朕加封:官還舊職,國戚新增,每月加俸二千擔。顯慶殿筵宴三日,眾百官首相慶賀皇親,誇官三日。文官二員、武官三員送卿榮歸故地。」
蘇護謝恩,兩班文武見天子這等愛色,都有不悅之意,奈天子起駕還宮,無可諍諫,只得都到顯慶殿陪宴。
三,就是天、地、人。很多東西都是三(定數),三走完才定案。所以咱說天滅中共,也是從天、地、人那兒來的。天滅中共是反著走的,先是人,後是地,再是天。
這是蘇護進女兒,我們看到的故事。
不言蘇護進女榮歸:天子同妲己在壽仙宮筵宴,當夜成就鳳友鸞交,恩愛如同膠漆。紂王自進妲己之後,朝朝宴樂,夜夜歡娛,朝政隳墮,章奏混淆。群臣便有諫章,紂王視同兒戲。日夜荒淫,不覺光陰瞬息,歲月如流,已是二月不曾設朝;只在壽仙宮同妲己宴樂。
紂王兩個月都不上朝,不理國事。趕上玩的就高興,國家根本沒人管了——辦公室不辦公、總統辦公室不開門。這就是在我眼中所說的故事。
天下八百鎮諸侯多少本到朝歌,文書房本積如山,不能面君,其命焉能得下。眼見天下大亂。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蘇護就送女兒進了朝歌,紂王一開始不高興,他一聽說蘇護來了,敢題反詩,說「我蘇護永不朝商」,那你今天又回來,你不送死嗎?推出午門外殺了他!
老宰相商容一聽就說:大王別殺啊!他一開始不送女兒你要殺他,今天人家送女兒請罪來了,你還要殺他,這於天下、於蘇護都是不公平的。他講的是:作為王的一種誠信的道理。
所以商容應該說是一位良相,是個真正懂得道理、懂得生命緣由的這麼一個好宰相。可是,麻煩也是商容找來的。也是因為他懂得生命的道理:「仁、義、禮、智、信」。
但是當時沒有「仁、義、禮、智、信」,這個道理有它的時代背景作為前提……所以人間的理都是在一個「時間」的框架下,而產生約束作用。
紂王的目的不在於殺蘇護,紂王的目的在於要他女兒。在商容勸阻紂王而紂王猶豫的時候,費仲就出列……所以壞官一定是滿足王的慾望,而敗落的王最容易聽信這樣的話。
紂王猶豫未定,有費仲出班奏曰:「丞相所奏,望陛下從之。且宣蘇護女妲己朝見。如果容貌出眾,禮度幽閒,可任役使,陛下便赦蘇護之罪;如不稱聖意,可連女斬於市曹,以正其罪。庶陛下不失信於臣民矣。」王曰:「卿言有理。」──看官:只因這費仲一語,將成湯六百年基業送與他人。
如果蘇護之女貌美出眾,可留,反之,殺了他們。所以他落在「肉」上。這就是我們說的:在今天的環境中,一個生命的善與惡,人喪失了識別能力。他們通常講的那些道理,基點是在利益上。
剛才商容講的道理,基點不在利益上,他在於生命的尊嚴上。所以紂王聽費仲的。作者說:看官哪,只因費仲這一說法,就將成湯六百年基業送與他人。
這且不題。但言──紂王命隨侍官:「宣妲己朝見。」妲己進午門,過九龍橋,至九間殿滴水簷前,高擎牙笏,進禮下拜,口稱萬歲。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雲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裏嫦娥離玉闕。
這基本上是形容妲己的相貌。這有一比:在紂王見女媧像的時候,他的形容也是在相貌。但是,形容女媧跟妲己有相當大的差別。形容妲己,是形容她的身體。這其中的差距在於:女媧是上古的女神,妲己是狐狸進身體的一個女孩。這兩邊差距太大,但在兩個女人的身體上紂王卻表現出等同的興趣。
也就是講述無論是神、佛、道、境界至高的生命和妖,凡是與人不同的生命,都可以誘惑人。當人的慾望難填的時候、人的內心骯髒的時候、慾火焚身的時候,他都會落在誘惑上。
而神或妖,對人的誘惑是無法抵禦的,人也是不可分辨的——這一點值得人引以為鑑。王林跟妖差不多,那些女人想出名、想掙錢、想保持自己青春常在(她是想保持自己誘惑之本錢),都去王林那兒找他近乎……
同樣的道理,也有些女演員到一些宗教場所,去尋求她內心中的寧靜,她也是想從內心裏邊去滿足某種慾望……其他的女人去找王林,那她的立足點同樣是在慾望上。
你找誰都是一樣。如果站在慾望上,就像紂王看到女媧的石頭像他也受不了,他看見狐狸上身的妲己,他還是受不了。所以問題出在自身上,而不是對方有多麼的誘惑。
妲己啟朱唇似一點櫻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團和氣,轉秋波如雙彎鳳目,眼角裏送的是嬌滴滴萬種風情。口稱:「犯臣女妲己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只這幾句,就把紂王叫的魂遊天外,魄散九霄,骨軟筋酥,耳熱眼跳,不知如何是好。
妲己回眸一笑也好、萬種風情也好,講的全都是誘惑。而紂王當初看到女媧像的時候可不是誘惑,女媧像是沒有誘惑的。女媧像是端莊、大方的,她是神。
等到動物上妲己的時候,她是誘惑的,是紂王內在的心態促成的。對紂王而言,他沒有分辨能力。所以他只有投降的份,只有站不住的份。這是狐狸的「誘惑」所在。
不是所有人都禁不住誘惑,而是紂王心有所想,日有所思,慾望難填。當妖獸上來時,借住人的身體,一分的情思能展現百分的誘惑,正好對應了紂王的貪婪需要,有點類似王滬寧說的「人之初,性本惡」。
這就是為甚麼人們在這種慾海難填的背景之下,一而再、再而三,從而使自己「熬乾鍋」完了,欲罷而不能!所以,才出現「色鬼」的說法——這或許跟妲己有關。
反過來說,紂王見了妲己,自己就站了起來~~天下,多大的王!卻逃不出這一點,逃不出他的脆弱、無奈。
當時紂王起立御案之旁,命:「美人平身。」
令左右宮妃:「挽蘇娘娘進壽仙宮,候朕躬回宮。」忙叫當駕官傳旨:「赦蘇護滿門無罪,聽朕加封:官還舊職,國戚新增,每月加俸二千擔。顯慶殿筵宴三日,眾百官首相慶賀皇親,誇官三日。文官二員、武官三員送卿榮歸故地。」
蘇護謝恩,兩班文武見天子這等愛色,都有不悅之意,奈天子起駕還宮,無可諍諫,只得都到顯慶殿陪宴。
三,就是天、地、人。很多東西都是三(定數),三走完才定案。所以咱說天滅中共,也是從天、地、人那兒來的。天滅中共是反著走的,先是人,後是地,再是天。
這是蘇護進女兒,我們看到的故事。
不言蘇護進女榮歸:天子同妲己在壽仙宮筵宴,當夜成就鳳友鸞交,恩愛如同膠漆。紂王自進妲己之後,朝朝宴樂,夜夜歡娛,朝政隳墮,章奏混淆。群臣便有諫章,紂王視同兒戲。日夜荒淫,不覺光陰瞬息,歲月如流,已是二月不曾設朝;只在壽仙宮同妲己宴樂。
紂王兩個月都不上朝,不理國事。趕上玩的就高興,國家根本沒人管了——辦公室不辦公、總統辦公室不開門。這就是在我眼中所說的故事。
天下八百鎮諸侯多少本到朝歌,文書房本積如山,不能面君,其命焉能得下。眼見天下大亂。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