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展示新車的智能貨櫃在完成任務後何去何從?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生物科主任、新晉教師黃瑋俊善於循環再用,落手落腳花了幾個月的心血,將其變身成一個多功能的生態實驗室Eco-Lab。半透明的展示櫃有透光的功能,為生物提供自然光生長環境。教學相長,他樂於與不同學科教師合作,充分利用Eco-Lab的特點,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探索自然的奧妙。
擅長創新的伍少梅中學,每次到訪總有不同的驚喜。近日全新落成的生態實驗室Eco-Lab就是學校的一個新構思,這裏不只是生物科的世界,無論是英文科、中文科、視覺藝術科、設計及應用科,都可以與之結合,進行獨特的跨學科學習,讓學生在不同的領域擴闊思維,以更廣的層面深入學習。
生態實驗室的教育意義
黃老師介紹Eco-Lab的設計:「Eco-Lab最外面的透明膠板的位置是可以打開的,透明膠板可以做到採光,所以用自然光控制裏面的光度,裏面安裝很多不同的溫室感應器,希望同學設定這些量度溫室,學習一些跟植物生長的條件相關的知識。」
從生物科的層面,黃老師設計了一系列的課程:「譬如一些植物的種植,在貨櫃中可以控制燈光顏色,可以做實驗的探究,不同顏色的燈光對於植物有甚麼影響,裏面都有不同的實驗裝置。例如營養液中有不同的離子對於植物的生長是怎樣的,這些在Eco-Lab中都進行到的。」
黃老師認為實驗室中的動植物,都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更豐富的知識:「裏面有不同的動物,譬如紅腿陸龜、球蟒,這些一來是受保護的動物,二來它們是被遺棄的動物,領養動物對學生來說也是生命教育。當中種植的植物,可以幫助同學去了解更多跟生態、保育、有機三個面向,讓同學接觸多些水資源、糧食危機這些跟未來相關的議題。」
跨學科學習
入行僅三年的黃老師,思維開闊,願意包容不同的學習方式。他主動和不同科目的老師合作,充分利用Eco-Lab的特有條件學習。他舉例,與設計及應用科結合時,可以透過一些程式、感應器量度一些非生物因素或環境因素對於一些動植物的影響,還有一些小設計,如當監測到室內的環境溫度、濕度低於30%時,加濕器就會自動噴水。不同年級的學生透過實習都會因此受益。
中英文科同樣可以參與其中,黃老師介紹,例如為動物起名就是中文科的應用,英文科則可以學習動物名稱的不同叫法,如「Tortoise」和「Terrapin」同樣翻譯成「龜」,但一個是陸龜,一個是淡水龜,這都是另一種途徑學習英文。
對於與視覺藝術科的合作,則是「一人一花」計劃,鼓勵學生設計花盆圖案,以配合花朵的型態。黃老師對這些不同的合作樂此不疲,他相信每一次合作都有新的火花產生:「我相信這個實驗室不只是給生物科用的,除了生物科的課程之外,其它科目都可以應用到。」
黃老師說:「相關的學習科目見到學生有好的進步,這個都是我們設立實驗室最想做到的,這就是為甚麼我要特別安裝整個貨櫃,令它成為一個學習的平台,最主要都是因為學生可以受益。」
價值教育融入教學
黃老師認為,每一項科目的學習都不能忽視價值教育,他鼓勵學生透過照顧動植物,學會尊重不同的生命,增強他們的歸屬感。
建立了Eco-Lab後,黃老師有信心鼓勵學生進一步了解大自然:「譬如一些環境教育,他們觀察到多些動物、植物,以後可以去外面,做多些環境中的教育,幫助他們對大自然了解。還有一些生命教育,照顧這些動物,培養他們的歸屬感,尊重不同的生命。」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個學生,過去讀書態度比較懶散,在照顧紅腿陸龜時,透過幫忙餵食和清理動物糞便,變得有責任感,主動性較強。
令黃老師驚喜的是,他發現在植物叢間不經意間多出了一個鳥巢,嗷嗷待哺的小生命更顯得實驗室生機勃勃。「其實大自然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探索,值得我們發問、值得我們了解的,都很希望同學可以更加了解我們的大自然,去更加愛護我們的環境!」
*********
近期,黃老師榮獲得第九屆司徒華獎「新晉老師組」獎項,他認為作為一名老師,有責任不斷創新,去為每一位學生著想,有的老師依賴多年使用同一款工作紙,但他並不是這樣,他覺得每一屆學生都有學習差異,水平或風格都不同,需根據學生的需要設計不同的活動,真正照顧到他們的需要。
黃老師繼續前行:「很希望學生繼續保持對於大自然的好奇心,因為很多同學被課本的知識、龐大的資訊量嚇怕了,其實生物科很特別的就是,跟我們的人、跟大自然、跟不同的動物、植物很相關的,如果我們失去了對於這些動物或者植物的興趣,其實我們就不會去做探索了。希望同學都保持對大自然的好奇心,主動去問多些問題,願意做更多的觀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