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北京當局承諾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給出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但美國總統氣候特使近日直言,相信中共氣候政策是「愚蠢且瀆職」。同時,前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承認,中方仍想在年度碳排放總量的數字上「打太極拳」給外國人看。

在去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和今年4月的全球領導人氣候峰會上,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都表示,中國將在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所謂「碳達峰」,是指碳排放不再增長;「碳中和」就是要採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抵消掉排放的所有二氧化碳。

這一承諾是否會履行?外界普遍持懷疑態度。

據美國政治網站「政客(Politico)」報道,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在5月12日向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表示,拜登政府不能僅「依靠某人的話」,來確保中方履行其氣候承諾。

「這不是一個以信任取勝的問題。」他說,「如果我們只是建立一種信任的事情,那將是愚蠢和瀆職的。」

克里4月中旬應邀訪華,與中共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上海舉行會談,就兩國的氣候變化合作以及將於11月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等交換意見。

他透露,當時與中方官員談到中共資助海外燃煤電廠時,談話變得「非常激烈」。

克里表示,要想讓中共在5個月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接受外界認為的「合法的東西」,美方必須繼續工作,因為現在「還沒有達到那一步」。他已經和歐盟外長們討論過一個統一戰略,以就氣候問題應對中共和其它國家。

一帶一路轉嫁煤電污染 中資銀行被指助境外伐林

美國對中共氣候政策的不信任,源於中方在環保方面的實際作為。

據美國之音報道,環保人士批評,中共雖然在國內制定減排目標,卻通過「一帶一路」向其它國家提供開發燃煤電廠的資金。這等於轉嫁污染,破壞全球的氣候效益。

據統計,中共為其它一帶一路國家興建中的煤電廠提供了四分之一的資金。這些容量總和達102GW(吉瓦)的煤電廠若建成,將佔全球煤電總容量的5%。但由於全球碳污染排放量是以國別來計算的,此類煤電廠未來所排放的碳污染量就不會掛在中國帳上。

綠色和平組織東亞區的全球氣候政策顧問李碩表示,「北京應該開始限制其對海外煤炭(電廠)項目之資助⋯⋯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前提出規劃,這將有利於中國。」

除了外判污染,中資銀行近日也被指資助境外森林砍伐。

據英國《金融時報》本月初報道,由全球非政府組織組成的聯盟「森林與金融」(Forests & Finance)分析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中資金融機構為一些從事大宗商品貿易的公司提供了150億美元貸款和承銷服務。其中,國有中國工商銀行是最大的貸款和承銷服務提供商,提供總價值達22億美元。而這些大宗商品與東南亞、巴西和非洲的毀林活動有關聯,加劇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報道指,這與習近平提出的「2060實現碳中和」目標背道而馳。

「碳達峰」峰值多少?中共打數字太極

另據「全球燃煤電廠追蹤(Global Coal Plant Tracker)」組織統計,中國境內目前營運中的煤電總容量約達1,023吉瓦,佔全球煤電容量的一半。

外界普遍認為,要達到減排的目標,中國應在2030年關閉至少五成的煤電廠,甚至在2040年前關閉全部的煤電廠,才能達到2060年碳中和的淨零目標。

但《紐約時報》撰文指,中共的「十四五(2021~2025)」規劃似乎沒有完全朝這個目標努力,而是給煤炭辯論的各方留下了立足點。

一方面,該規劃承諾綠色增長,除了建設核電站外,還將擴大水電、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能力,並表示到2025年時,非化石燃料將佔到中國能源消費的五分之一;而另一方面,規劃不但沒有給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制定絕對上限,反而暗示會繼續建設燃煤電廠。

今年1月底,中共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對陸媒表示,調研發現,「不少地方認為2030年前還可以繼續大幅提高化石能源使用量。」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也在今年3月發佈「2020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提出在未來五年裏適度增加煤炭消費量,在2025年達到42億噸。報告還稱,中國應該培養三到五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業」。

該協會在早些時候公佈的未來五年煤炭行業發展指導意見中寫道,「煤炭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和壓艙石作用不會改變。」

芬蘭赫爾辛基能源和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的首席分析師柳力(Lauri Myllyvirta)認為,中共正將「很多繁重的任務留給2030年以後」,「擴大老式經濟增長模式與促進綠色增長之間的核心矛盾似乎尚未解決。」

《紐時》指,關鍵問題不僅是中國的排放量何時達到峰值,而是達到多高的峰值以及達峰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大幅下降。

對此,前中共央行行長、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在上個月談「建立甚麼樣的碳市場」時稱,2030年碳達峰的目標明確了碳排放強度減少65%等,但排放總量究竟是多少還不清晰,各家分歧也不小。

他透露,年度碳排放的總量規劃顯然尚不清晰,這可能是出於兩種考慮:一是繼續不使用絕對量指標,可以數字上「打太極拳」,特別是打給外國人看;二是實際上中共自己的基礎數據工作沒做好,沒辦法拿出一致且可信的數據,並依此進行計量和規劃。#

-----------------------

4.16 搶修復印 重返報攤
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譴責暴力 絕不退縮】
請支持大紀元: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