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樹的盡頭是永恆的生命,知識樹的盡頭是死亡。科學家喜歡創新、扮演上帝,像魔法師一般。再利用創新事物換取商業利益,再左右政治,可以預見的結果將是死亡會在盡頭等待。
醫學、生命科學也一樣,複製生物,基因改造,這些除了好奇心之外,就是龐大的商業利益,說穿了就是可以賺大錢。從此人們逃避死亡,不管醫生如何告知,很多人卻相信人類可以突破醫學的極限,因此有些人的死亡變成漫長的過程。
過去,數星期會死亡的病人,如今可能延續很多年,雖然有意義地延長了生命,但是生活品質呢?臥床、呼吸器,或是加護病房。這些耗費大量金錢換取的生命背後又是甚麼?他們的餘生,多半是失能、殘破的,他們感恩了嗎?悟道了嗎?更加認識神了嗎?或是天天擔心惡化、復發、死亡的降臨!
病人問:醫師啊!救救我,我還不想死!
醫生說:你甚麼時候願意死?
病人說:無論如何,我都不要死?
醫生說:若能暫時存活下來,你想做甚麼?
病人說:我還有很多事要做,我還沒好好享受。
醫生說:舉例說說,有甚麼事想要完成啊?從最重要的,列舉到不重要的,列舉看看願望清單Bucket list ?
病人:(沉默)……死亡很可怕,我列舉不出來。我永遠都不可能準備好……
活錯了方向,等於白活一場,有人認為值得原地打轉,看看風景也可以。或許有人一覺醒來,才知道錯了,南柯一夢,終有覺醒開悟的時候。舉凡疾病、治療、復發、痊癒、死亡……這些都是救贖的過程。
生病不是罪,死亡不是罪,藉由生病,才會知道人類的渺小,藉由生病才會珍惜每一天平安的日子是多麼需要眾人的幫忙,需要風調雨順。死亡只是考驗結束的過程之一,不是及格、不及格,也不是獎勵與懲罰。死亡只是樂章的結束,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回頭看我們的病人,他們常說一輩子沒做甚麼壞事,為何會得此病痛折磨。我在一些前面著作中都提及,但當我反問他們,你做了些甚麼好事,比別人特別好的?這時他們無言回應了。諸惡莫做,沒有錯,很多人奉公守法,但諸善奉行,就端看個人的修為高貴,與憂國憂民的奉獻心。很多人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可惜沒去認真奉行。
該是這樣說的,我們心存善念,心中有至高無上的神、宇宙創造者,我們至善的心,本來就是神的一部份。我們也有神的影子,我們諸善奉行是本著初心,並不刻意去討好任何神鬼。朝聞道,夕可死。我們盡完了報身的功課,在這一世中,做鹽做光,為社會盡力。報身已盡,成就了法身。這是個圓滿的過程,是歡喜接受的能量轉換,是恆久不變的幻化,重生。
***
多年前我有一位同事,他得到肝內膽管癌,這種癌症除了手術切除乾淨,別無他法,一旦轉移,只能緩和治療。但是他曾經在美國波士頓市Dana Farber 癌症臨床試驗中心做過研究員,那兒是全球研發中心,進行很多未上市的早期臨床試驗。所以他登錄了各式各樣的臨床試驗。
罹病後他總共存活了15個月,比一般未接受治者多了3到4個月。但是治療期間進出醫院5、6次,包括切除轉移腫瘤,各種標靶治療、化療。算一算在家休養的日子不到5、6個月。有品質可以出來走走的日子,不到幾個月,因多數時間在接受治療,包括副作用、不良反應的治療。
我們暫且不論有多少財務衝擊、經濟效益值(ICER)值多少。試想這段人生最後15個月他在想甚麼?化療、手術、標靶治療等等副作用,發燒、疼痛、虛弱無力、沒有食慾,這些生活品質指標應該將活得久的日子除以2,只剩下不到8個月。又再扣除住院治療的日子,剩下來能夠平靜過舒服些的日子實在所剩無幾。
值得還是不值得?
所以醫師沒有盡告知實情的責任,沒有在新科技實施前,充份讓病人知道這些治療的效果是暫時的。
病人應利用這段症狀比較改善、腫瘤縮小的期間,好好準備如何善了臨終的安排,所謂在積極治療下做最壞的打算。立遺囑、道別、道謝、道歉、道安。看看仍有甚麼末了的心願,仍有甚麼遺憾沒有。
這時候不應該仍停留在否認、憤怒、沮喪,討價還價的面對壞消息的初期心理機轉。醫者除了癌症緩和治療外,能給予身心靈的支持嗎?尤其有些病者有譫妄及靈性困擾的問題,都是未被滿足的需求。◇
——節錄自《隨時放得下的功課》∕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