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中國當局有組織地掀起了新一波民族主義浪潮。這波浪潮最早顯示出的跡象是3月初,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上,習近平的一番「中國已經可以平視世界」的言論。隨後,中美外交高層在阿拉斯加會談中,楊潔篪等中國外交官主動發動「戰狼外交」攻勢,中國國內官方媒體第一時間進行了大規模宣傳;在歐盟加入對中共新疆官員的制裁行列後,中國也少見地迅速對歐盟國家官員進行反制裁。這一波民族主義浪潮的最新發展就是,圍繞新疆棉問題展開的抵制Nike等西方大公司的全民運動。種種跡象表明,這是有預謀、有組織地安排,由中共當局在背後主導的一場民族主義動員。值得分析的問題就是:為甚麼現在要發動這樣一場大規模的、全方位的民族主義動員?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動機:

首先是跟中共建黨百年有關。習近平執政的一個重點,就是重新建立黨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全面控制,恢復和確保中共的領導權威。今年的建黨百年紀念,就是一個中共不會放過的機會。而中共長期以來把自己的合法性建立在經濟發展和民族強大上,現在經濟發展充滿危機,唯一剩下可以動員民眾支持的,就是中共可以帶領中國走向強大這樣的一個論述,民族主義動員有助於鞏固中共一黨專制的合法性。

其次跟習近平本人有關。眾所周知,明年中共二十大領導層換屆,習近平對於連任有勢在必得的決心,但黨內也存在不少雜音。反對習近平連任的聲音雖然無法公開發表,但是對習近平來說,仍然是一個隱患。此時如果中共作為全球圍剿的對象,習近平不僅可以要求全黨放下分歧,團結一致以對抗圍剿,而且還可以通過塑造自己強硬立場的形象,來進一步說服黨內不同派系認可他永久執政的必要性。

第三個動機是長遠打算。在全球化受到疫情衝擊,中國經濟發展的全球化紅利也消耗殆盡的前提下,中國依靠與世界貿易關係來拉動經濟增長的前景日益暗淡,這就是當局提出「內循環」的根本原因。中國不一定希望回到閉關鎖國的狀態,但是被迫要重新「自力更生」是中共必須面對的挑戰。而民族主義動員,可以把經濟上困境的焦點,用政治上的民族主義熱情來稀釋淡化,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未雨綢繆。

第四個動機是經濟因素。隨著「內循環」政策的提出,如何扶植和壯大中國的本土品牌,是中共面對經濟危機必須考慮的事情。發起大規模抵制西方品牌,其中不乏藉機壯大本土經濟的用意。不難預料,接下來我們會看到中國官方對於「使用國產貨」的大力宣傳。

最後一個可能的動機跟台灣問題有關。不管是對於中共還是習近平本身來說,解決台灣問題都關係到他們的統治基礎,是他們在未來十年要做的事情中的重點。一旦要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民族主義動員就是必不可少的。這一波民族主義動員可以看作是一次測試,測試中國社會內部可以調動的民族主義資源的力量,為未來解決台灣問題開始進行評估。

這一波新的民族主義動員背後的政府操作痕跡太過明顯,一波接著一波的動員,也不是單一事件可以解釋的。習近平和中共進行這樣的操作顯然有複雜和多因素的政治盤算,只是這樣的如意算盤是否能夠成功,其實還需要觀察。#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