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周五(3月26日)刊文說,人造憤怒可以是一種強有力的政治武器,但它也很容易失控——尤其是在一個不允許其它觀點、只有一手遮天的輿論引導的大環境下。
H&M等全球主要時尚品牌目前在中國面對的情況就是如此。在這些外國品牌商因為擔憂新疆存在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為——包括強迫勞動和大規模關押維吾爾族人——決定不使用新疆地區的棉花後,陷入中共國內的抵制風潮中。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者市場,一日之間,淘寶等電商平台,甚至是百度地圖和滴滴出行等乘車服務都將H&M的店舖抹去。
人造憤怒給在華西方品牌商釋放信號
《華日》說,這次直接針對H&M的責難幾乎是史無前例的,但同時也向在中國經營的西方消費品牌商發出了一個令人深感擔憂的信號。
第一,中共政府可能在煽風點火中扮演重要角色,即使它們沒有直接放火。這次共青團微博帳號率先引領的攻擊H&M新疆政策聲明,其實是幾個月前的舊事。
過去因中國國內不斷變化的民族主義紅線,被中共政府盯上、遭受抵制的外國公司名單已經變得很長,比如: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南韓零售品牌樂天、聯邦快遞和連鎖酒店萬豪等等。接下來,誰也無法預知哪個品牌會因為甚麼成為新的攻擊對象。
第二,這次抵制事件發生的時間點是在歐盟自天安門事件以來,首次就中共人權問題宣佈制裁;北京在怒火焚燒前,挑出一家歐洲公司進行懲罰象徵意義明顯。
「(中共的)目的可能是為了給歐洲製造巨大的痛感,使歐洲今後不敢再與美國協同、在人權或其它問題上採取進一步的反擊措施。」報道中說。
西方品牌或需要在道德與金錢之間選擇
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周四(3月25日)書面回覆美國之音說:「一般而言,在商業政治化持續升高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面臨進退兩難的艱難處境。一方面,歐洲的民意要求企業要清楚地展現出負責任的社會責任原則。但另一方面,如果(企業)他們表現出負責任的一面、並確保供應鏈不受非議,就會被視為做出抗中(抗共)的表態,因此又遭到中國民眾的強烈反彈。」
《華日》表示,在目前的這種背景下,西方消費品牌將越來越多地不得不在本國客戶和中國客戶之間作出選擇。一方面,本國客戶認為,像新疆這樣的人權迫害是可恥的;另一方面,中國客戶則往往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政府正在做甚麼,並且身處國內媒體包圍,這些媒體將任何對北京的批評都描繪成是外國試圖打壓中國的虛偽行為。
人造憤怒也可能失控 尤其在嚴密監控社會
報道說,只要中國的媒體格局仍然像今天這樣受到嚴格控制,中國與西方的整體關係仍然充滿矛盾,外界可以想像,現在的緊張情況很難會得到改善。
這一點尤為重要,可能像雙刃劍。「並非所有的網上批評最早都來自北京,有時是官方帳號跟隨所為,這就使得外界難以預測事件(何時)爆發,也難以通過幕後小動作來解決。」文章中寫道。
同樣地,人造憤怒或可能成為一種強有力的政治武器,但它也很容易失控——尤其是在一個不允許其它觀點、只有一手遮天的輿論引導大環境下。
報道提醒說,現在的情況對外國公司或政府決策者也都是一個考驗和艱難選擇。
中共官員長期將中共渾殽於中國民眾,造成西方政府及企業自我審查,中共並釋放懲罰中共政府或中共官員就等於對抗中國、反對中國的錯誤信號。而部份外國商團為了中國市場利潤、也可能選擇繼續委曲求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