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駐中國大使吳若蘭(Caroline Wilson)日前透過微信公眾號發文表示,英國媒體獨立不受政府干預,中共卻打壓新聞自由、壓制言論、媒體姓黨,遭到中共喉舌及五毛攻擊,中共外交部隨後也對她提出「嚴正交涉」。分析認為,英駐華大使文章打到了中共痛處。
路透社3月9日報道稱,中共外交部歐洲司負責人當天召見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指她作為英國駐華外交機構最高級別代表,通過官方平台發文為受制裁的個別外媒鳴冤叫屈,「刻意混淆新聞誹謗和新聞監督」,「顛倒黑白、操弄雙標,這一做法同外交人員身份及外交機構職能嚴重不符」,對其提出「嚴正交涉」。
北京時政觀察人士華頗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現在是戰狼外交,除對美國和俄羅斯有所忌憚,對待歐洲國家,覺得現在實力比他們超強,越來越不把他們放在眼裏,「敢叫板它(中共),戰狼肯定不客氣,就得去撕咬、制裁。」
2020年10月,吳若蘭出任英國駐華大使。她曾在中國北師大學習中文,對中國文化非常熱愛,活躍於社交媒體。吳若蘭大使在自己的影片網誌中記錄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吸引了大量的中國粉絲,她也經常與網友互動。
3月2日,吳若蘭用中文在英國駐華使館微信公眾號發表署名文章《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文中表示,外國新聞媒體針對中共政府的批評並不意味著相關記者不喜歡中國,而是出於誠意地行使監督政府並確保人們能獲得準確信息的角色。
文中寫道,外國媒體在中國的行為是獨立的,並監督本國與中國政府的行為。在英國,媒體被稱為「第四產業」,任何話題記者都可以去採訪政治人物,並提出尖銳問題,還可以做調查報道,披露不法,為弱勢群體發聲。
她還表示,部份中國媒體「也能秉承『輿論監督』原則並提供批判性報道」,而很多中國記者和企業都支持給予「更多空間的媒體自由」。但中國媒體不同於外國媒體的是,「中國媒體只能在政府允許的條件下進行批判性報道」,「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必須姓黨」。文章最後引用《費加羅報》座右銘「倘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亦無意義。」
吳若蘭的這篇文章很快遭到中共禁止轉發。3月3日,她在Twitter上發圖文表示,「好像有人不想讓我的文章被分享一樣。」而截圖顯示,她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的文章已經被平台禁止轉發。
Seems like someone doesn』t want my article to be shared https://t.co/sbyRwPVZga pic.twitter.com/bPt4rHM50V
— Caroline Wilson (@CWilson_FCDO) March 3, 2021
吳若蘭的文章還遭到中共喉舌《環球時報》和大批五毛攻擊,指責她虛偽。《環時》稱,「中國人民反感的,不是西方媒體的批評,而是他們的雙標。」說「吳若蘭只提中國驅逐西方記者,不提美國驅逐中國記者,有後果無前因。」
吳若蘭在推特上表示,堅持自己文章中的立場,指出中國駐英大使可以在英國主流媒體上自由發表了一百七十多篇文章。
華頗認為,吳若蘭堅持立場是在捍衛言論自由的觀點,「她也說出了一個事實就是,駐英中國大使可以隨便在英國媒體發表文章,英國駐華大使在中國媒體上卻不能發文章,她當然要堅持。」
華頗表示,中共與西方交往幾十年中一直以來對國外媒體都是進行雙標,是眾所周知的。「中國媒體在西方國家受到甚麼樣的待遇,而西方媒體記者在中國受到甚麼待遇,就不必言了。」
現在中共對待國際批評也採取兩手回應,華頗說,一是拿國際慣例規則說事,一是說中國特色,「它接受外國的東西時就說與國際接軌,拒絕的時候它是中國特色。它在其它國家發表文章時利用了該國的民主制度的言論自由,不能限制我的輿論,但在中國,它輿論嚴控,所以,怎麼都是它說。」
吳若蘭在文章還提到,外國駐華記者俱樂部在本周一(8日)發佈的關於媒體自由的年度報告顯示,中國在2020年出現了30年來最大規模驅逐外國媒體出境的事件。
華頗表示,吳若蘭文中的言論實際上是打到了中共的痛處,「她的文章直指中國的政治制度,主要是言論自由的問題,這個在中國一直是嚴控的。雖然她是英國駐華大使,但在中國,跟中國人的境遇都一樣,敏感詞一出來機器就封殺,所以,她的文章肯定會被封殺。」
「這也是當局立即組織進行輿論反擊的原因,這就是所謂的中國特色。」華頗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