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時事熱點,播報真實資訊。大家好,歡迎收看西岸觀察,我是林驍然。今天是1月25日,星期一。上一期節目播出後,很多網友非常關注國民警衛隊的後續情況。因為被媒體廣泛報道,加上有議員和州長抗議,1月21日晚,被趕到國會大廈地下停車場的士兵們,重新被請回國會大廈內,國會大廈警局改變態度,對外聲稱感謝隊員們在總統就職典禮期間的服務。

《紐約郵報》的記者發現,剛剛過去的23日,來自各州的國民警衛隊士兵,享受到了專人的VIP導覽服務,參觀了國會大廈內的歷史遺蹟。為甚麼說是VIP服務呢?疫情以來,從去年3月開始,國會大廈的對外參觀項目就被喊停了。為了安撫軍心,當局在車庫事件之後,特別安排了這次參觀活動。

防暴亂? 國防部要求國民警衛隊不撤軍

拜登就職典禮已經結束,政權平穩過渡,但是目前DC仍保留大批駐軍。不僅民眾有疑惑,就連士兵也被搞糊塗了。率先報道車庫事件的新聞網站Politico稱,各州派遣到DC的2.5萬國民警衛隊員中,已有1.5萬人陸續被撤回,但到2月初,國防部計劃繼續保留1萬兵力,至少會有5000兵力會在首都待到3月中旬。今天的國防部記者會上,五角大樓官員對外證實了這一消息。

有士兵對Politico抱怨,此次派駐DC,任務非常不明確。一般說來,士兵執行任務,進入所謂的「戰鬥區」(combat zone),都要有明確針對的對象。但是當前的情形來看,所有的敵人都是假想的。民主黨主導的國會和政府遲遲不肯撤軍,表面上似乎就是要製造一種緊張和對立的氣氛,說是為了防範類似衝擊國會的暴亂,實則是有其政治目的的。

今天傍晚,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正式向參議院遞交了針對前總統特朗普的第二次彈劾指控。十多名民主黨議員戴著口罩,神情凝重,列隊走過國會長廊,來到參議院遞交了彈劾提案。這些人都是由議長佩洛西任命的。而國會眾議院早13日就通過了彈劾案,當時距離特朗普任期屆滿僅剩一周的時間。特朗普也成為歷史上唯一兩度遭到彈劾的總統,刷新了歷史紀錄。有評論說,特朗普口中「瘋狂的南希」,是在抓住一切機會施加報復。

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已宣佈參議院將在2月8日那周開始進行彈劾審訊,所有100名參議員明天將宣誓成為陪審員,預計彈劾會持續到3月中旬。也就是說,大批軍隊留守DC,是為了保證彈劾審訊能夠順利進行,防範發生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據說,網上有陰謀論者相信,特朗普會在3月6日這天舉行自己的第二任期就職典禮。

「牛角男」反水 成彈劾特朗普的證人?

民主黨彈劾特朗普,藉口只有一個——「煽動支持者衝擊國會」。空口無憑,需要有證人作證才行。現在證人也浮出水面了。這是《國會山》報的報道,新聞題目是「律師表示,國會大廈暴徒聲稱他被特朗普『欺騙』了」。

這位赤裸上身、手握長矛、頭戴牛角的所謂特朗普支持者,在國會事件後,立即登上所有媒體的大小版面,儼然成為成千上萬「川粉」的代表。報道稱,這個「牛角男」真名叫錢斯利(Anthony Chansley),來自亞利桑那州,1月9日被警方逮捕。據說,他進入國會後,留了一張恐嚇副總統彭斯的紙條。「牛角男」的律師說,特朗普堅稱大選舞弊,導致他採取了行動。而他現在「非常非常後悔」,聲稱「不僅被特朗普欺騙了,還因此採取了行動」,犯了不該犯的錯誤。

關於國會暴力事件,咱們不過多回顧了。之前的節目中我也提到過,特朗普在集會上只號召支持者要進行和平的遊行,所謂的「鬥爭」字眼針對的是揭露大選舞弊,但被左媒和政客過份解讀為慫恿大家衝擊國會,威脅議員。而實際上,真正衝在前面和打破國會玻璃的,被證實是混進去的極左派份子安提法(Antifa)和黑命貴(BLM)。但是民主黨和左媒一直在迴避這個事實。

當時進入國會大廈內的大約有800人,他們沒有採取任何暴力行為。調查人員發現,這些人沒有武裝,也有影片證據顯示,是國會警察故意放他們進來去。過程中,一名手無寸鐵的女性特朗普支持者被國會大廈的安保人員開槍射殺,至今槍手的信息也沒有對外公佈。此外,當局聲稱另有幾名民眾和一名警察死亡,但是這些人的具體情況直到現在也沒有公開。有媒體報道說,司法部正在辯論是否撤銷對所有闖入國會人員的指控。

憲法學者:特朗普倡導和平 彈劾平民違憲

特朗普已經離任,但口稱「團結」和彌合「分裂」的民主黨人依然不依不饒。對此有學者指出,此舉不僅違憲,還會加劇美國社會的對立和衝突。

哈佛大學法學院名譽教授德肖維茨(Alan Dershowitz)是著名的憲法學者,也是特朗普反擊彈劾、辯護律師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他最近接受英文新唐人採訪時就指出,特朗普在國會聯席會議期間要求舉行和平的愛國示威並沒有實質提倡暴力舉動,而在美國法律界,一直以來都有區分倡導者和行為者的習慣,也就是說法律應該追究犯罪的人,而不是發言者。

他認為,就算是民主黨人成功通過了彈劾案,也是違憲的。因為特朗普已經是一介平民,他完全可以採取法律手段,向聯邦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推翻彈劾指控。而且該彈劾並不能像民主黨人所認為的那樣,可以阻止特朗普在2024年競選總統。

對此,威斯康辛州前共和黨籍州長沃克(Scott Walker)依據美國憲法第二條第四款,也指出國會在浪費納稅人的時間和金錢。因為憲法寫得很清楚,已卸任的總統、副總統以及政府的文職官員不得面臨彈劾審判。

拒絕主持審判 騎牆派羅伯茨不趟政治渾水

彈劾涉嫌違憲,民主黨鋌而走險。據說,現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John Roberts)臨陣打起了退堂鼓。按照憲法規定,一旦進入彈劾審判程序,在參議院的辯論將由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主持。但有報道稱,羅伯茨已經表示了,將不會主持這次審判。

羅伯茨雖說是個保守派,但在很多關鍵裁決中,倒向了自由派,被認為是最高法院中的騎牆派。這一次,他再次體現出騎牆派的本質,沒有對外說明自己為何拒絕主持此次針對特朗普的彈劾審判,但是不甘願趟政治渾水的意味濃厚。

對於羅伯茨的決定,已有民主黨議員痛批他是在逃避責任。據傳,民主黨控制的國會將退而求其次,將由參議院臨時議長利希(Patrick Leahy)扮演首席大法官的角色,而利希是參院最資深的民主黨人。有共和黨議員提出批評,認為利希主持審判將造成利益衝突,因為2020年2月特朗普首次彈劾審判期間,他曾支持就兩項彈劾條款而給特朗普定罪。也有議員說,如果首席大法官不主持,那麼彈劾審判就是不合法的。

難獲多數票 CNN稱彈劾成功機率極低

要想彈劾成功,參議院至少要有三分之二的議員贊成才能通過,也就是說,民主黨至少要爭取到17名共和黨才行。就連左媒CNN也報道說,此次彈劾的成功機率極低。據說,仍有部份共和黨參議員同意彈劾,包括羅姆尼(Mitt Romney)。羅姆尼曾公開表示,特朗普煽動了所謂的叛亂,而這是可彈劾的罪行。去年3月,特朗普首次被彈劾時,羅姆尼當時是唯一倒戈同意的共和黨人。

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共和黨內,但凡傾向於彈劾的議員都面臨著來自基層選民的巨大壓力。身為眾議院共和黨團第三號人物的切尼(Liz Cheney)由於帶頭支持彈劾特朗普,如今正面臨黨內抗議。本周,她所在的懷俄明州就有一場針對她的大型罷免活動。

不會組建新政黨 特朗普將助共和黨贏中期選舉

樹欲靜而風不止。民主黨推動彈劾,再次把焦點轉移到了當事人特朗普的身上。而很多人也非常關心他的現狀。

剛剛過去的周末,是特朗普卸任之後的首個假期。有媒體發現,他連著兩天前往佛州西棕櫚海灘的高爾夫俱樂部打球。一些支持者守候在特朗普車隊的必經之路,揮舞美國國旗和拿著「仍是我的總統」和「特朗普贏了」的標語牌熱烈迎接,特朗普也在車內揮手致意。記者發現,特朗普穿著白色POLO衫,戴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紅帽,打球間歇還時不時地停下來刷手機,疑似關注新聞。

特朗普承諾會「回歸」,媒體紛紛猜測他會組建新的政黨,名曰「愛國黨」」(Patriot Party)。據說,最近幾天,在谷歌上搜索「愛國黨」的數量猛增,比「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搜索量還要多。而在推特上,早在2020年12月就出現了一個名為「愛國者黨」的帳號,黨徽是一頭雄獅,大有「愛國獅」對戰「民主驢」和「共和象」的架勢,而據說創辦人是愛達荷州一名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

也有網友發現,在聯邦選舉委員會(FEC)的官方網站上,已經有人搶先註冊了「愛國黨」(Patriot Party)的稱號。註冊時間是1月22日,地址不是特朗普所在的佛州,而是佐治亞州,財務主管及簽名人是一個叫高爾(Michael Gaul)的人。

不過,根據霍士新聞的報道,特朗普已經放棄了建立第三政黨的計劃,目前會將集中精力放在幫助共和黨贏得2022年的中期選舉上,期待重新奪回參眾議院。對外發佈這一消息的是特朗普2020年競選團隊的高級顧問米勒(Jason Miller)。

延續MAGA理念 挺川者選州長

今天,美國媒體廣泛報道,兩名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將競選州長。曾擔任白宮新聞發言人的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宣佈,將競選阿肯色州州長。

桑德斯宣佈競選的影片中,開篇就是特朗普和軍人在一起的鏡頭,她的政綱也和特朗普的理念一致。她說,隨著左翼激進份子掌控華府,州長成為最後一道防線。而她作為州長,將捍衛公民的第二修正案權利,言論自由和宗教自由,以免於社會主義和暴政。

「枕頭哥」林德爾(Mike Lindell)說特朗普的忠實支持者和好友。他的枕頭生意非常成功,但最近因支持揭露舞弊而遭到打壓。他對媒體說,他正在考慮競選明尼蘇達州長。林德爾則說,特朗普總統對他說,如果他競選明州州長的話,他已經答應會支持他。

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裏了。如果喜歡我的節目,就請點讚、訂閱和轉發吧。咱們下期再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