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羨茶是中唐以來的貢茶,深受帝王喜歡,它以湯清、芳香、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天下。中唐著名詩人盧仝在一首與茶聖陸羽《茶經》齊名的茶詩中寫道:「天子須嚐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可見陽羨茶之份量和魅力。宜興陽羨茶歷來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被列為貢品。

宜興地處長江下游蘇、浙、皖三省之交的中心腹地,東部是煙波浩渺的太湖,南部是天目山餘脈,群巒起伏,風光綺麗,氣候宜人。宜興歷史悠久,古稱荊溪、荊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置陽羨縣。中唐以來一直是皇家的貢茶產地,發端於宋、興盛於明的紫砂陶更是舉世聞名。

宜興山區青山逶迤,綠帶縈繞,有「茶的綠洲」美譽(Fotolia)
宜興山區青山逶迤,綠帶縈繞,有「茶的綠洲」美譽(Fotolia)

宜興的產茶歷史,應早於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東漢末期。成書於東漢末年的《桐君錄》中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之說。晉陵是今天常州的別稱,而自古以來常州轄區內多產茶的僅有陽羨。早在三國孫吳時代,宜興產茶就名馳江南,當時稱為「國山茶」。「國山」,即今之離墨山。據《宜興縣誌》載:「離墨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頂產佳茗,芳香冠它種。」 

唐代貢茶,芳香冠世

陽羨茶在唐朝達到了空前鼎盛。茶聖陸羽為撰寫《茶經》,曾在陽羨南部山區作了長時間的考察,認為陽羨茶「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唐朝中期,李棲筠任常州太守時,有山僧進陽羨茶,陸羽品為「芳香冠世,推為上品」,「可供上方」。

經過陸羽的推薦,陽羨茶名一天下,聲喧一時,並被納為貢茶,上供朝廷。陽羨茶又稱晉陵紫筍,也叫陽羨紫筍,每年貢茶萬兩。

據史籍記載,唐肅宗年間,每到產茶季節,常州、湖州兩地太守便匯集於宜興茶區,朝廷特派的茶吏、專使、太監於此設貢茶院、茶舍,專司監製、品嚐和鑑定之職。採摘下來的嫩茶焙炒好,要分五批通過驛道,快馬日夜兼程,趕送京城,務必趕上朝廷的「清明宴」,謂之「急程茶」。當時詩人李郢有詩云:「凌煙觸露不停採,官家赤印連帖催……驛路鞭聲砉流電,半夜驅夫誰復見?十日皇城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

宜興陽羨茶不僅得到朝廷帝王的賞識,也備受歷代名士之盛讚。唐詩人杜甫、白居易、杜牧等均曾為陽羨茶吟詩作賦。宋代蘇東坡在「耳根洗盡功名話」以後,更是愛上陽羨香茶、甘泉,他卜居陽羨,寫下了「雪芽我為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山」的名句。

元代時,進貢的陽羨茶數量十分可觀,據《萬曆志》卷四記載:「每年貢薦新茶九十斛(一斛合今天的33.5升),歲貢金字末茶一千斛,茶芽四百一十斛。」到了明代,陽羨茶依舊是貢品。明代的製茶工藝、飲茶習慣有了較大改變,葉茶(片茶)逐漸取代了末茶,綠茶製作工藝基本成熟,在沿用煮茶法的同時出現了沏泡茶的方法,並且開始用紫砂壺泡茶。

湯清 芳香 味醇

「陽羨貢茶」,產於宜興的唐貢山、南嶽寺、離墨山、茗嶺等地。據《宜興縣誌》記載:「在縣東南三十五里,臨罨畫溪,以唐時產茶入貢故名,金沙寺即在其下。」這也就是今天的宜興唐貢山、唐貢村的由來。

陽羨茶湯清、芳香、味醇。明代周高起,在他的《洞山茶系》中讚曰:「陽羨茶」以「淡黃不綠,葉莖淡白而厚,製成梗極少,入湯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無之外」。

陽羨春茶多在穀雨前採製,陽羨雪芽採摘細嫩,製作精細。外形纖細挺秀,色綠潤,銀毫顯露,香氣清鮮幽雅,滋味濃厚清鮮,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幼嫩,色綠黃亮。陽羨雪芽經高溫殺青、輕度揉捻、整形乾燥、割末貯藏等四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茶品質特徵為:外形緊直勻細、翠綠顯毫、內質香氣清雅、滋味鮮醇、湯色清澈、葉底嫩勻完整。

用宜興水質上乘的金沙水泡陽羨茶,盛於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夏不易餿的宜興特有的紫砂壺中,早已成為「江南飲茶三絕」。◇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