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神經肌肉疾病類型多,但因臨床症狀相似,患者多半不知道該去哪一科諮詢,經常在各大醫院診間流連數年仍找不到病因,不但身心交瘁,也延誤治療時機,造成肌肉功能受損與難以恢復的遺憾。
一位患者的發病與確診經歷
艾爾莎(化名)在高中時首次發病,一開始是腿部無力、背部疼痛,走路也越來越慢,原本以為是自己太累,後來就連站立都有困難,於是只好前往就醫。一直四處就醫的她,遲遲無法找出為何雙腳肌肉日漸萎縮的原因,直到某日她出車禍被送往醫院,醫生與護理師研判應把她轉診到神經內科,最後確診為「肢帶型肌肉萎縮症」。
艾爾莎在確診罹病後,經常主動分享自身經驗,希望能讓民眾與醫護人員更了解這個疾病,也幫助在各科診間輾轉流連的患者,但沒想到第一個受惠者竟是她的弟弟。她的弟弟也是在高中時首次發病,艾爾莎立刻請家人帶弟弟到神經內科就醫,幸好很快就確診,弟弟立刻得到很好的照護,也省去輾轉流連各科診間的奔波之苦。
罕見神經肌肉疾病不易察覺
耕莘醫院病理科主治醫生陳燕麟說,罕見神經肌肉疾病雖然類型眾多,但在發病初期的症狀都很相似,例如:肌萎症、龐貝氏症等,都是因為先天基因缺損或變異而導致肌肉細胞功能逐漸喪失,進而出現肌肉萎縮無力、起身或站立困難、走路越來越慢,甚至走不動的情形;其中肌萎症是一群多樣性肌肉退化性疾病的統稱,根據影響的部位分成不同類型。
罕見神經肌肉疾病除了症狀相似、不容易確診之外,在發病初期的症狀較輕微,許多患者不易察覺,或是容易忽略疾病警訊,常見舉手越來越無力、雙腳無法跨大步伐,或是坐下起身時感到無力等。多數患者會誤以為是年紀大的正常退化,或是腰椎壓迫、骨頭出問題,因此多選擇去推拿,或是到骨科、復健科就醫,就這樣流連各科診間數年後,才轉診到神經內科就醫。
進行自我檢測與基因檢測
陳燕麟建議,如果出現起身困難、舉手無力、走路搖晃、容易跌倒等疑似肌肉無力的症狀,可以先做一些平日較感吃力的動作自我檢測,例如:快速蹲下、起立或一次踩跨2~3階樓梯,還有與同年齡者比較後發現肌肉功能較差,應及早前往神經內科求診,視情況進一步接受基因檢測,才能及早確診並選擇適合的藥物或照護方式,以減緩肌肉功能持續惡化。
陳燕麟補充說,罕見神經肌肉疾病患者的肌肉一旦受損嚴重,將無法回復到原本正常功能。目前部份罕見神經肌肉疾病,例如:龐貝氏症、部份類型肌萎症等,皆已有治療方式,只要及早確診治療,或許有機會避免肌肉功能持續受損惡化而影響生活品質。
分享自身經驗幫助更多患者
陳燕麟分享,他本身也是肢帶型肌萎症患者,原本是一個愛運動的陽光男孩,同樣經歷過流連各科診間才確診;而且當知道這是個開刀也無法治癒的疾病時,他也曾經久久無法平復心情,但後來選擇不向命運妥協,轉換自己的心境,開始鑽研罕見神經肌肉疾病,希望能通過病理科的檢驗技術來幫助更多患者。
陳燕麟認為,雖然疾病限制了身體,但卻無法限制心靈。在此衷心希望搭起社會民眾與患者之間的橋樑,讓更多人瞭解肌萎症,並且能創造一個對罕見神經肌肉疾病真正無障礙的友善環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