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準備
我喜歡旅行,用那種和一般人不太一樣、有點深度和生活況味的旅行方式。
四十歲那年,我送自己的禮物是一個人去古巴玩三個星期,行前我買了一本西班牙語的學習教材,把多年前學過的西語複習起來,一邊安排行程,一邊讀一些關於當地文化和社會的書籍或文章,旅行其實從行前準備就開始了。
我計劃在六月底出發朝聖。
聖誕節放假期間,我開始看官網上的相關資料,大致把行程和其他朝聖者的經驗看了一下,心裏有個底。一月除了全職的工作之外,我有好幾個自己的大小項目要完成,忙到人仰馬翻。二月中差不多喘完氣回完神的時候,同事西芙琳問我要不要一起參加一個活動,那天晚上我們本來約了去喝杯小酒的。
看了那個活動的地點和內容,我笑了。地點在尼達羅斯朝聖中心,活動是奧拉夫咖啡館的講座系列,內容是尼達羅斯教區在中古時代與羅馬教廷的關係。
呃,好像一個功課遲交的小孩被老師提醒一樣,我毫不猶疑地答應去聽那場講座。後來喝酒的時候,我和西芙琳說起我的朝聖計劃:
「妳好像是聖奧拉夫派來提醒我這回事的使者呢!」
她也笑了。原來她十年前也曾經是個朝聖者,一個人走完七百多公里的西班牙聖雅各之路,當時的她覺得人生有點迷惘,需要一些時間獨處。這麼多年下來,她身邊的朋友沒有人和她一樣成為徒步朝聖者,這會兒她終於把朝聖的接力棒,交給了我。
從「聖奧拉夫路徑」的官網上,我看到「北歐朝聖者」這個小公司提供安排朝聖食宿的服務,於是寫郵件去詢問。我想專心走路,如果有人可以幫忙把行程和食宿都安排好,那就太理想了。
公司的負責人儒本很快就回覆了我的郵件,回答了我的各式問題,他是一個荷蘭人,曾經在瑞典中部居住多年,也走過「聖奧拉夫路徑」,和他聯繫起來很愉快。
我的初步行程大致擬定好了:六百多公里的路(官網的里程數有低估之嫌),二十九天走完,中間不休息。
朝聖的大旅行出發之前,身心應該怎麼鍛鍊?北歐冬日漫長黑暗,一般很容易怠惰成沙發馬鈴薯。為了維持體力,我報名參加四月初在荷蘭鹿特丹舉行的四分之一馬拉松,十公里多的跑程,讓自己冬天有維持運動習慣的動力。
這是我第一次出國跑馬,那個周末天氣很好,和一萬五千名跑者一起上路,氣氛很嗨。鹿特丹馬拉松是荷蘭知名的路跑盛事,在那裏我目睹一個城市為了舉辦這種大型活動投注的官方資源和民間活力,挺感動的。
四月中,我親愛的外婆百歲高壽離世了。趁著復活節假期我回台奔喪,逛書店時我看到蔡璧名老師的新書《醫道同源: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這彷彿是外婆送我的禮物。
一個人六百公里的徒步朝聖在即,我心意堅定,卻免不了緊張,怕迷路、怕身體無法負荷。這樣的旅行,是身體的磨練,更是心的鍛鍊。所以在行前準備的時候,身心都需要調整。
我決定帶著東方的哲學和養生思維,去走這條西方的朝聖之路。
幾年前回台時,兩個朋友不約而同地送了我兩本蔡老師的書:《穴道導引》和《正是時候讀莊子》。某天早上我讀著《穴道導引》,認識了更多穴位和簡單的操練方式。突然間,我感到一股心安,「不要怕!」我對自己說。相信自己,相信冥冥中的安排,一些都會很好。因為那個「好」,是由我自己的心來定義,不是別人。
讀蔡老師新書的序,我讀到淚流滿面。其實她寫的很多東西,我似乎已經在這幾年的生活中實踐了。人生的功課,用這麼棒的形式出現,我真的太幸福。這本書像是一堂照顧生命的哲學課,讀完之後,我會好好走我該走的路,並學習珍惜生命的每種面貌、每一刻。◇(待續)
——節錄自《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 暖暖書屋出版公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