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女兒突然問我:「為甚麼要唸博士呢?會不會花很多錢?媽媽,你有沒有想唸博士?」於是我利用短短的早餐時間,跟孩子們聊到對自己的期望與規劃。

我告訴女兒唸博士是對某個專業很有興趣、想要鑽研,大部分有獎學金、錢不會花很多,但花下去的時間和青春卻很多。如果不是打算一輩子鑽研一個領域, 以後還有機會繼續發展,那不一定要去唸博士,有興趣唸個相關的碩士也可以。唸了博士沒有繼續應用與研究這門專業,花下去的時間和青春無法回收,有些人會覺 得可惜。

我和女兒分享,媽媽曾經有三次很想繼續唸博士。第一次是碩士畢業那時候,真的很想繼續唸書,也拿到了申請,不過那時候大家反對,家人寫了一封很長很長的信給我,就決定先回國就業。

第二次是結婚後還沒小孩前,與身邊的學長姐討論,有個學姐勸我先生孩子再考慮,免得以後對自己的人生後悔(還好我接受了這個建議,現在真的很感激)。

第三次是姐姐5歲、妹妹2歲的時候,想辭職唸博士,也找老師談了。但此時接到可能有機會出國受訓的通知,覺得機會難得,於是又放棄了。

想想就是自己貪心,想兼顧三種身份:專業人、媽媽和自己。本來想要做100分的專業人,現在只好做60分專業人、60分媽媽、60分自己。所以我的結論是:

不要單純因為興趣或沒有經濟壓力而唸博士。

如果想要成家生子立業,要評估自己有沒有能力兼顧,如果沒有,早些抉擇或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行。要做就儘量做好,要兼顧就要兩邊都做得不很差。

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學習和規劃來的。說自己沒有能力做好的人,有時只是偷懶和藉口。知道自己動作慢就提早做,不認路就先規劃,多問人,不怕走冤枉路,不要發脾氣,只要最後走到就好。

對自己要有期望,有規劃,才會成功。能力是對自己的期望和規劃來的,不是只有天生的。

記得以前曾寫給孩子一篇文章:「5天後你想做甚麼,你做了哪些努力?」那時孩子們興奮地說:「5天後我們就要出發去玩了!」我點點頭問:「那妳計劃哪一天開始收行李?有沒有先了解要去的地方?之後要月考,有沒有先複習?」

我常常問孩子,5分鐘後你想做甚麼?5天後你有沒有甚麼計劃?5個月後,你有沒有甚麼活動?5年後,你想成為甚麼樣的人?你做了那些準備?

5分鐘後,如果你要跟我去買東西,現在就不能懶懶地躺在床上,要起來換衣服。5天後,要出去玩,那你就得先規劃整理行李、複習功課的時間表。5個月後,你想要參加暑假活動,那甚麼時候要開始報名?準備上小學了,是不是要把書桌上的小玩偶收起來,有個整齊的學習空間?5年後,你想要上哪個國中,有沒有跟哥哥姊姊打聽過,有沒有信心不靠補習班維持功課水平?

孩子,你有沒有為自己5分鐘後的行動做準備、5天後的行程做準備、5個月後的計劃做規劃、5年後的目標做努力?機會通常是給準備好的人,能力是對自己的期望和規劃來的。

我有很棒的2個孩子,現在我們比較像朋友,常常聊天,互相分享,孩子們常常會給父母不一樣的思考,讓我們省思自己的過往、現在與未來規劃。◇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