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閣頻繁更換的日本,安倍晉三能長期執政也算是個雄才。他對日本政治和世界局勢的最大影響之一,就是提出了「自由和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促成了美國特朗普政府現正大力推進的印太戰略。

早在2006年9月—2007年9月,第一次內閣時期,安倍就提出「價值觀外交」和「自由繁榮之弧」設想,並稱其為日本外交的「新基軸 」,目標即是針對中共政權。

用安倍內閣要員的話來說,所謂「價值觀」是指「民主主義、自由、人權、法治及市場經濟。在推進外交方面高度重視這些『普遍價值』,開展『價值觀外交』」。日本2007年版外交藍皮書之主軸亦強調日本應重點支援波羅的海、東歐、高加索、中東、中亞、南亞及東南亞等區域之民主化,以構築自由與繁榮之弧。

2007在印度國會演講時,安倍表示日本致力確保「歐亞大陸外緣能有個『自由與繁榮之弧』成形」,「要成功達成這個目標,日印兩國的全球戰略夥伴關係是關鍵重點……發展成整合美國與澳洲、涵蓋太平洋全體的廣大網絡。」

今天再回首,安倍確有先見之明。可惜,當時美(小布殊政府)、澳(陸克文政府)、印(辛格政府)等諸國都不待見。

大家知道,中共將日美同盟視為心腹大患,對日統戰不遺餘力,效果顯著。「六四」之後西方聯合制裁中共,中共突圍,就是最先從日本這打出通道的。考慮到這個背景,安倍首次執政就提出「價值觀外交」和「自由繁榮之弧」設想,是相當不容易的。(雖然,出於現實考慮,安倍上任伊始即訪華,並提出了與中共建立「戰略互惠關係」,但這也是置於「價值觀外交」之下的。)

2012年12月,安倍再次執政,直至今年9月16日。安倍又提出「亞洲民主安全之鑽」(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的構想,號召籌組美國、日本、澳洲、印度「四國菱形連線」共同對抗中共崛起的威脅,但並未獲得美國(奧巴馬政府)響應。

安倍還得繼續等待。2016年,特朗普奇蹟般地當選美國總統。歷史終於掀開了新的一頁。

2016年5月,奧巴馬總統訪問日本廣島,當時特朗普批評奧巴馬有失體面,反問日本首相為何不來珍珠港?當年12月,安倍即訪問美國珍珠港(成為首位訪問珍珠港的日本領導人),給足美方面子,正好滿足特朗普的期望。

稍前,2016年11月17日,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尚未就任,安倍打破常規,逕直前往紐約拜會特朗普,雙方會談時間從原訂約45分鐘延長到約90分鐘。對10天前剛贏得大選的特朗普來說,安倍是選後第一個會晤的外國元首。

今年卸任後,安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表示,特朗普跟過去的美國總統類型截然不同,「在特朗普就職前先會面比較好」;當時如果無法就美日同盟、貿易經濟兩方面的重要性達成共識,日本恐無法維持現有的外交情勢。

特朗普問安倍「中國是從甚麼時候開始,又是以甚麼樣的速度增加國防經費」。安倍回說,中共用了近30年的時間增加約40倍國防經費,「(除了中國)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用這樣的速度增加」。

聽完安倍的回答後,特朗普露出吃驚的表情。安倍還以中共擁有的潛艦具體數量為例說明自己的看法,這些中共潛艦的目標就是在西太平洋的美軍第7艦隊,「這不光是日本的問題,也是美國的問題,希望美國能維持在區域的存在感」。

安倍說,在跟特朗普的首次會面中「相約打高爾夫球也是目的之一」;安倍任內共跟特朗普進行5次「高爾夫外交」,正式會談共有14次。

安倍說,特朗普常跟他說「短期來說北韓是問題,但中長期來看則是中國(中共)」,這也表示他第一次跟特朗普會面時的說明已奏效。

據此,媒體報道稱「安倍晉三自曝:4年前,我說服特朗普對抗中國(中共)」。這也不太算虛言吧。

現在,菅義偉接任首相,普遍認為,他將繼續執行安倍的路線。菅義偉上任還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出手凌厲,比如計劃本月訪問東南亞(印度尼西亞和越南),此舉被認為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支持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其中包括與渴望抵抗中共擴張的小國聯手。

就在10月,美、澳、印、日四國外長在東京舉行「四方安全對話」(The Quad)。會議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呼籲深化美、日、印、澳的合作,以此作為抵禦中共日益增長的地區影響力的屏障。

安倍晉三曾在《邁向美麗的國家》一書中提出,從戰略出發召開日美澳印首腦或外長會議,為使普世價值觀與亞洲其它國家共享而合作。現在,國際社會共同於印度太平洋的「自由且開放」,安倍的努力也算有了一些回報。

中共如果想趁首相更換之機,拉攏日本,掣肘日美同盟,那是又打錯了算盤。#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