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即將載入歷史史冊,回顧這一年,世界政治格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貴為「世界警察」的美國改朝換代,政治素人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一改美國的政治外交政策,首提「印太戰略」,牽動著試圖在亞洲地區稱霸的中共的神經。
其次,歐洲多國進行大選。英國和德國大選結果都超出預期的不理想,文翠珊和默克爾雖然繼續執掌英國首相和德國總理的職務,但卻面臨組閣困境。法國產生了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馬克龍,而奧地利產生了歐洲史上最年輕總理庫爾茨。馬克龍和庫爾茨兩位新誕生的國家元首,他們的外交政策和政治觀點將對歐洲乃至世界產生一定的影響。
除了政界大變動外,2017年牽動全球人們注意力的還有朝鮮半島局勢、發生在歐美國家的恐怖襲擊、沙特宮廷巨變、抗擊伊斯蘭恐怖組織(IS),還有讓無數人流離失所的天災人禍。
《大紀元》特別歸納了以下十大國際要聞,把2017年的轟動和感慨重新呈現在大家眼前。
1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 改變美國和國際
2017年1月20日,政治素人特朗普正式宣誓成為第45任美國總統,很快成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核心人物。
近一年來,特朗普秉持對選民的承諾,以「美國優先」為其治理核心,推行「買美國貨、僱美國人」原則,促成美國多個重大國內、國際政策的立場改變,給美國乃至世界政治格局帶來重大影響。
11月8日是特朗普勝選一周年的日子,副總統彭斯在《今日美國》上發表專文說,特朗普在一年前締造了歷史,但其一年來的表現,創下了更多的歷史新篇,這是付諸行動的一年,也是成就非凡的一年,是美國人會銘記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一年。
自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後,道指一路攀升,屢創歷史新高,1月底突破2萬點,3月1日站上2.1萬點,8月2日衝破2.2萬點,10月17日衝破2.3萬點。到11月8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了29%,有專家預測,道指最快明年可突破3萬點。這是自1932年總統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以來,美國歷任總統第一次任期內的最佳年度表現。
特朗普新政為美國經濟帶來榮景,美國GDP連續兩季度增幅超過3%。特朗普在12月18日發表新國家安全戰略講話中說,美國首次將經濟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一部份。
特朗普表示,美國只有自身發展起來,變得強大了,才能增加對國防的投資,從而能夠為世界帶來「長期而卓越的和平」。
特朗普簽署了近10年來國防開支最大增長的預算,這是自列根總統時代以來的最大國防投資之一。
12月20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稅改(減稅)法案,這是美國30年來最大稅改法案,削減企業稅、徹底改革小企業和大企業稅率,以及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
特朗普上任後,發揮其商場上的談判歷練,處理錯綜複雜的國際事務,重新定義了美國對外貿易政策,成功改寫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袖聯合聲明,首提「印太戰略」;改變對華政策,對抗中共不公平貿易;退出不利美國的國際協定,扭轉北約組織;打擊IS,重振美國世界警察角色;支持盟國,應對北韓核武危機;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唾棄共產主義;宣佈伊朗核協議不符合美國利益,實施對伊朗制裁以及宣佈新的古巴政策。
彭斯在11月8日表示:「我們才剛剛開始。」「在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下,我知道:我們將使美國再次偉大。」
特朗普帶來的更大,影響也更深遠的改變是他奉行傳統價值觀,逆轉了美國政治、經濟和社會議題上持續左轉的趨勢。雖然被一些媒體持續攻擊,他在任內繼續如競選中那樣摒棄所謂的「政治正確」,在移民、反恐、經濟等方面的政策上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戰略,而不只是為了拉選票,或者獲得國際上其它國家稱讚,卻罔顧美國人民的根本福祉,給美國乃至國際政壇帶來了一股巨大的衝擊力量。在全球自由主義氾濫的情況下,特朗普強調美國應該回歸對神的信仰,多次強調「美國人崇拜神,而不是政府」,並重新讓「聖誕快樂」流行美國。◇
2 日韓政壇更替 文在寅上台 安倍連任
深陷親信干政風暴的南韓總統朴槿惠,3月份被憲法法院宣判彈劾案成立,成為南韓首位遭彈劾罷免的總統。
5月份南韓提前舉行大選,自由派候選人文在寅當選總統。他主張對北韓採取溫和的做法,尋求改革強大家族財閥,以及增加財政支出、創造就業機會。88%的南韓人看好文在寅未來5年的施政前景。11月時文在寅上任滿半年,其支持率為約7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北韓發射了兩枚飛越日本領空導彈的緊張國際局勢下,果斷決定於10月底進行提前選舉來應對「北韓危機」。結果他領導的執政聯盟大獲全勝,拿下眾議院465席中的312席位。
安倍當選了日本第98任首相,他成為戰後以來日本歷任首相中任期排名第三長的首相。在2018年9月,安倍會超越佐籐榮作,成為日本戰後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2017年,日本發生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日本正式宣佈,年滿84歲高齡的明仁天皇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他成為近兩個世紀以來首位在世就退位的天皇。◇
3 歐洲政壇巨變
在去年英國投票脫歐震動世界後,2017年是歐洲的「大選年」,不僅德國、法國、荷蘭、奧地利舉行了大選,就連本來地位穩定的英國首相文翠珊也要大選一把,選舉結果讓人跌破眼鏡。
歐洲向左還是向右,歐盟是興還是衰,都將在2018年現出端倪。選舉結果不僅決定著這些國家的命運,也決定著歐盟的未來。
在德國9月的國會大選中,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未能取得多數席位,她必須嘗試與自由民主黨及綠黨組成聯合政府。由於這三個政黨的代表色為黑、黃、綠,正好是牙買加國旗的顏色,因此又被稱為「牙買加聯盟」。
然而,就在「牙買加」政府即將誕生前的最後一刻,自民黨突然宣佈退出談判。德國陷入了戰後70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危機和困境——選舉後組閣談判破局,新政府難產,如果無法組閣,德國或面臨重選。
5月7日,法國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帶領2016年成立的「共和前進黨」擊敗極右派候選人勒龐,以39歲的年齡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以及拿破崙以來最年輕的法國國家元首。
馬克龍要求建立歐洲新秩序,並對此提出了至2024年的未來規劃,其中包括歐元區設立自己的財政預算和一位財政部長,加強共同防禦能力和制定統一移民政策等。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此大加讚賞。
英國首相文翠珊出人意料地宣佈於6月8日提前進行大選,她本想利用保守黨支持率高、反對黨虛弱的現狀,來增加保守黨的議會席次,從而在脫歐談判中佔據主動,沒想到劇情發生大逆轉。
大選結果顯示,執政的保守黨遭受重大挫敗,失去議會多數席位,文翠珊本人在黨內外的聲望受到沉重打擊,不得不和北愛爾蘭的DUP政黨組成「少數黨政府」。而工黨領袖科爾賓(Jeric Corbyn)原本被認為政治上窮途末路,沒想到因為民眾拋棄保守黨、轉投工黨而異軍突起。
除了上述幾大國外,歐洲中部小國奧地利也於10月中旬舉行大選,31歲的庫爾茨(Sebastian Kurz)勝選,成為了歐洲最年輕的國家元首。
2017年歐洲雖然沒有發生如2016年英國脫歐那樣「海嘯」式的巨變,但依然暗流湧動,明年初德國組閣談判是否會成功將會是明年歐洲走向的一個重要參照。◇
4 全球天災人禍
美國下半年爆發了三次大規模颶風,波及上千萬人。8月底4級颶風哈維肆虐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地就有至少75人死亡,哈維或成為美國史上造成最大經濟損失的颶風。
剛送走「百年一遇」哈維颶風沒幾天,9月7日「史上最強」的5級颶風艾瑪又肆虐加勒比海群島,逼近佛州南部,摧毀了大量建築,導致至少31人死亡。佛羅里達州、佐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和北卡羅來納州均宣佈緊急狀態,美國開展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撤離行動之一。
喘息未定,超級颶風瑪麗亞(Hurricane Maria)9月20日上午登陸美國屬地波多黎各,為當地帶來嚴重災情。
美國當地時間10月8日晚間,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多地突發山火,因風向改變,火勢不斷蔓延,20多場野火肆虐,給索諾馬(Sonoma)、納帕(Napa)、門多西諾(Mendocino)等8縣造成重創。
山火在加州炎熱、乾燥的夏末時節非常普遍,然而今年的火災堪稱加州史上最嚴重、最致命的大火,燃燒了20多天的北加州野火累計造成43人死亡、7,700棟建築被燒燬、至少10萬居民被迫撤離。
12月4日,南加州洛杉磯西北部又開始爆發大火,造成至少5萬人離開家園。大火燒毀了至少475個建築,肆虐面積大約為14.3萬英畝。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表示,已經做好聖誕節滅火的準備。加州火災風險預計會持續到明年1月。
全球其它地區似乎也火災頻繁,英國倫敦24層高的公寓樓6月14日發生火災,大火連續焚燒十幾個小時,導致71人死亡。歐洲的葡萄牙和加拿大卑詩省也發生嚴重山火。◇
5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被擊潰
佔領敘利亞及伊拉克部份領土的IS節節敗退。11月3日,敘利亞政府宣佈收復IS在敘利亞的最後一個主要城市代爾祖爾(Deir ez-Zor)。11月17日,伊拉克重新奪回IS在伊拉克的最後一個城鎮拉瓦(Rawa)。
12月9日,伊拉克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宣佈說,和IS長達三年多的戰爭結束,所有佔領伊拉克的IS極端份子都已潰敗。「親愛的伊拉克人民,你們的國土已經完全被收復,你們的小鎮以及村莊已經回歸國土。(你們)自由的夢想現在變成了現實。」
2014年,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佔領了大量土地,並宣佈在這些土地上建立了所謂的「哈里發」。美國領導多國聯軍,向伊拉克和敘利亞地面戰鬥人員提供空襲等支援,歷經三年努力,把IS徹底擊潰。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Eric Pahon表示,剩餘的IS恐怖份子都集中在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流域。IS最大頭目巴格達迪至今下落不明。
不過IS被擊潰並不意味著敘利亞、伊拉克將走向和平,在沒有了共同敵人後,伊拉克內部分歧再突顯,敘利亞獨裁總統巴沙爾則趁打擊IS重新鞏固權力,中東亂局恐難結束。◇
6 沙特宮廷大變動 新王儲展開反腐
2017年震撼中東世界的最大事件就是沙特王室換儲。6月21日,國王薩勒曼突然指定他的兒子穆罕默德.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為新王儲,替代原王儲、薩勒曼的侄子穆罕默德.納伊夫(Mohammed bin Nayef)。
作為中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體,沙特宮廷的突變將給這個君主制國家乃至世界帶來深遠影響。
沙特長期以來面臨體制老化,貪腐嚴重,並受石油價格下滑的嚴重打擊。現年32歲的穆罕默德早在當上王儲之前就致力於國家改革,他是沙特「2030年願景」改革的主要推手。
穆罕默德身兼多個要職,掌管著沙特最高經濟權力,還是沙特日益鷹派的外交政策的設計者,並在諸多方面具有強大控制力,西方外交家們因而稱他為「總管先生(Mr. Everything)」。穆罕默德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強大王室背後的實權人物。
對沙特的年輕人來說,穆罕默德一掃王室陳腐、衰老的氣象。
穆罕默德曾說:「(沙特)這輛車必須向前進,如果不運行了,那我就會替換它。」穆罕默德建立新的一體化系統、歷史性立法、更換領導人、改變對外關係等。
由於穆罕默德力圖對沙特進行徹底的「大手術」,從而受到一些利益階層的阻礙。國王薩勒曼於是成立了反貪委員會,由穆罕默德主導。11月初,反貪委員會抓捕了11名王子和多位現任及前任政府官員,包括沙特首富、全球著名億萬富翁阿爾瓦德王子(Alwaleed Bin Talal)。
沙特政府的一份新聞稿顯示,薩勒曼國王下令將新的反腐倡議作為「積極改革議程的一部份,旨在解決阻礙沙特王國近幾十年發展努力的持續性問題」。
在特朗普上任後,美國和沙特的關係有了巨大改善,特朗普今年上任首個外訪國選擇的就是沙特。特朗普受到了沙特國王最高禮節的待遇。
年輕王儲穆罕默德打破了很多常規,積極改善沙特與以色列的關係。兩國除了互相邀請外,現在還正在分享情報。這對於一向出資反以色列的沙特來說,無疑是向和平邁進了一大步。
特朗普12月6日發表聲明,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引發全球熱議。路透社通過採訪巴勒斯坦和沙特官員證實說,特朗普的這個決定實際上是獲得了沙特的幕後支持。
雖然沙特因為害怕激起伊斯蘭世界的情緒,一直不願意公開與以色列的關係,但巴勒斯坦官員透露,穆罕默德與巴勒斯坦領袖阿巴斯11月份會面的時候,穆罕默德要求阿巴斯支持美國政府的和平努力。
美國和沙特在中東的深度結盟意味著,沙特和地區另一個主要勢力伊朗的衝突可能從代理人之戰走向直接對抗,帶來深遠影響。◇
7 歐美國家頻發恐怖襲擊
2017年恐怖襲擊事件頻發,歐洲國家和美國遭到多次攻擊。
5月18日,美國時代廣場發生汽車衝撞行人事件,造成1人死亡、22人受傷。
10月31日,紐約曼哈頓下城發生小型卡車撞人襲擊事件,造成8人喪生、12人受傷。
12月11日,紐約曼哈頓42街時代廣場附近、靠近Port Authority汽車站的一個地鐵通道發生爆炸,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引爆了身上的一枚管狀土製炸彈,造成4人受傷。爆炸聲在該市的道路上迴蕩,造成交通混亂,數千名乘客受到驚嚇,在煙霧瀰漫的隧道裏倉皇奔逃。
英國連續在三個月內發生三宗主要的恐怖襲擊。3月22日,一名男子駕駛汽車從英國倫敦議會大廈附近的西敏寺大橋上衝撞行人,造成4人死亡、至少40人受傷。
5月22日,自殺式襲擊者阿貝迪在曼徹斯特體育場引爆炸彈,導致至少22人死亡、59人受傷。
6月3日晚間,英國倫敦接連發生兩宗汽車衝撞行人的恐怖襲擊,造成至少7人死亡、48人受傷,3襲擊者被擊斃。
英國警方連同情報部門還成功挫敗了一宗針對英國首相文翠珊的恐怖襲擊。兩名嫌疑人被警方逮捕並出庭受審。
此外,4月瑞典斯德歌爾摩發生汽車撞人事件,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傷。6月比利時布魯塞爾中央火車站發生自殺式爆炸事件,但未造成人員傷亡。8月西班牙第二大城巴塞羅那發生恐怖襲擊,造成14人死亡及百餘人受傷。法國的羅浮宮、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一家購物中心、巴黎聖母院外也發生了恐怖襲擊事件。12月15日,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宣佈,已經逮捕了7名伊斯蘭國恐怖組織武裝份子,他們涉嫌計劃在聖彼得堡實施恐怖襲擊。普京17日致電美國總統特朗普,感謝美國中情局提供信息,幫助阻止聖彼得堡爆炸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和此前多名訓練有素的恐怖份子使用槍支襲擊不同,2017年的襲擊大部份是受激進思想影響的人發動,並且使用土製炸彈或汽車,側面顯示了恐怖主義的退潮。◇
8 朝鮮半島危機
2017年北韓頻繁進行導彈試驗,除了10月份,從2月到11月每月至少發射一枚導彈,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7月,北韓測試了一枚理論上可打擊到美國西岸的洲際彈道導彈,隨後聯合國安理會舉行了緊急磋商。11月29日凌晨,北韓再次發射一枚彈道導彈,號稱是當前「最先進水平」,這讓美朝爭端幾乎到達了白熱化的地步。美國政府多次放話,為了確保美國和盟友的安全,做好了必要時摧毀北韓政權的準備。
9月3日北韓進行了第六次核試驗,北韓自稱試驗成功,這引發新一輪國際制裁。
與北韓接壤的中國似乎做出應急準備。中共官媒登載核爆炸後如何逃生的文章,還有文件洩露,中共在中朝邊境設立難民營等。
為了遏制北韓,美國、日本、南韓多次舉行聯合軍事演習,11月份美軍派遣3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參加軍演,這是10年來首次。12月美、韓兩國空軍在朝鮮半島上空進行為期五天的年度大規模聯合空中演習。兩國空軍出動230多架戰機,規模創歷史新高。11月20日,特朗普宣佈將北韓重新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
11月29日,北韓進行最新洲際導彈測試。1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對北韓實施嚴厲新制裁,將北韓原油進口限制在每年400萬桶,並將精煉石油產品,包括柴油和煤油的進口限制在每年50萬桶,這相當於削減了進口燃油的90%。決議也要求所有國家在12個月內遣返北韓勞工。
朝鮮半島發生戰爭的威脅正在持續增加,但中美俄對於可能的戰爭各有其戰略打算,南韓、日本身在威脅的第一線並不願意看到戰爭爆發,讓北韓局勢持續撲朔迷離。但另一方面,雖然北韓長期以來對外界制裁顯示出很強的抵抗力,但隨著美國一波強過一波的制裁和戰略壓制,金正恩政權發生崩潰很有可能,屆時北韓局勢可能迎來更大的變局。◇
9 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下台 結束37年統治
津巴布韋軍隊在11月15日發動政變,軟禁93歲的總統穆加貝和第一夫人格雷絲,並要求穆加貝辭職。
這次政治危機的導火線是穆加貝在11月6日突然解除第一副總統姆南加古瓦的職位,這一舉動被外界認為是穆加貝在有意為第一夫人格雷絲接替總統大位鋪路。這引發了支持姆南加古瓦的津巴布韋軍方的憤怒。
穆加貝剛開始拒絕下台,後來在壓力下於21日辭去了津巴布韋總統一職,終結了他對該國近四十年的暴政統治。姆南加古瓦於23日宣誓就任總統,他將完成穆加貝剩下的任期,直至明年9月的選舉。
發動這次軍事政變的軍方領導人、國防軍總司令奇韋亞在政變5天前訪問了北京,並會見了中共軍方頭領。這引起外媒紛紛猜測,中共事先知道政變,並決意拋棄了風燭殘年的「老朋友」穆加貝,轉而支持另一個親中派姆南加古瓦。
但無論如何穆加貝下台意味著全球長期掌權的獨裁者又少一人。◇
10 十月革命百年災難
1917年11月7日,俄國的「十月革命」震動了世界,一百年的歷史顯示,共產紅潮所到之處,伴隨著戰亂、饑荒、屠殺和恐怖,上億人的性命被奪走,無以計數的人民承受巨大的痛苦。
共產運動「人間天堂」的假說重創了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將十幾億人帶入了「人間地獄」。其對信仰的迫害、對道德價值的摧毀、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造成了惡劣而深遠的影響。
然而僅僅70多年,蘇聯和東歐以及蒙古就先後告別了共產制度,國際共產陣營土崩瓦解,雖然還有幾個國家還號稱保持共產制度,但是共產主義在全球已經徹底失敗。
一百年後的今天,美國白宮宣佈11月7日為「全國共產主義受害者日」,譴責共產主義給無以計數的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
美國聯邦眾議院兩黨議員成立「共產主義受害者核心小組」,關注共產主義國家、紀念共產主義受害者,以及提高人們對殘暴共產主義的認識,同時關注目前的五個共產主義國家——中國、古巴、老撾、北韓及越南。
全世界告別共產主義已是大勢所趨。列根以來最反共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列根結束了前蘇聯,外界關注特朗普是否會終結中共。◇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