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0美國總統大選日只剩四周,本次大選可以說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選舉,而特朗普總統感染病毒,更是為大選投下震撼彈。著名華裔經濟學家程曉農博士接受新唐人《熱點互動》節目專訪,分析此次美國大選的重要性、左右選舉的關鍵因素及未來一個月的選情走向。
特朗普染疫 專家:不改中美冷戰格局
程曉農提到,此刻是中美冷戰剛剛爆發三個月,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局勢都將受到這個新冷戰的重大影響,所以世界各國都非常關注美國未來的政策走向,而美國所有的政策走向,都與這次大選有關。值此關鍵時刻,特朗普感染中共病毒(俗稱武漢病毒、新冠病毒),對大選產生甚麼影響?
程曉農認為,基本上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特朗普安然度過,同情票會增加;第二種情況,是特朗普必須養病,不能夠參加競選活動,這會產生一些有限的影響;第三種,就是特朗普病情暫時未好轉,根據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特朗普可將競選權利轉移給副總統彭斯。
他指出,以目前情況來看,第三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感染後前三天最關鍵,目前特朗普情況良好,如能繼續保持下去,仍然可以在醫院如常辦公,不需要擔心因為染疫發生重大衝擊。
針對海外不少華人認為,特朗普總統親身經歷過染病的歷程,接下來對中共的態度可能更加趨於強硬,對此,程曉農持不同看法,「特朗普在中美冷戰開始後,已經不會再給中共留任何餘地,就算他這次不染病,他也是會這樣做。」
他解釋,中美冷戰於2020年7月已經開始,此前中共三次對美國施行軍事威脅行動。在中共對美國發出核威脅、啟動這場新冷戰後,美國採取了軍事對抗、諜報對抗、經濟對抗、政治對抗,在美國不得不應戰,對中共採取全方位對抗情況下,美國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對抗到底,直到把中共逼垮。
在此中美冷戰的格局下,回過頭來看這次美國大選,就顯得格外重要。
中間選民大幅減少 民主黨票源出現鬆動
上周特朗普和拜登做了第一次辯論,辯論結束後,各家分析、評論也紛紛出爐。程曉農認為,這場辯論對拜登、特朗普雙方支持度來說影響不大。
「特朗普的基本盤跟辯論沒關係,他講得好也好,講得差也好,這些人都不會改變主意,因為大家認同的是他的價值觀,以及他的政策走向。」「拜登明顯回答不了特朗普提出的很多尖銳的問題,而且他自己實際上沒有主張,多半是重複民主黨講了幾十年的老話、套話。」
他認為,今年中間選民較以往來說,壓縮到很小的範圍,過去站在共和黨和民主黨中間、一大批拿不定主意的人,在這場大選中,這部份人數變少。
反倒是民主黨出現了不少背離者,有些人乾脆換黨,換到共和黨,表明將投給特朗普;還有一部份人在民主黨裏,不滿意拜登,也不想投特朗普,他們在琢磨的是不是乾脆就不投了,或是去投票,但是總統這一項他兩個都不選。他認為,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民主黨流失票的比例到底會多高?」
民調機構失去公信力 恐重蹈2016大選覆轍?
然而,辯論會結束後,《華爾街日報》、CNN、路透社等媒體民調顯示拜登領先,少部份非主流媒體民調顯示特朗普大勝,民調結果各異,是否足以反映美國社會真正民意呢?
程曉農認為,民調數據基本上不能反映民意。今年選戰開始以後,已經再度出現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希拉莉和特朗普對壘時,民調數據偏離真實選情動態的狀況。亦即當時絕大多數民調機構、民調報告都指向希拉莉當選,選舉結果卻恰恰相反。
那麼為甚麼民調報告會失真呢?程曉農認為,關鍵在於那些民調機構的多數員工是偏向民主黨的,他們不能夠在調查中保持中立。而且,相當高比例的支持特朗普的民眾,一聽到電話打來是民調,就會掛電話,拒絕回答。
他認為,評估一份民調樣本是否可靠,「拒答率」是重要指標,如果被抽樣抽到的應答者,拒絕回答比率高達一成、兩成,就說明這個民調失敗了,也說明此民調機構缺乏公信力。然而,多年來美國的民調機構,普遍隱瞞拒答率,「不告訴讀者,他們的樣本人數到底是排除了多少拒答的人剩下來的數據」。
此外,民調的可靠程度還取決於民調抽樣的客觀性。程曉農舉例,美國的民調業者內部在討論一個問題,要如何調高「選民教育程度」在取樣當中的比重,「這甚麼意思?就是既然大學、中學教師很多人是左派,那麼就儘量訪問他們,用他們的觀點來冒充全體選民的看法。」
「壓抑的特朗普選民」將左右2020大選結果
另一個左右民調結果的因素——應答者回覆內容的可靠性,在這次總統大選中,也同樣得不到保證。
程曉農解釋,1980年時美國總統大選,出現一個群體叫做「害羞的列根選民」,他們是中間選民或民主黨支持者,當時投票時投給了列根,或許基於社交壓力等原因,沒有對民調業者說實話,所以民調機構調查不出來。
程曉農認為,這次大選也出現「壓抑的特朗普選民」的一個群體。部份原因來自於一些民主黨支持者對持不同政見的選民施加社會壓力,比如謾罵別人、甚至人身攻擊、破壞支持特朗普的標語等。
另一個顯著原因,是現在在美國大學和中學校園裏,充斥著左傾氣氛和政治正確的口號。教師們灌輸學生這些政治教條,影響其價值觀。很多家長為了避免和子女發生政治理念方面的衝突,只能在選舉相關的話題上緘口不言。
這個壓抑的現象可以從CloudResearch發佈的一份報告看出端倪。這份報告指出,11.7%的共和黨員表示,他們不會在民調調查中對首選總統候選人提供誠實意見,約有10.5%的中間選民說他們也這樣,民主黨人這樣做的只佔5.4%。
在上述人群不表達真實意見,以及民調機構可靠度普遍不足的情況下,大量的民調結果失真。
程曉農指出,民調機構已經不是中立的調查機構,而是淪為干預選情的工具,用編造的數據來欺騙社會、幫助民主黨當選,「它和共產黨的喉舌沒有區別,所以有人說美國的主流媒體成了政黨喉舌,其實民調機構很多也都是喉舌」。#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