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脫鉤加速,習近平頻繁強調中國經濟內循環,日前更表示,「十四五」的規劃應「加強頂層設計」,並提到了「楓橋經驗」。但值中共經濟疲弱之際,或走回「計劃經濟」老路。

10月將近,雖然有分析認為,中共的「十四五」規劃會圍繞內循環,發展半導體、人工智能等科研項目。然而,近期官方的數據及聲音透露出內循環困境及科技製造日漸式微的實情。經濟膠困之際,中國經濟似乎正如習近平發出的信號,走回「計劃經濟」的老路。

據中共官媒新華社指,習近平在17日的一個座談會提到了中共「十四五」規劃要點,他稱應「加強頂層設計」和加強基層工作,並提及「楓橋經驗」,亦再次提及經濟內循環。

有分析認為,「頂層設計」就是中央計劃,這是要走「計劃經濟」的信號。至於「楓橋經驗」,是指在1960年代,中共實行以地方之力「發動群眾、對階級敵人加強專政」,就地解決群眾矛盾。這並不是習近平第一次提到「楓橋經驗」,早在2013年,他就曾提到過該經驗。而「楓橋經驗」產生的大背景是中國經歷三年大饑荒,數千萬中國人被餓死。

習近平近期的言論,加之近期中共官方的數據及批評的聲音,正向外界透露出中國經濟的困局及實況。從官方的言論看來,中共除了走回「計劃經濟」的老路,尚未有尋求到其它行之有效的策略。

失業致消費不足 內循環脫節

據大陸媒體18日報道指,中共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賀鏗認為,今年中國經濟第三季度的恢復慢於二季度,並認為甚至是差於預期。而主要難題在於「就業」,由於中小企業的恢復情況不好導致就業情況並不樂觀。

中國大陸8月小企業PMI值為47.7%,較7月環比下降近1個百分點。他說,這說明小企業的情況不是很好,甚至比較嚴重,而小企業的情況直接關係就業情況,因為中國企業總數中有八成以上是中小企業。他並指,今年整個新增的城鎮就業為781萬,比去年減少了20%以上。但今年需要就業的新增就業人數比去年多,說明中國城鎮就業情況並非想像的那麼好。

他表示,從這樣的失業及就業情況看,中國居民的收入增長亦不樂觀。如果就業和居民收入均難以恢復至去年水平,則今年第四季的消費水平也難以恢復。

他的分析透露出中國經濟內循環正在缺少動力,並面臨脫節。

難掩科技及製造困境

除此之外,之前被廣泛談論的半導體等科技製造領域也被官方人士詬病。

中共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前司長年勇在「2020中國互聯網製造峰會」上稱,中國天天講新概念,認為製造業落後了,講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之類。但如果基礎研究上不去,只滿足技術應用,估計中國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之後,其發言稿件在中國大陸網絡傳播。

他還指,中國製造業和發達國家差距還非常大,尤其在高端部份。其中一個主要方面就是產業基礎薄弱,不重視基礎科學研究,其結果之一就是高端晶片、智能機械人等硬件幾乎不能生產,關鍵軟件須依靠進口。

由此不難看出,體制內人士的言論越來越頻繁的「不經意」揭露經濟窘困,熱門科技及製造日漸式微的實情難以掩飾。

脫貧被戳破 2025製造被圍堵 

中共「十四五」計劃尚未出爐,檢視中共的「十三五」計劃,其中「2025中國製造」和「2020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這2個重要項目及目標,從中共體制內人士透露的實情看,達成目標仍具較大困難。

今年6月,在習近平高調喊出「全面脫貧」,卻被李克強一句「6億人月入千元」戳破。外界認為中國今年脫貧的目標恐難以實現。

並有中共體制內官員於7月向希望之聲電台爆料指,對於滿嘴謊言的共產黨,要完成脫貧任務實則容易!中共式脫貧主要有4大戲法,一是全面降低脫貧標準;二是脫貧數據全面造假;三是「突擊慰問」,全民被脫貧;最後一招是對全民脫貧造假,進行「野蠻封嘴」。

2015年,李克強曾在「十三五」規劃中指,「中國製造2025」是在2025年,中國接近德國、日本實現工業化時的製造強國水準,進入世界製造強國行列。並且,當時確定「十三五」後將大力扶持7項產業,包括軟件產業、環保設備、生物醫藥、通信設備、新能源、雲端運算及機械人。

然而在中共病毒疫情的衝擊下,全球供應鏈重塑,大量跨國企業將供應鏈撤出中國。年勇也直接指出中國製造業存在的很多問題,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非常巨大,特別是高端部份,差距非常巨大。

同時,中美科技脫鉤的形勢下,美國已經針對晶片、雲計算等領域相繼推出制裁措施及「淨網行動」,令中共大力扶持的產業面臨著巨大風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