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晶片)的進口額連續五年超過原油,成為中國進口商品的第一大品類,顯示該產業相當依賴進口,尚且無法自力更生。專家指,在前景不確定的情況下,官方鼓動各地的「造芯運動」帶動的投資熱潮,恐帶來泡沫風險。

中共鼓動企業投錢「造芯」 專家憂泡沫

美國對華為的禁令最後期限9月15日一過,台積電立即停止為海思代工生產麒麟晶片。業界預估,華為此前大量採購的晶片大約能撐半年,用完後可能就得退出手機市場,「降級」做一些車用或OLED螢幕驅動的晶片,用在汽車、筆電等產品上。

為此,中共官媒近期不斷發文鼓動「自力更生」製造晶片的民族情緒。

中共當局則於2014年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首期募資1,390億元人民幣投資晶片產業。2019年的第二期募資額達2,040億元人民幣,指望晶片自給率在2025年能達到70%的目標。

中共國務院今年8月4日再發佈促進晶片產業的新政策,從財稅、融資等8個方向鼓勵晶片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使半導體的重點企業更容易取得融資。

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中共不斷鼓動企業為晶片製造投錢。根據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去年的研究數據顯示,近幾年,僅僅在晶片製造領域,中國新投產了10條12英吋產線,總投資約3,200億元;同時在建14條,總投資約5,100億元;另有23條規劃待建,總投資約5,000億元。

日前,財經評論人士王劍認為,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是母基金,由政府出資,帶動3至5倍的投資,包括各地方政府都投了很多資金,自2014年投入數萬億資金在晶片產業,但能否(在2025年)達到七成自製率,外界並不看好。

根據IC Insights調查顯示,中國2019年半導體自製率約15.7%,僅較2014年的15.1%微幅增加,機構預估至2024年,中國當地製半導體將約430億美元,自製率約20.7%。

中國問題專家、宏觀經濟學家吳嘉隆對大紀元表示,當前中國資金看起來較多,可能歸因於美國即將展開疫情後的大量索賠,一些中共高官和國營企業的海外資產擔憂成為被美國扣押的目標,一些資產正在出售,回流香港、中國。

「但是這些資金投下去就成了泡沫。」吳嘉隆解釋,泡沫來自於資產被過度估價,中共雖然打算在半導體行業上追趕,但半導體是高度創新的產業,設計、製造、技術、設備各領域都要下很大的功夫。即使代工廠的龍頭台積電,也是由於製程上具備很大的創新,才能持續具有競爭力。

「半導體產業不是人才挖角、把錢撒下去就會做起來的。」吳嘉隆提到,中共過去一些比較低階的設備廠大體可以透過買設備、挖人才、殺價搶訂單、國家補貼,確實扶植了一些產業,但這套做法並不適用於高階晶片產業。

吳嘉隆提到,中國晶片產業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想像空間,正在製造出超過現實的前景,增加了投資風險。比較擔心的是,將來攤牌後,才會發現「糟糕,又是個泡沫!」

學者:中芯一旦被制裁 對中共影響嚴重

目前而言,中共在國內最大晶片製造企業是中芯國際。

隨著中美關係持續惡化,專家認為,中芯國際一旦被美放入禁令名單中,將對其帶來「滅頂之災」。大陸專欄作家鐵流撰文指,「一旦嚴格制裁,中芯國際恐成為第二個晉華。」

鐵流提到,中芯國際雖已實現14納米晶片量產,但在市場份額上,只有台積電的十分之一左右,就技術水平而言,落後台積電和英特爾2至3代。台積電去年底實現7納米量產,預估5納米明年進入量產,目前正佈局3納米製程。

他補充,中芯和台積電一樣,都只負責晶圓代工,在其它設備、原材料等方面受制於歐美日企業。一旦美國對中芯進行嚴格制裁,一些歐美設備商集體撤離,就會像當年福建晉華一樣。晉華2018年因與聯電、美光的專利糾紛,被迫停擺。

海外學者程曉農在其署名的文章中表示,大唐電信作為中芯的客戶,為中共軍方提供光纖通信和微波通信設備,其設計需要通過軍工二級保密單位認證,說明中芯也為中共軍工單位服務。

一旦中芯遭到美國制裁,如果美方終止技術服務,程曉農認為,當國際市場上領先的晶片大企業不斷實現技術升級時,以中芯為代表的中國晶片企業今後的技術水平只能原地踏步。這意味著,中共在中美冷戰的軍事對抗領域,技術落後造成的裝備老化將很快暴露出來。

中共向台灣、南韓挖角人才 專家不看好結果

8月初《日經亞洲評論》報道,自去年以來,中國的兩個晶片項目已經從台積電挖走100多名資深工程師和經理,這兩個項目分別是濟南泉芯集成電路及武漢弘芯半導體。

大陸以金錢攻勢對台灣人才展開挖角,其影響程度被形容為「國安危機」。對此,吳嘉隆持不同觀點,「台積電是團隊強,不是少數個人強,被挖角了幾百人或許作用不大。」

他表示,「反觀被挖過去大陸的人,不見得有團隊,即使有團隊,也不一定有制度、企業文化和策略。或許對一般行業的供應鏈起到作用,但對於中共急需的晶片自主化來說,幫助不大。」

《財訊》最新一期報道,台積電積極在南台灣擴建廠房,即將投產的5納米晶圓廠採用了18台EUV(極紫外光刻機),吸引荷蘭ASML成立EUV全球技術培訓中心,以及全球前三大半導體製程設備供應商、美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和多家日商進駐,形成了全球最先進製程的生態系統。

中美關係降至冰點 晶片成中共最大硬傷

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人才荒會更加顯露出來,包括台灣、南韓、日本都將面臨強大的「挖角」危機。吳嘉隆認為,「儘管挖角、併購,各種手段中共都會用上,但是半導體產業的核心設計軟件、核心設備光刻機,其實都由美國掌握,在製程工藝技術上,中芯尚且在追趕中。」

吳嘉隆認為,中共的關鍵技術明明卡在別人手裡,卻硬要跟美國對抗,凸顯其外交和產業政策根本缺乏邏輯,並不連貫。

他說,現在很多東西沒做好,卻處處和美國對著幹,結果被美國切斷晶片供應,火箭試射、導彈試射可能都受影響,「搞到美國攔阻你,2025想要達到晶片自主率70%,應該是別想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