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公司換名,向來都是一項棘手的工作,對於台灣第一大航空公司中華航空公司(China Airlines,簡稱華航)恐怕尤其如此。

周三(7月22日),台灣立法院臨時會通過由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提出的華航更名提案。建議台灣交通部應研擬可分期執行的華航更名計劃。

更名的原因是「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這個名稱被指容易與總部位於北京的「中國航空」(Air China)混淆,這讓很多台灣人無法接受。

民進黨團的決議案建議台灣交通部前期在不涉及「改約航權談判」的前提下,研擬改變飛機塗裝設計。包含前期在機身上增加「TAIWAN」或代表台灣的設計,並與各單位研擬改英文譯名或直接改名的各種選項。

批准的提案中說:「交通部將分階段研究並提出一項可行計劃,以期對『中華航空』進行更名。」使其不會被誤認為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航空公司。

不過,這場辯論的核心承運人目前仍保持沉默。根據法律規定,立法院所通過的決議案沒有法律效力,只能對行政部門做出監督與建議。

中華航空公司公關辦公室副總裁劉怡謙(Jason Liu)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請注意,中華航空目前未對此發表評論。」

「避嫌」是更名導火線

中華航空於1959年在台灣成立,從台北桃園國際機場起飛,為29個國家的160個目的地提供服務。大股東是由台灣政府全資擁有的中華航空發展基金會。

中共病毒(俗稱武漢病毒、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諸多國家醫療物資緊缺。最近幾個月來,中華航空的系列貨運航班向歐美各國捐贈口罩等救援物資。

機身上的「China Airlines」字樣讓部份對此進行報道的外媒誤以為該飛機來自中國大陸,以為這是「中國」(中共)捐贈的口罩。中共被指到處搞「口罩外交」,劣質產品、被退貨等相關新聞不斷。

今年2月份,台灣民眾開始在網絡上發起華航正名聯署,到4月份已經有4萬多人簽署。

台灣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ROC)。中華民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末代皇帝退位前的1911年。

中共於1949年在內戰中奪取大陸政權後,一直將台灣視為「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即使在涉及航空事務的情況下,也堅決反對任何相反的建議。

2000年代初,陳水扁出任台灣總統時,曾一度要求包括華航在內的幾家名稱中帶「中華」字樣的台灣公司更名。

2016年,蔡英文當選後,這個話題再次浮出水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