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港版國安法」6月底通過,美國《香港自治法》7月2日送交白宮,中美在香港問題上已分道揚鑣。如何為中美全面脫鉤做好準備,已成為美國各界最緊要的議題。

《哈佛商業評論》雜誌刊文說,美國公司應該在四個方面做好與中方脫鉤的準備。

港版國安法通過 全球撤港加速

自貿易戰開打以來,中美脫鉤就擺上議程。中共病毒(俗稱武漢病毒、新冠病毒)疫情讓美國各界看到對重要物資依賴中共會造成巨大傷亡,因此美國公司回歸加速。如今,隨著中共強推「港版國安法」,香港局勢急轉直下,更多美國公司也考慮撤離香港。

據報道,目前有一千三百多家美國公司註冊在香港,有85,000名美國公民在香港居住。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在接受霍士財經新聞網採訪時表示,許多美國人對香港目前的局勢感到擔憂。他說:「我認為所有在香港設立亞洲總部的企業,現在應開始重新思考,面對新的法律以及香港和中國(中共)之間新的關係,香港是否仍如過去那樣適合設立總部?」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5月26日對霍士財經網新聞表示:「我們歡迎香港或中國大陸的任何美國公司,如果他們將供應鏈和生產轉回美國,(政府)將竭盡全力提供全部開支,並支付搬遷費用。」

庫德洛此前也表示,如果美商自中國撤回美國,政府將100%支付他們的「搬家費」,這對「美國公司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在中共實施《國安法》後,香港美國商會中,約有60%的受訪者在6月初一次調查中表示,他們認為該法律會損害公司業務。大約30%的公司表示,他們已經在考慮遷移一些業務或資產。

一些香港人說,通過安全法感覺就像是真正的移交。觀察人士表示,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香港法律體系、政府和經濟變得更加一體化,商業環境可能會變得更接近中國大陸普遍的環境。

「在中國大陸,無論企業採取何種預防措施,例如確保筆記本電腦和移動設備不包含中國(中共)當局感興趣的敏感、未加密數據等,現在都擴展到香港。」商務諮詢公司Teneo在一份關於國安法的報告中警告說。

《華爾街日報》報道,在香港經營在線銷售公司的優素福·卡迪奧伊(Youssef El Kaddioui)正在將一些業務轉移到新加坡,原因是擔心動亂可能會持續下去,外國人可能會成為(中共)執法的目標。

來自摩洛哥的卡迪奧伊先生說:「目前將所有業務留在香港極具風險。從長遠來看,更少公司來到這裏,而更多人離開。這使我懷疑留在香港是否有意義。」

香港維多利亞港鳥瞰(PETER PARKS/AFP/Getty Images)
香港維多利亞港鳥瞰(PETER PARKS/AFP/Getty Images)

哈佛商業評論:四方面 為中美脫鉤做準備

從中美貿易戰開始,到中共病毒,再到港版國安法,中美關係已經走到了全面脫鉤的地步。近日,《哈佛商業評論》雜誌發表了文章《為中美脫鉤做準備》,該文章認為,雖然未來中美關係走向沒有人知道,但未雨綢繆總是好事,美國公司應該為中美全面脫鉤做好準備。

文章認為,美國公司應該在四個方面做好與中國脫鉤的準備。首先是減少在香港的業務,因為「港版國安法」的通過意味著香港將失去特殊的國際地位,成為一座普通的中國城市。

其次,美國公司應將供應鏈轉移到政治上較安全的國家,把業務轉移到中國周邊國家是不夠的,因為鄰近中國就很可能成為以中國為中心的經濟板塊成員。

再有就是重新評估與中國公司和大學的關係,因為中美緊張關係升級意味著中共會利用這些關係,抓捕人質,作為美國公司的高管很可能成為中共的目標。

最後就是美國企業需要考慮地緣投資風險因素,投資者除了解釋為甚麼他們通過投資為經濟增長作出貢獻外,還不得不解釋為甚麼要為對手的經濟實力作出貢獻。也就是說,公司在製定投資計劃時需要開始考慮地緣政治衝突。

近日,《哈佛商業評論》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為中美脫鉤做準備》,該文章認為,雖然未來美中關係走向沒有人知道,但未雨綢繆總是好事,美國公司應該為美中全面脫鉤做好準備。(STEPHEN SHAVER/AFP/Getty Images)
近日,《哈佛商業評論》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為中美脫鉤做準備》,該文章認為,雖然未來美中關係走向沒有人知道,但未雨綢繆總是好事,美國公司應該為美中全面脫鉤做好準備。(STEPHEN SHAVER/AFP/Getty Images)

美國公司不再看到希望

除了外部因素影響著美國公司繼續留在中國(包括香港)外,美國公司本身在中國經營所面臨的問題同樣正在促使美國公司與中國脫鉤。美國之音近日發表分析文章《為何美國商界與北京漸行漸遠?》。該文指出,美國商界已對北京失去希望,不再繼續容忍中國企業的問題。

美國維珍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商學院教授陳朝暉告訴美國之音,美國公司過去支持中國,那是因為他們設想中國最終會成為一個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在這種樂觀的環境中,人們願意容忍中國企業的許多問題,因為他們相信這些問題最終會得到解決。但北京推出的諸如「中國製造2025」和「一帶一路」等發展項目和倡議,對美國公司和企業構成了巨大威脅。隨著中國(中共)政府日益朝著國家控制經濟體方向的倒退,美國企業和商界的願景,越來越像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

美國PNC金融服務集團副總裁、高級經濟師葉文斌(Bill Adams)對美國之音說,多年來,中國為美國企業以更低價格生產商品提供了途徑,並承諾了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因此,美國企業總體上看好中國市場。

但自2008年經濟衰退以來,這些長期機會似乎越來越不太可能實現,因此美國企業不太願意再繼續容忍諸如知識產權盜竊、不正當競爭,以及計劃經濟市場經濟混雜等所造成的緊迫問題。

葉文斌告訴美國之音:「隨著中美摩擦的加劇,許多企業一直在尋求實現供應鏈多樣化的途徑,以使它們更能抵禦中美貿易政策的進一步變化,」

藕斷絲斷 中美已展開冷戰

中共病毒全球肆虐之際,中共大外宣讓美國全面看清中共的邪惡本質。特朗普總統在5月13日發推說,對付中共代價昂貴,即使100份中美貿易協議也換不回所有消逝的無辜生命。5月14日,特朗普接受《霍士財經網》採訪時說:「我們可以切斷(和中共的)所有關係。」

6月18日,特朗普再推文:「……美國確實在各種情況下,都保留了與中國(中共)完全脫鉤的政策選擇。」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於6月24日發表演講時曾說:「美國人對中國(中共)的被動和幼稚認知時代已經結束。」

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政治與經濟學者程曉農在《中美新冷戰正式開始了嗎》一文中指出:「中美關係從70-80年代的蜜月、盟友,變成美國仍然試圖信賴的經濟夥伴,再變成美國再也無法信任的敵手,走到現在這樣的狀態,是因為中共在大規模盜竊技術機密、轉嫁和逃避傳疫責任以及軍事上主動挑釁這三個方面都開了『第一槍』。」

程曉農博士還在《中美新冷戰意味著甚麼?》一文中指出,冷戰雙方除了不直接在軍事上交火,所有其它方面會逐步進入總體戰。所謂總體戰,就是從經濟、科技、金融、軍事等相關方面,通過遏制手段,試圖把對方削弱到無法威脅自己的狀態。

他表示,到目前為止,中美已在經濟、科技、金融領域開打。其結果必然是「雙方越鬥火越大,遏制對方的動作就越多,最後一步步就走到完全隔離、彼此全方位脫鉤。」#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