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發展收地在即,位於粉嶺馬屎埔村的馬寶寶社區農場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分階段遷離,但至今仍未談妥安置安排,農戶的「耕住合一」訴求未能達成。昨日(6月30日)農場負責人區氏一家跟隨立法會議員及發展局代表前往「特殊農地復耕計劃」中的其中一塊土地「缸窰‍」了解情況,發現該土地被非法傾倒泥頭及建築廢料,並不適合耕種。


「特殊農地復耕計劃」中的復耕農地「缸窰‍」被非法傾倒泥頭及建築廢料。
「特殊農地復耕計劃」中的復耕農地「缸窰‍」被非法傾倒泥頭及建築廢料。

根據發展局公佈數據,受到古洞北發展第一階段工程影響的農戶(除塱原的現有農戶)有33個,其中26個於粉嶺北及7個位於古洞北,涉及農地面積共約3.2公頃。受到影響的農戶可以選擇在其他地方復耕,包括「特殊農地復耕計劃」中的3.3公頃復耕農地(華山、缸窰‍、缸瓦甫、木湖、竹園)及位於古洞南的「農業園」。


「特殊農地復耕計劃」中的「缸窰‍」位於邊境地帶。(香港發展局網站)
「特殊農地復耕計劃」中的「缸窰‍」位於邊境地帶。(香港發展局網站)


「缸窰‍」鄰近新界東北堆填區。(陳仲明/大紀元)
「缸窰‍」鄰近新界東北堆填區。(陳仲明/大紀元)


「缸窰‍」復耕地旁的標語。(陳仲明/大紀元)
「缸窰‍」復耕地旁的標語。(陳仲明/大紀元)


「缸窰‍」復耕地旁的標語。(陳仲明/大紀元)
「缸窰‍」復耕地旁的標語。(陳仲明/大紀元)

復耕土地「缸窰‍」位於邊境地帶,鄰近新界東北堆填區,暫未有從市區直達的公共交通工具,並發現該幅土地涉非法擺放建築廢料。農戶觀察土壤後,提出該處不適合復耕,即使復耕成功,交通運輸也成問題。議員張超雄提出,復耕土地狀況並不理想,該幅土地位置偏遠,若不能提供「耕住合一」難以讓農戶維生。


復耕土地「缸窰‍」附近環境。(曾蓮/大紀元)
復耕土地「缸窰‍」附近環境。(曾蓮/大紀元)


馬寶寶社區農場負責人區晞旻帶領眾人走入農田,講解農夫的日常生活。(曾蓮/大紀元)
馬寶寶社區農場負責人區晞旻帶領眾人走入農田,講解農夫的日常生活。(曾蓮/大紀元)

馬寶寶社區農場負責人區晞旻帶領眾人走入農田,講解農夫的日常生活,因全職農夫需配合植物的生長習性進行工作,如節瓜清晨開花,農夫需要在清晨4點到農田進行人工授粉,夜晚則要到田裏驅蟲,若農夫無法居住在農田附近,難以正常生產。另外農戶一般以家庭為單位,政府承諾可以在土地旁提供160呎的留宿中心,根本無法滿足一家人的需求。區晞旻表示:「一直以來我們的要求很簡單,『耕住合一』是農夫運作的最低要求。」她提及,目前政府所提供給農夫的「特殊農地復耕計劃」及農業園方案,均無「耕住合一」的條件,令農夫難以維生。@


馬寶寶社區農場負責人區晞旻講解「耕住合一」的重要性。(曾蓮/大紀元)
馬寶寶社區農場負責人區晞旻講解「耕住合一」的重要性。(曾蓮/大紀元)


馬寶寶社區農場負責人區晞旻講解「耕住合一」的重要性。(陳仲明/大紀元)
馬寶寶社區農場負責人區晞旻講解「耕住合一」的重要性。(陳仲明/大紀元)


農夫提出「耕住合一,身土不二」。(陳仲明/大紀元)
農夫提出「耕住合一,身土不二」。(陳仲明/大紀元)


馬寶寶社區農場生產的蔬菜。(曾蓮/大紀元)
馬寶寶社區農場生產的蔬菜。(曾蓮/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