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已經運轉了二千多年!
戰國時代秦國的蜀堰,後人稱都江堰,建成於紀元前,一直運轉至今,在公元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都江堰工程在江水日夜沖擊淘洗中運作了2千多年,這個水利工程證實了它高超的科學實踐與成就,彰顯了神傳文化的科學偉績。
都江堰坐落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原為灌縣)境內、成都平原西部大河——岷江上游。岷江是長江上游的大支流,還曾經被判定為長江的上游主幹道,水量很大。秦昭襄王時,流經成都平原西南的大江帶來洪澇,秦國蜀郡太守李冰與兒子主持治江的水利工程,時在公元前3世紀中(約公元前256年~前251年)。
歷史上都江堰有「都安大堰」、「湔堰」、「湔堋」、「金堤」等等的名稱,宋代才稱都江堰。「湔」是指湔水,它是岷江支流,湔水出了玉壘山後即入岷江。《水經注‧江水》記載蜀郡太守李冰:「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謂之湔堋。」
堋,是堵水灌溉用的土堤大堰。
太守李冰為整治洪水,在江中作大堰,並在附近鑿穿了河道邊上玉壘山腳,分出離堆來,讓江水分流穿過玉壘山和離堆間的人工缺口(今稱寶瓶口)進入人工渠道,整治了河水氾濫的水害。大堰有左、右兩口,一邊是主幹水口,一邊是分水口,可隨著水勢高低調節分水入渠。
李冰以人工開闢水渠,渠上行舟暢通無阻;江渠同時兼具水運和灌溉功能。河渠所過之處的民田人家引用渠水注入自家田渠灌溉田地,也供作坊磨米治績之用,當時這些民家小水渠數以萬億計,數不勝數。
李冰的大堰水利工程的整體規劃設計不僅局限在防洪,而是全盤的規劃,把當時人民長住久安的防洪、交通運載和農耕水利都涵蓋進去了,兼顧人民生活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發揮了利用厚生的廣大功效,扭轉了蜀地貧瘠的故貌,讓蜀地成了「天國之府」的民生樂土。
《水經注》說諸葛亮北征時,認識到李冰建造的大堰是當地農業之本、國富的資源,因此徵用民丁1,200人保護大堰,並設有專門管理的堰官。到清代雍正朝時,都江堰灌溉農地有9縣76萬多畝(折合今5萬1千平方畝)。
治理都江堰「三字經」
現在看都江堰的主體工程有堰首和水網兩大系統,堰首包括分流的寶瓶口、分水的魚嘴(古稱象鼻)和溢洪排沙的飛沙堰等三大主體工程,此外還有堤防和一些附屬建築。建造在江中的「魚嘴」因形而得名,它具有分水流向兩邊的作用,歷代也隨著需水量改變魚嘴的位置;離堆和玉壘山間的灌溉渠入口「寶瓶口」前窄後寬,發揮節制入渠水流量的功能,保護灌溉腹地免於水患。
從戰國時代初建直到清朝,歷代都有修整都江堰的工事工程。目前在紀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廟的一面牆上,還寫著「深淘灘,低作堰。」這六字被稱為治都江堰的「三字經」,與「水則」為後世提供了永續使用的指引。
「深淘灘,低作堰」是大堰調節水量的要則,當灌溉水不足時,就築大堰壅堵導引江水流入灌溉分渠,春正月水低則役工浚治積沙。元代修建大堰的堰體都是外石內鐵,並用桐子油和上石灰、雜麻絲等物搗熟以防止罅漏。(見《元史.河渠志》)。江中水量多時,還用一種輔助堵水的工具「榪槎」,放置江面用來調節入灌溉水渠的水流量。榪槎是以數根圓木為骨架,外面包覆竹蓆,內灌泥沙。
「水則」則是管理分水量的依據,是目測需用水高的標記,劃在分流的寶瓶口邊台上。從戰國時代以後,人口越多,需要灌溉的用水越來越多,所以標準「水則」也隨需而變換。灌溉渠的水位低於標準「水則」時就作大堰從外江多攔截一些水流過來。
歷代的修繕都是在最初建造者的遠大宏觀的設計理則和堅固的工程基礎上接力完成的,讓都江堰持續嘉惠世世代代的中華子民。
破解謬見
都江堰的跨朝、跨代工程,締造了建築工程科技的偉績。都江堰市是汶川大地震受創最嚴重的災區之一,而都江堰大體安然無恙,更是卓越的中華科學史的一個活見證。
唐代詩人盧照鄰有詩〈行路難〉,詩吟:「誰家能駐西山日?誰家能堰東流水?」
俯瞰歷史,都江堰經歷2千多年日升日落的流轉,未曾在潮起、潮落中淹沒,日日滌盪著生民的身心,造福生民的生命。太守李冰不塞不堰岷江東流水,不破壞大自然的生命系統,他就是以順勢利導的科學工程,活用了江水嘉惠了廣大的中華兒女,這是中華文化中順應自然、長久共生的生命哲學,是天人合一的智慧展現。相對於完工不到20年就已經警訊頻傳的長江三峽大壩工程來說,都江堰的工程實績證實了中華神傳文化的卓越,其科學精神不辯也自明!◇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