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汛期已至,自今年3月下旬以來,中國南方多個省市皆連續出現大量降雨,中共官方早前預報,今年南北方都會出現較大「洪澇災害」,長江流域恐爆發1998年量級大洪水。民間一直質疑,長江流域出現大洪災,與三峽大壩破壞氣候系統以及河流生態有關。
大陸澎湃新聞網6月14日報道,就三峽水庫防洪相關問題,近日澎湃新聞專訪了長期研究三峽工程與長江防洪問題的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周建軍,他說三峽無力為長江下游減少洪水量;按照中共官方的說法,兩岸堤防工程、包括三峽在內的水庫群和蓄滯洪區被認為是長江防洪的三大法寶。
周建軍認為按三峽規劃方案,除了水利部所言的尚未建成的100億立方米蓄滯洪區外,城陵磯(位於湖南岳陽市,長江中游)附近現在還欠180億立方米蓄洪容積。他認為,蓄滯洪區建設很難推進、很難啟用,除了人口壓力大的原因外,還有就是缺乏風險分擔機制。而且三峽主要是用來保荊江安全的,它沒多大能力用於幫助下游減少分洪量。
蓄水量未如官方宣稱
他說,三峽設計按照靜態庫容來算,三峽水庫有221.5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但汛期防洪期間,三峽水庫裏水流流速很快,因此按照動態庫容來算更符合實際。這樣一來,三峽就只有180億立方米左右的防洪庫容,相差40餘億立方米。
若按動態庫容推算,三峽壩前水位還沒有到175米,可能170米左右時,庫區在重慶涪陵附近回水線就開始超過移民線,受此因素限制,水庫實際的有效防洪庫容還要再減掉一截。
周建軍表示,城陵磯水位是三峽防洪規劃的一個重要基準,依據是1954年洪水時的水位。但是經歷60多年,河道淤積等已經使城陵磯水位比那時高出1.7米到1.8米,降低了三峽實際的防洪作用。特別是下游水位頂托使荊江水位抬高,三峽調節的效果更差。他說一旦發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初期會按照城陵磯方案調度,如果至後期無法按照原本方案調度,則會轉保荊江。但是,如果這種局面出現,保荊江也有可能面臨挑戰。
三峽工程民間一向詬病
中共水利部部長陳雷早前提及,今年大陸南北方都可能出現較大「洪澇災害」,而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亦曾預測,今年長江中下游可能會發生與1998年類似的大洪災。
周建軍表示,1998年治洪時,官方提出「嚴防死守」荊江大堤而不啟用荊江分洪區,但「代價很大,花的錢沒法計算」,因此絕對不能再以同樣方式處理,而當年下達此命令之人,則是前中共黨魁江澤民。
三峽工程一直遭外界詬病。近日有博文指出,官媒及大陸各地媒體對三峽大壩的報道標題不斷演變,從中能看出三峽防洪能力並不如中共官方所宣稱一般。6月16日,大陸網誌「博客中國」發表大陸學者航億葦題為《三峽欠一個向國人跪地謝罪的最後儀式》一文。文章稱,單獨看某些官媒文章,並不能從中發現問題,但倘若「組合起來」,就可能發現其中的嚴重問題。
文章稱,作為普通民眾,大家知道,三峽除了發電,對防洪的幫助極其有限。過去宣傳三峽的種種好處,除了能發電外,其它的不是壞處就一定是隱憂。
改變河流生態招洪水
航億葦提及,三峽大壩攔腰斬斷長江,大壩以上重慶、四川河道,也包括嘉陵江等支流,水位被抬高,流速變緩,泥沙易沉澱,長江水變清。但長江上游主要是山區,鵝卵石很多。大量鵝卵石被洪水帶入庫區,漸漸在此沉澱,長江含沙量在傳統上形成平衡狀態,現在被人為地改變。
變清的長江水便開始沖刷河道,帶走江中的泥沙。而長江河道僅十餘年時間就迅速下蝕,一些地方已經沖刷下蝕20多米。長江河床下蝕之後,水位高程點下降。這樣,洪湖、洞庭湖、鄱陽湖等一系列與長江相連的湖泊,水位也跟隨急劇下降,並與長江水交互循環隔斷。
幾千年碧波蕩漾的大湖出現枯水季見底乾涸的現象。江堤變陡,就容易發生崩岸現象。若超級大洪水來臨,長江也就必然更容易決堤。庫區鵝卵石堆積,庫區河床只能越堆越高,直到庫區蓄水功能喪失為止。
大陸媒體不同時間報道關於三峽工程抵禦洪水能力的以下5個標題。
1 2003年6月1日新華社:《三峽大壩固若金湯,可以抵擋萬年一遇洪水》
2 2007年5月8日新華社:《三峽大壩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3 2008年10月21日新華網:《三峽大壩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4 2010年7月22日南方周末:《三峽大考 二十年一遇洪水驚動長江全流域》
5 2016年6月14日澎湃新聞網:《清華教授駁「三峽包管一切」:防洪能力沒那麼強》
大陸澎湃新聞網6月14日報道,就三峽水庫防洪相關問題,近日澎湃新聞專訪了長期研究三峽工程與長江防洪問題的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周建軍,他說三峽無力為長江下游減少洪水量;按照中共官方的說法,兩岸堤防工程、包括三峽在內的水庫群和蓄滯洪區被認為是長江防洪的三大法寶。
周建軍認為按三峽規劃方案,除了水利部所言的尚未建成的100億立方米蓄滯洪區外,城陵磯(位於湖南岳陽市,長江中游)附近現在還欠180億立方米蓄洪容積。他認為,蓄滯洪區建設很難推進、很難啟用,除了人口壓力大的原因外,還有就是缺乏風險分擔機制。而且三峽主要是用來保荊江安全的,它沒多大能力用於幫助下游減少分洪量。
蓄水量未如官方宣稱
他說,三峽設計按照靜態庫容來算,三峽水庫有221.5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但汛期防洪期間,三峽水庫裏水流流速很快,因此按照動態庫容來算更符合實際。這樣一來,三峽就只有180億立方米左右的防洪庫容,相差40餘億立方米。
若按動態庫容推算,三峽壩前水位還沒有到175米,可能170米左右時,庫區在重慶涪陵附近回水線就開始超過移民線,受此因素限制,水庫實際的有效防洪庫容還要再減掉一截。
周建軍表示,城陵磯水位是三峽防洪規劃的一個重要基準,依據是1954年洪水時的水位。但是經歷60多年,河道淤積等已經使城陵磯水位比那時高出1.7米到1.8米,降低了三峽實際的防洪作用。特別是下游水位頂托使荊江水位抬高,三峽調節的效果更差。他說一旦發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初期會按照城陵磯方案調度,如果至後期無法按照原本方案調度,則會轉保荊江。但是,如果這種局面出現,保荊江也有可能面臨挑戰。
三峽工程民間一向詬病
中共水利部部長陳雷早前提及,今年大陸南北方都可能出現較大「洪澇災害」,而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亦曾預測,今年長江中下游可能會發生與1998年類似的大洪災。
周建軍表示,1998年治洪時,官方提出「嚴防死守」荊江大堤而不啟用荊江分洪區,但「代價很大,花的錢沒法計算」,因此絕對不能再以同樣方式處理,而當年下達此命令之人,則是前中共黨魁江澤民。
三峽工程一直遭外界詬病。近日有博文指出,官媒及大陸各地媒體對三峽大壩的報道標題不斷演變,從中能看出三峽防洪能力並不如中共官方所宣稱一般。6月16日,大陸網誌「博客中國」發表大陸學者航億葦題為《三峽欠一個向國人跪地謝罪的最後儀式》一文。文章稱,單獨看某些官媒文章,並不能從中發現問題,但倘若「組合起來」,就可能發現其中的嚴重問題。
文章稱,作為普通民眾,大家知道,三峽除了發電,對防洪的幫助極其有限。過去宣傳三峽的種種好處,除了能發電外,其它的不是壞處就一定是隱憂。
改變河流生態招洪水
航億葦提及,三峽大壩攔腰斬斷長江,大壩以上重慶、四川河道,也包括嘉陵江等支流,水位被抬高,流速變緩,泥沙易沉澱,長江水變清。但長江上游主要是山區,鵝卵石很多。大量鵝卵石被洪水帶入庫區,漸漸在此沉澱,長江含沙量在傳統上形成平衡狀態,現在被人為地改變。
變清的長江水便開始沖刷河道,帶走江中的泥沙。而長江河道僅十餘年時間就迅速下蝕,一些地方已經沖刷下蝕20多米。長江河床下蝕之後,水位高程點下降。這樣,洪湖、洞庭湖、鄱陽湖等一系列與長江相連的湖泊,水位也跟隨急劇下降,並與長江水交互循環隔斷。
幾千年碧波蕩漾的大湖出現枯水季見底乾涸的現象。江堤變陡,就容易發生崩岸現象。若超級大洪水來臨,長江也就必然更容易決堤。庫區鵝卵石堆積,庫區河床只能越堆越高,直到庫區蓄水功能喪失為止。
旅德專家:三峽發電代價極高
自 2003年三峽大壩蓄水以來,長江的生態環境加速惡化,但中共官方一直將日益惡化的長江生態環境和三峽工程分割開來報道,並強調三峽工程的防洪、抗旱、航運、發電、補水等綜合效益顯著。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民間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強烈。旅居德國的著名水利環保生態學專家、水利工程師王維洛認為中共所稱四個效益之中,或只有「發電」能夠拿得出手,但中國人為此卻要付出極大代價。
王維洛在接受海外媒體訪問時表示,三峽工程現在是世界上發電量第一的水壩,根據它2014年的發電量,是將近一千億千瓦,超過巴西和烏拉圭邊界的依泰普水電站,但三峽的發電量只比依泰普多了少許,但三峽的發電機容量比依泰普多出近30%。換言之,即是多使用30%發電機,但卻只多發少許電。
他又說,長江有黃金水道之稱,但三峽工程卻反而破壞水道。中共官方宣傳稱三峽工程建設之前,長江航道水流湍急,險灘密佈,通航能力極弱……事實上1936年至1937年的時候,一位德國人開的一艘千噸輪船,就已經從宜昌開到重慶。王維洛表示,在三峽工程開始前,長江航道是能夠通行的。
王維洛表示,從1970年開始到2009年之間,中國都在河段上建大壩,所以船隻很難通過,因此運輸量很低。但是這一段時間,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快,航運的需求量也是增長很快,所以三峽船閘一投入運行以後,運輸量就快速的增長,這個快速的增長,不是由於三峽工程的建成而快速的增長,而是由於從1970年開始就壓抑了增長。
王維洛說,現在中國認識到三峽工程錯誤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三峽工程今天再進行一次投票的話,三峽工程可能在全國人大裏就通不過,要是全民投票,它更是通不過,因為人是慢慢認識這個錯誤。」
順應自然 都江堰水利千年不壞
長江三峽工程在中共前黨魁江澤民任內開始動工,工程期間淹沒129座城鎮,引起民間廣泛質疑,目前其防洪能力亦受質疑。相對中共戰天鬥地的哲學,傳統中華文化,在興修水利方面實有可取之處,四川都江堰是一明證。
公元前256年,戰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兒子李二郎,組織巴蜀民眾改造山河,興修水利,創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從李冰父子建造起,使用了約一千五百年,到元朝才崩掉毀壞,整修後沿用至今。都江堰歷千古仍運作如常最主要的原因是李冰父子建的不是擋在河中的水壩,而是座落在河邊的「離巢水庫」。離巢水庫順應河流自然變化,未改河流生態,但可使岷江水混濁時不進水,澄清時才引水,如此即減少水壩的淤砂之害。都江堰水利工程以順應自然規律的方式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自動排水和引水的難題,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災的功效,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觀。
都江堰是「天府之國」的富庶之源,至今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一千多萬畝。司馬遷在《史記‧河渠書》中,記下李冰這個創建都江堰豐功偉績的地方官,但他只寫了「蜀守冰」,沒有寫他姓甚麼。這位水利專家的姓是後來班固寫《漢書》才補上。為了紀念李冰父子,巴蜀人民每年在都江堰放水時,都要舉行隆重祭祀儀式,歲歲不絕。歷代帝王順應民心,對李冰父子的功績亦十分重視,宋、元時封李冰父子為王,建二王廟,供人民祭拜。◇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