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宋代文壇的一大盛事。

公元一零五七年,是北宋的一個科舉年份。這一屆中舉的進士們可是不得了,出了許多名垂青史的風流人物。比如,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蘇軾、蘇轍兩兄弟和曾鞏,理學大家張載和程顥、程頤兩兄弟,還有取得熙河大捷的文人將帥王韶。

這張榜單群星閃耀,號稱千年科舉第一龍虎榜。這些明星們,在文學、思想、軍事等多方面做出傑出貢獻,將北宋的繁榮文化推向頂峰。當然,這要感謝他們的伯樂、也就是當年的主考官慧眼識英才啦,他就是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歐陽修。

歐陽修有個號叫「醉翁」,大家熟知的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他的手筆。既然是醉翁,歐陽修和酒的故事不會只有一個,比如他在筵席上,藉著酒意,還能道出深刻的人生感悟呢。

那是一場話別的酒席。他舉起酒杯,想要訴說歸期,但還沒說出口,面前的佳人已經垂淚低咽;他請佳人不要再唱新歌,因為僅僅一支舊曲,已經讓他肝腸寸斷。歐陽修由此聯想到,人在離別時,所見所聞之物似乎都沾染上離愁別恨的情感。但實際上,這都是人一廂情願的痴情罷了,和那風月又有甚麼聯繫呢?

於是,這位大文豪揮筆創作一首《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

欲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癡,

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

一曲能教腸寸結。

直須看盡洛城花,

始共春風容易別。」

和散文的知名度相比,歐陽修的詞稍遜一籌,但是他的詞大多清新婉約、細膩入微,契合詞的特質。《人間詞話》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要眇宜修原本在《楚辭》中形容湘水女神的美麗,作為詞的特點,它指的就是情感纖細、修飾精巧的偏向女子特質的藝術美。這大概也是,歷來人們把婉約詞看作詞之正宗的原因。

讀歐陽修的詞,我們也能感受到婉約詞的精神。上片起句:「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尊前,即餞行的酒席前;春容,指的是佳人如春風般嫵媚的芳容。酒席,原本是享樂的場合,席中人卻要在下一刻分別;眼前美人如畫,卻滿懷別緒,黯然灑淚。惜別的話想說還未說,即將說出口時眼淚先流出,所有的不捨與思念都盡在不言中了。詞人開篇敘述話別場景,看似平易,其中卻有許多曲折,意境幽美別致。

歐陽修在筵席上藉著酒意,還能道出深刻的人生感悟呢。圖為宋摹本《韓熙載夜宴圖》卷(局部)(公有領域)
歐陽修在筵席上藉著酒意,還能道出深刻的人生感悟呢。圖為宋摹本《韓熙載夜宴圖》卷(局部)(公有領域)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這兩句乃是千古名句,表達了詞人對待人生、情感的獨特體悟。人生而有情,情濃時,看萬物是有情萬物,看天地是有情天地。因而,古詩詞中常常見到「感時

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淚眼問花花不語」這樣的句子,也就是人生自是有情痴了。

詞人雖然痴情,卻能從情的束縛中跳出來,審視自我和外物,便有了「此恨不關風與月」的了悟。月有陰晴圓缺的形態,風有四方冷暖的差異,其它事物也有自身變化的規律,這都和人的情感無關。詞人由情入理,由離別一事的感受擴展到對整個人生的徹悟。於是,他不再把主觀情感透射於外物,而是把離別之苦、相思之意獨自承擔。至此,這首詞也超越了一般婉約詞的柔媚格調。

詞人能夠看透情,卻仍然承受情帶來的苦惱。下片,詞人繼續闡發對離情的感受。「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翻新闕,指的是用舊曲填新詞,古人分別時常常反覆吟唱惜別之曲,以表達情意。

詞人反其道而行,囑咐佳人不必再唱新曲了,因為一首舊曲,足以讓聽者斷腸。新舊曲詞的取捨和對比,更襯托出詞人情感的深厚。這份深情鬱結在心頭,要如何化解?

詞人筆鋒一轉,放眼整座城市。「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洛城,也就是古都洛陽,以盛產牡丹聞名。詞人在結尾作曠達語,認為只要和佳人能夠賞遍洛陽城的牡丹花,這樣他們就可以在芳香的春風中揮手作別,再沒有遺憾了。

由於有了上片的體悟,詞人越是在哀傷之際,越能夠超脫出來,用達觀、開朗的心態面對離別。然而越是努力超脫,越是彰顯出這份離情的份量。而貫穿詞曲中的哲思,讓詩詞中常見的情感主題更加深沉綿長。

這首詞婉約而不失大氣,特別是上下兩片的結句沉鬱跌宕,將整首詞的力度從纖弱推向了豪壯,獨具大丈夫的風骨和氣魄。《人間詞話》也稱讚這兩句:「於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應當是讀懂了詞人的本心。《玉樓春》就這樣從眾多的婉約詞中脫穎而出,成為文人詞的上乘之作。

詞人背後的故事

《玉樓春》辭采婉麗,讀過之後,一個兒女情長卻又灑脫隨性的詞人形象呼之欲出。而歐陽修的其它詞作,也大多具有這樣的特質,留下「庭院深深深幾許」「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這樣的佳句。不過,你如果品讀他的散文或詩歌,或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歐陽修。

蘇軾曾用「文起八代之衰」讚揚韓愈對文章的貢獻,歐陽修在宋代,也是這樣一位振興北宋文學的領袖人物。當時的文壇,流行五代以來華而不實的駢文,歐陽修自幼酷愛韓愈的散文,二十二歲金榜題名後,便和志同道合的文士交往、吟詩作賦,從此文名遠播。

以歐陽修為代表的文人團體,用創作推行自己的文學理念,主張文以載道、言之有物,大力倡導學習秦漢時期的散文。歐陽修的著名散文就有《朋黨論》《伶官傳序》《醉翁亭記》等名篇。在詩歌方面,歐陽修同樣推崇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並學習李白和韓愈。所以他擅長以散文手法入詩,下筆兼備流麗平易的風格。歐陽修引領的這場文化盛事,就是北宋著名的詩文革新運動。

歐陽修在文學上倡導德業文章,同時大力提拔後進,擴大古文的影響力。他在擔任科舉主考官時,大膽錄取一批文風平實流暢的考生。二蘇、曾鞏等大文學家,正是得到歐陽修的賞識,憑藉科舉而揚名。之後,他們以歐陽修為導師,和他共同努力扭轉了北宋文學的面貌。

作為在散文、詩歌領域開創風氣的文宗,歐陽修在詞的領域則像一位過渡型人物,上承五代詞人馮延巳委婉深摯的風格,下啟蘇軾之疏雋、秦觀之深婉。見《蒿庵論詞》。讀歐陽修的詩文,你可能會認為他是個正襟危坐、憂國憂民的名臣;但是讀他的詞作,就覺得他更像是個浪漫為懷、淺斟低唱的多情公子了。

五代十國‧南唐‧周文矩《仕女圖》局部(公有領域)
五代十國‧南唐‧周文矩《仕女圖》局部(公有領域)

為甚麼歐陽修的詞作缺少開創先河的氣象,展現出另外一種文學形象呢?這大概和詞的發展狀況,以及宋人對詞的態度有關了。詞起源於民間,多用於酒宴中吟唱助興,題材也集中於傷春悲秋、風花雪月等感性話題。如果說文章載道,詩歌言志,那麼詞曲就是用來抒情了。詞在產生之初,並不受文人看重,被稱作「詩餘」。所以歐陽修填詞,也一改賦詩作文時的嚴肅態度,在其中流露出柔婉纏綿的真情了。

歐陽修科舉高中後,被派到洛陽做官,結交了一批文人雅士。他的上司博學能文,也很支持歐陽修等青年才俊切磋詩文的活動。三年後,歐陽修在洛陽任期已滿,即將離別,就在筵席上作了這首《玉樓春》,也表達出對這段詩意生活的眷戀。

雖然歐陽修的《玉樓春》等詞作延續詞的傳統,仍不失歐詞本色,在婉約深情中呈現出偉丈夫的氣概。這對後來宋詞的繁榮,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Fotolia)
(Fotolia)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