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日前發佈「大額現金管理」新措施,個人帳戶存取10萬(人民幣)以上,或企業帳戶存取50萬以上,就必須登記受管,7月起陸續在河北省、浙江省、深圳市試點實施。聲稱可杜絕犯罪,但民眾憂心,此舉等同準備重回到計劃經濟年代。

大陸央行試行大額現金管理

大陸央行近日通知,將擴大監管民間資金流向,規定帳戶存取金額超過一定上限,就必須在辦理業務時主動登記說明,河北省率先從7月起實施,浙江省和深圳市則從10月開始,預計試行2年。

其中,對企業帳戶的規管金額門檻為50萬,個人帳戶的門檻則分別是:河北省10萬、深圳市20萬、浙江省30萬。

這項政策去年11月大陸央行就曾公佈意見徵求稿。由於中國經濟面臨壓力增大,且去年數家地方銀行曾發生擠兌,當時外界揣測,大陸央行此舉有防止擠兌及資金外逃的用意。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山西省太原市的汽車配件商人張先生表示,當局不僅管控紙鈔流量,民眾所有用錢的地方,民眾資金流動必須經政府同意,等於為重回計劃經濟作準備。

違反《商業銀行法》自由保密原則

雖然大陸央行宣稱,大額現金管理措施的目的是為了防範腐敗、偷逃稅和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看中國時報》引述分析指出,如果商業銀行依照中共央行的授意,以客戶賬戶有異常需要審核等理由拒絕提供服務,恐涉嫌違法。

根據中國《商業銀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以及第三十三條指出,商業銀行應當保證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不得拖延、拒絕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美股中概股熔斷超過100次

綜合中港媒體報道,美東時間6月10日美股那斯達克指數漲破萬點,市場熱錢進場炒作,中概股也陷入瘋狂,大量個股呈現熔斷式上漲和過山車式的行情, 特別是那些資本額小、流通量低的中小型個股,共計觸發多達101次熔斷,多檔中概股走勢更是暴起暴落。有個股盤中最多暴漲1,000%,還有個股觸發多達54次熔斷。表現完全脫離基本面和技術面。

當日,嘉銀金科、穩盛金融、金融界、房多多等個股盤中暴漲暴跌,集體觸發熔斷。嘉銀金科一度暴漲近1,000%,周轉率高達100%,前一日才暴漲394.85%的房多多一度暴跌逾80%。

對於美股中概股不尋常的表現,《工商時報》引述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波動幅度較大的中概股流通盤普遍不大,很可能是熱錢湧入做短期炒作,甚至可能是資金自拉自唱。另有分析認為,繼阿里巴巴之後,網易、京東也將相繼於6月中旬在香港二次上市,中概股的回歸潮可能也是因素之一。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指出,自從2020年4月初爆發明星中概股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醜聞後,陸企在美股上市目前有兩個劣勢,一是公司易被低估,因為美國投資者對其陌生與印象不佳,二是交投清淡,低市值的公司若沒有重大事件的影響,成交量常是遠低於市場平均值,甚至有全天無交易的情況,這就更容易出現劇烈波動與觸發熔斷的情況。

中共恐走基建老路

英國《金融時報》6月11日引述分析表示,大陸境內目前地方政府舉債規模和鋼鐵產量正在上升。這兩個數據走勢,和2008年中共投資基建的模式雷同。中共可能為刺激經濟,重新採取舉債投資基建工程的模式。

消息指出,目前大陸的國家鐵路集團正在持續增加投資。比如,今年以來兩次追加廣鐵集團的投資,從今年初的715億元增加至795.18億元,下半年還會增加。

自中共病毒疫情爆發至今,大陸多省市針對省級交通投資有限公司的巨額債務,陸續祭出「債務化解方案」。5月下旬,9家金融機構與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將該公司22條高速公路的存量債務貸款年限從10年延長到25年以上,貸款利率全部下調,這些貸款規模高達1,200億元。

外界認為,這是一種不顧民生、美化GDP的維穩做法。中共在增加基建投資的同時,對基建相關企業進行債務化解,恐導致銀行業風險上升。

台灣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陳鴻達6月12日在《自由時報》屬下的自由評論網發表文章表示,今年大陸銀行業出現異狀,財報顯示淨利潤增加,但股價卻持續下跌,這說明市場不相信銀行的財報數據。A股36家銀行中,截至5月末有32家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值,很多銀行展開護盤計劃,要求大股東增加持股,或減少董監報酬。但上市銀行財報卻顯示淨利潤同比增加237億元。陳鴻達表示,銀行如果美化財報,恐陷入困境,風險如果累積太高,最終恐導致無法承擔。@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