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經書,只抄寫了一半,就被懸掛在高高的屋樑上。北宋名臣張方平到寺院禮佛,偶然中發現了這半卷經書。因緣際會之下,不僅使他打開了前世的記憶,還使他在今世完成了夙願,抄完了前世未抄完的經卷。
宋朝名臣張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應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人。天資聰穎絕倫。由於家境貧寒,買不起書籍,常常向他人借讀三史,不到十天就歸還,說:「我已經全都仔細地讀完了。」
張方平讀書過目不忘,記憶力絕佳。凡是讀過的書,終身不會再讀,全都記在了腦海裏。他寫文章也從不起草稿,因為他出口就能成章。宋朝名臣宋綬、蔡齊皆認為他是天下奇才。他還對佛教禪宗有很深的造詣,是虔誠的佛教徒。
記起前生 抄完二世經
說起張方平和佛教的因緣,還有一段奇聞軼事流傳後世。慶曆八年(1048年)春天,張方平調任滁州太守。新太守張方平因故參訪滁州琅琊寺,不料每次來到琅琊寺,總感到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備感親切,使他流連於此不忍離去。一天,張方平又抽空遊覽琅琊寺,信步來到一座堆放雜物的僧房門前時,突覺一陣暈眩,竟想起了許多前世的事情。這是一間久無人住的老屋,裏面堆放的是廢棄的舊物,張方平執意要進去察看。進屋後,張方平仰頭張望,命人取來梯子,攀至房樑,竟然發現了一本經書。張方平打開書,原來是一本只謄寫了一半的《楞伽經》,張方平命人取來筆墨,在中斷處接著往下寫。旁邊的人驚奇地發現,新寫的字跡竟然與原先的字跡完全相同,而且氣韻貫通,一體天成。
寫完後張方平告訴他人:「自己上輩子曾經是這琅琊寺負責藏書樓的和尚,這是自己前世沒有謄寫完的佛經,因為前世身體突患重病,未能完成,便在去世前將書稿藏在此處,發願來生一定要完成此世遺願,抄寫完這本經書。」當時之人都稱之為「二世經」。
張方平七十九歲那年,親自把自己歷經兩世才謄寫完畢的《楞伽經》交給他的摯友蘇東坡,並出資三十萬錢,請他幫助刊刻,傳予後世。
張方平頻繁與高僧往來,平時,也以不同的形式宣揚佛教,對推動宋代佛教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還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為治理國家諫言獻策,做出了許多貢獻。
諫言獻策 招降西夏
宋仁宗年間,西夏元昊準備叛亂,寫來了一封傲慢的信,欲激怒宋廷與之絕交,以此作為出兵的藉口。時任睦州通判(今浙江建德東州府副長官)張方平建議:「暫時忍讓,使元昊沒有理由公開叛亂,利用一年時間,抓緊精選將士,秣馬厲兵、修築城池,形成不可戰勝之勢。雖然元昊最終必然反叛,但師出無名,官吏將士沒有同仇敵愾之心,這樣就難以同我們決戰。小國用兵三年還分不出勝負,國內就會不攻自破,我們再乘機攻擊,這是必勝之道。」當時朝廷處於全盛之時,大家都認為張方平的建議太軟弱,是姑息養奸。於是朝廷決定出兵討伐。張方平又獻上《平戎十策》,認為:「西夏想來侵犯,必然從延、渭來,巢穴一定空虛。我方應該屯兵河東,輕裝直進,這就是攻其所必救,使敵處於被動的打法。」宰相呂夷簡贊同這一策略而沒有實際採用。
當時朝廷徵調各地弓箭手,選拔強健勇武之士組成宣毅、保捷兩軍。張方平多次上書反對,沒被採納。結果正如他所言,這兩支軍隊沒有實戰經驗,行事跋扈驕狂,雖然號稱二十多萬大軍,卻像市井百姓一樣,根本不會打仗,不堪重用。
慶曆元年(1041年),由夏竦(985年~1051年)統率的西北諸軍,為迎擊元昊的西夏軍,已在外作戰六年,終年不得休整。而西夏本就是小國,常年征戰,財困軍疲,自然也苦不堪言。元昊有意與宋修好,但苦於沒有契機。張方平進諫皇帝,趁著舉行郊祀之機,大赦天下罪人,躬身反省國政的失誤所在,取信於民,同時也為西夏打開一條醒悟自新之路。仁宗皇帝看了張方平的奏章,非常贊同他的話,著令大臣修改慶曆年間赦免邊寇的條件,讓邊境將士將皇上的好意轉告對方。西夏王元昊終於臣服於宋朝。
張方平不久升任開封知府知制誥。府中瑣事繁雜,前任一律用書板記錄,張方平卻靠默記,沒有一點差錯,後又升為翰林學士。
元昊歸降後,因與契丹不和,請求宋廷與契丹斷交。張認為:「為了剛歸附的小國羌人,丟了與強敵長期和睦相處的關係,這不是良策。」他主張:「最好賜一道詔書曉諭元昊,由他自己審斷。如果他早上消除與契丹的敵對關係,那宋廷的冊封詔書晚上就到。如此一來,西部、北部雙方各得其利。」不少朝臣讚歎他看問題精準,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獨到見地。此後,張方平又升為御史中丞(負責監督百官),後改任三司使(中央最高財政長官)。
受牽連遭貶
自從西北諸軍抗擊西夏以來,朝廷財政困乏,士大夫爭著進言豐財、節儉之道,然而都不得其要。宋仁宗於資政殿徵求群臣建議,張方平僅是對答天下事,就說了幾千言。
次日,又單獨寫了幾千字奏章,詳述朝廷弊政所在。大意說,自從祥符年間(1008年~1016年)以來,國朝萬事鬆弛,姑息養奸,漸漸失去了祖宗傳統。科舉取士、考核、升遷等法則都遭到破壞。既然國家財政陷於困境,必會導致政令出自多門。專營茶、鹽、明礬之法也亂了,導致大商、奸民鑽空子謀取暴利。這是治亂興亡的根本,不可以草率對待。仁宗皇帝看了他的奏書,非常高興,親筆御題「文儒」賜予他。
正在皇帝準備重用他之時,碰上判官楊儀犯罪,張方平與他交往深厚,所以遭到牽連,被貶謫出任滁州知州。
於是有了前述「二世經」這段軼事。
後來張方平又被召回任三司使,至神宗朝,官拜參知政事(副宰相),後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辭職回鄉。哲宗時,加封為太子太保(負責教習太子的榮譽性官銜)。元祐六年(1091年)張方平離世,享年八十五歲。
張方平自稱「樂全」居士,著有《樂全集》四十卷,《玉堂集》二十卷,《注仁宗樂書》一卷。宋神宗曾賜親札曰:「愛卿文章典雅,煥然有三代之風,書之典誥,無以加焉,西漢所不及也。」
當時范仲淹、吳育、宋祁三人與他頗有交往,並且都很敬憚他,說:「不動如山,安道有焉。」意思是,張方平有如山一般巋然不動的品質(張方平字安道)。
晚年他與蘇軾父親多有交往,談論古今治亂之道。蘇軾與弟弟蘇轍經常出入他的門下,曾經受到他的指導。他的天性與道契合,又得佛老之妙。臨終之日,凜然如平生。他去世之前,有顆大星隕落於北牖,去世時,從他的寢室冒出一股赤氣,直上雲霄。士族百姓看見這些異象,都深感驚訝。◇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