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當局於近日下達通知,決定在十天內對市內所有民眾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即所謂的「十天大會戰」。但是該計劃是否現實、是否必要、檢測流程是否安全等問題,引發外界熱議。
據中共衛健委機關報《健康報》消息,武漢在5月9日和10日新增6宗中共病毒(俗稱武漢病毒、新冠病毒)病例,終結官方此前所聲稱的連續多少天「無新增確證病例」狀態。11日再下發《關於開展全市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核酸篩查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區以十天為期限,啟動轄區全員核酸篩查計劃。
《通知》稱,核酸篩檢要針對「重點人群」和「重點區域」。老舊小區、居住密集小區和流動人口集中區域是工作重點,轄區內的常住居民和流動人口都是排查對象。
據財新網報道,在《通知》下達七天內做過核酸檢測的人不需再測,其餘人則都是受檢對象。武漢2018年的常住人口為1,108萬,外界熱議:武漢如何做到日檢測人數過百萬?
檢測能力遭質疑
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如果該計劃完成,武漢的檢測量將超過全球所有國家,包括檢測最多的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說,武漢的計劃「雄心勃勃」,德國和南韓等國家已在積極追蹤和檢測感染者,但規模遠低於「大會戰」要求的水平。
武漢市衛健委通報,5月10日當天,武漢市核酸檢測為39,735人次。官媒《湖北日報》在5月14日的報道中稱,武漢市目前有63家核酸檢測機構、386家採樣點;武漢日核酸檢測能力已提高到七萬人份,極限狀態下可達十萬人份。
即使完全採信官方的數據,日測十萬人份的現實和日測過百萬人份的目標之間也存在巨大的差距。
財新網從武漢市疾控部門人員處得知,此次大規模核酸檢測主要由第三方檢測公司來進行,各區的醫院和疾控部門調派人手取樣。由於短時間內無法滿足全員檢測需求,各個區將錯峰檢測,有的12日開始,有的17日開始,完成時間是開始之日起的十天之內。
收費標準不明確
目前,核酸檢測的價格包括試劑盒成本和醫療檢測服務兩部份。
5月5日,湖北省和武漢市醫療保障局發佈通知:核酸檢測被臨時納入醫保目錄,支付標準按乙類管理,即個人自付比例為10%—30%;武漢市住院患者的核酸檢測個人自付比例確定為10%。
此外,核酸檢測價格和醫保支付具體標準由湖北省各地自行確定,但價格不高於全省此前180元/次的核酸檢測最高限價。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此前規定,參保人員在住院、門診或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時進行核酸檢測,能夠享受醫保政策。但「大會戰」期間的檢測主要由第三方檢測公司負責,醫保支付是否會相應地擴大覆蓋範圍目前仍未可知。
檢測程序不規範引眾憂
5月14日,網上流傳的多段影片顯示武漢當天下大雨,很多民眾打著傘排隊做檢測。在一個影片中,武漢漢陽區車站社區的檢測點人群密集,民眾之間完全無法保持安全距離。
還有很多人反映檢測人員在工作中不換手套不消毒,擔心發生交叉感染。
有人說,「我有點擔心,核酸檢測時,檢測員雖然穿了防護服戴了手套,可手套沒見他換過。請問不換手套,一個接一個的用棉籤深入喉嚨取樣,會不會有交叉感染的可能?」
有人說,「做核酸檢測人員的手套也不換,也沒看見消毒,接著做下一個,鄰居老公早上去做,回來說別個手套搞他口裏去了,回來慌了,就用鹽水漱口。」
也有人說,「發現檢測人員不換手套,這太黑人了。咽拭子戳喉嚨後,大多數人都會噁心甚至咳嗽,馬上又做下一個。回來後,發現微信上朋友們發的。武漢大多數社區普查核酸都是這樣。唉!太可怕了。一個得了,估計好多人中招啊。這普查的意義何在?」
也有人打電話給市長熱線,吐槽1,100萬人十天內全部檢測是腦殘決定。
專家:全民檢測並非必要
對於是否需要全民核酸檢測,中共專家也態度不一。中共疾控中心的一位前研究員並不支持全民篩查。他認為,中國在人群感染率低的情況下搞運動式的核酸普查,是「不計成本、勞民傷財」。此外,能否憑一次檢測精準找出感染者、假陰性等問題都值得考慮進去。
武漢大學醫學病毒學研究所教授楊佔秋表示,全民檢測並非必要,因為即使檢測呈陰性,也不能確定是否被感染;從本質上講,這種調查僅能確定該流行病的當前情況。
大陸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此前接受大陸官媒央視採訪時曾表示,不是所有患病的人都能夠檢測出核酸呈陽性,而且核酸對於真實病例的檢測率不過30%至50%。也就是說,超過50%的被感染者的核酸檢測呈現假陰性。
但中共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則表示,支持武漢市對全市居民進行核酸檢測,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明確疫情範圍。
讓外界關注的是,近期中國產核酸試劑盒頻因準確性太差而遭多國退貨,檢測效果遭嚴重質疑。有推友曾留言說:「試劑準確性太差,全員檢測意義不大,最大收穫反而是華大基因這些權貴控制的檢測公司,大發一次國難財!」#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